匡雄輝
高血壓在全球范圍內都十分常見。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27.5%,也就是每4人中有1人血壓高。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高血壓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會增加心腦血管負擔,容易損傷動脈壁,加重和加速動脈硬化和粥樣斑塊的形成,這些情況會導致動脈管徑變窄、硬化,心臟需要更加努力來推動血液通過血管,從而使心臟過度負荷,最終會導致心肌缺氧、心肌損傷或心血管意外發生。高血壓也會增加血液在腦部的流速,從而增加腦血管破裂、出血的風險,引發腦中風等疾病。
腎臟損傷 高血壓會對腎臟的小血管產生直接影響,使得它們的結構發生變化,這種改變會影響腎的血供,長期如此腎功能必然受到影響,最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高血壓會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紊亂,進一步影響腎臟的功能,同時血壓也會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意外傷害 高血壓會導致眩暈、視力模糊等癥狀,從而增加患者發生意外傷害的風險。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初期是沒有癥狀的,沒有發現高血壓,也就不會去控制。還有人發現了高血壓,但自身沒有什么不適,就認為升高的血壓對身體沒有危害。事實上,只要血壓升高就要引起重視,積極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預,如果具備用藥指征,無論有沒有癥狀都應該用藥,將血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壓的危害。
目前公認的降壓治療措施包括5點:
1.飲食治療
飲食控制是高血壓治療的第一步。首先,減少鹽的攝入是十分必要的,高鹽飲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建議每日飲食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5克以下。其次,飲食要均衡,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全谷類食物等,少吃肥肉、油膩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2.運動治療
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興致和時間的運動方式。但是,它們應該是一些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車、游泳和太極等。運動時間、強度也要循序漸進,逐步增長,可以從每次10~15分鐘開始,根據自己的體質和耐受能力逐漸增加,而不要一上來就挑戰較大的運動強度和負荷。通常來說,運動心率不應該超過最大心率的60%~70%。
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始運動前,最好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并向醫生咨詢,了解自己身體的基本狀況和能承受的強度。避免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高強度運動,因為在高溫環境中可能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也不要在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的情況下進行運動。平時不要吸煙和飲酒,以免增加心臟和血管負擔,加劇高血壓。
3.藥物治療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原則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降壓藥物、劑量和次數,并在治療過程中定期復查評估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等。以患者的年齡、病情、合并癥等為基礎,確定降壓目標值,大多數患者的血壓目標值為收縮壓控制在140~160mmHg、舒張壓控制在90~100mmHg。
藥物劑量與降壓效果關系密切,但劑量過大也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因此,藥物劑量應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和腎功能等因素進行調整。如果單一藥物不能達到滿意的降壓效果,可以嘗試藥物聯合治療。但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
利尿劑 能促進腎臟排泄鈉離子和水分,降低體液量,減少心臟負荷和周圍血管阻力,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常用的利尿劑有袢利尿劑(如呋塞米)、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可阻止血管緊張素Ⅰ轉變為血管緊張素Ⅱ,從而達到擴張血管,減少周圍血管阻力和心臟負荷,降低血壓的作用。常用的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和其接受體之間的結合,達到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常用的ARB有氯沙坦、厄貝沙坦、纈沙坦等。
鈣通道阻滯劑(CCB) 通過阻止鈣離子進入心臟和血管平滑肌細胞,促進血管平滑肌松弛,從而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和心臟負荷,達到降壓的效果。常用的CCB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β受體阻滯劑 通過阻斷心臟β受體,從而降低心率和收縮壓,減輕心臟負荷。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有美托洛爾、阿羅洛爾等。
此外,針對不同類型的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也有不同。
原發性高血壓通常無明顯癥狀,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對于輕度和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單一藥物控制效果較好,首選ACEI或ARB類降壓藥物;對于重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用藥控制血壓,如聯合ACEI和CCB類降壓藥物。
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需要同時控制血糖和血壓。首選的藥物是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因為它們在降壓的同時還具有心血管、腎臟保護及改善糖代謝的作用。
伴有腎臟病的高血壓患者,首選的藥物是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可以減慢腎臟病的進程、保護腎功能。
年齡較大的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壓癥狀和副作用,因此應謹慎選擇降壓藥物,首選的是利尿劑和ACEI類降壓藥物。對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房顫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考慮使用β受體阻滯劑。
總之,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4.疏導情緒
情緒過于激動或過于緊張會導致血壓的短時間劇烈上升,長期的情緒失衡可能導致患者進一步發展為高血壓。因此,控制情緒也是有效降血壓的關鍵之一。高血壓患者應該采用積極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和緊張,多回憶正面的、愉快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緒狀態。學會轉移注意力,比如可以采取聽音樂、散步、冥想等方式來放松心情。心理咨詢是減輕精神壓力的科學方法,必要時可求助心理醫生。
5.定期復查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需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和復查,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并及時告知醫生,有利于醫生根據具體病情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治療高血壓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情緒疏導和定期復查。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飲食清淡,避免煙酒等有害物質以及情緒波動,保持陽光心態。只有重視并且堅持以上原則,才能避免高血壓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