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崇峰
(廣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45)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快速、高效、可持續的建筑技術,正逐漸引起全球建筑行業的關注和采用。相比于傳統建筑而言,采用裝配式建筑形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財力資源的投入,顯著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當前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與技術的研究,加強對各個環節施工質量的把控,積極優化施工組織管理方式,促進裝配式建筑的長遠健康發展[1]。裝配式建筑施工如圖1所示。

圖1 裝配式建筑施工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傳統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和鋼材等非可再生資源,在拆除后難以回收再利用,最終成為建筑廢棄物。而裝配式施工實現了構件生產和安裝的標準化,在拆除、裝修建筑工程的時候,可以將裝配式構件進行再利用,既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又可以節約材料[2]。
裝配式建筑采用預制和模塊化的方式,使施工過程更加高效快速。對于裝配式施工來說,通過提前制作和準備模塊化構件,可以減少現場施工時間,在將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后,可以組織工人進行安裝,減少了對施工現場的干擾,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建設速度。因此,裝配式建筑可以實現高效率地施工,并且還可以有效地縮短施工周期。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生產線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管理,在施工結束后極少發生保溫效果差、漏水、隔音效果差等不良狀況。構件的制作和加工工藝受到嚴格控制,確保了構件的質量和一致性。有效避免了滲漏、開裂、尺寸偏差以及空鼓等各種質量問題,可以精準、嚴密地安裝各種構件,充分保證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通過工廠化的生產和標準化的裝配過程,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人為差錯,提高了整體建筑工程的質量。
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在施工時不會引起粉塵等現象,也不會產生施工廢水垃圾。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不會因施工噪聲而對周邊居民造成干擾。裝配式建筑工程采用預制和模塊化技術,減少了現場施工過程中的浪費和資源消耗。同時,它還具備可拆卸和可重復利用的特點,使得建筑工程的改造和遷移更加便捷,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促進了可持續發展[3]。
預制構件的集中化程度和工人的生產效率都比較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當使用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時候,可以大大地節省勞動力,從而有助于施工單位對施工成本進行科學合理地控制。裝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進行靈活組合和調整。通過不同形狀、尺寸和材料的模塊化構件,可以實現多樣化的組合。
施工現場在開展預制構件的安裝工作期間,轉角板易發生折斷的問題。為確保裝配式建筑的穩定性、安全性,就要避免轉角板發生折斷的問題。但是,由于建筑連接部分需要現場澆筑,一旦現澆模板不能和預制構件進行良好的貼合,或者是混凝土振搗期間存在不密實等問題,將造成轉角板的折斷問題。
施工期間疊合板經常發生龜裂、斷裂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疊合板的跨度比較大,在開展吊裝施工期間,因為跨度大而導致跨中位置出現較大的撓度,進而出現裂紋等一系列問題。嚴重時,可能造成整個板面出現裂縫,甚至導致疊合板結構發生整體的破壞。除此之外,如果疊合板養護期間采用的方式不合理,使得疊合板板面存在粘模,也將導致疊合板出現斷裂。疊合板安裝時可能會出現不在一條垂直線上的問題,如圖2 所示。

圖2 墊塊不在一條垂直線上
管線埋設安裝期間,如果施工或管理不當,管線位置容易出現偏差、堵塞、脫落等各類問題。此外,埋設管線的過程中還可能遇到障礙物的影響。究其原因,可能是澆筑施工期間沒有對管線的端部位置進行合理的封堵,在澆筑施工過程中雜物進入管線內部,導致了堵塞問題的發生。另外,如果在混凝土澆筑工作之前,未能對管線開展有效的固定,在混凝土振搗期間,可能觸碰到預埋的管線,進而造成管線位置出現錯位。
現場進行預制構件的連接時,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做好縱向套筒的灌漿施工,對其灌漿質量做出嚴格的把控。但是,就灌漿的飽滿程度而言,很難采取有效、得當的檢測技術開展相應的檢測工作。現場施工期間,針對灌漿飽滿度的檢查,大多是通過觀察的方式進行確認,當灌漿材料從套筒上部位置溢出時,則判定其達標。對于這一判定方法,不能對灌漿管道內部的飽滿效果做出有效的判斷。除此之外,施工期間所使用的一些預制構件,因為沒有對連接套管進行有效的保護,造成灌漿孔出現堵塞,使得灌漿施工的難度大大增加。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前,必須進行充分的設計準備工作。這包括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設計方案進行細化和拆解,確定各個模塊化構件的形狀、尺寸和數量。設計準備還涉及施工工藝的確定,如裝配順序、連接方式和施工要點等。通過合理的設計準備,能夠為后續施工提供明確的指導和依據。
裝配式建筑的材料選擇對于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在施工前,需要進行材料的采購和準備工作。適當的材料選擇可以直接影響建筑的性能、質量和可持續性,因此需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考慮。在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其質量、可持續性和與設計方案的匹配程度。同時,還需要對采購的材料進行驗收和檢查,確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和質量標準。
3.2.1 性能
應關注材料的強度、耐久性、隔熱性能等,確保滿足建筑設計和使用的需求。在裝配式建筑材料選擇中,應該考慮材料的能效和環境友好性。選擇具有良好隔熱性能和節能特性的材料,可以改善建筑的能源效率,降低能耗。優先選擇可再生材料、低碳排放材料以及可回收和可重復利用的材料,以減少環境影響。優先選擇符合環保標準和認證的材料,如低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涂料和材料,并考慮材料的循環利用和可降解性,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3.2.2 經濟性
需要綜合考慮材料的成本、運輸成本和施工效率,確保在預算范圍內提高建筑的制造和裝配效率。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要考慮裝配式建筑的可制造性和施工效率。選擇易于加工、裝配和安裝的材料,以降低制造過程中的時間和成本。針對裝配式建筑,推薦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鋼結構、預制混凝土、木材和高性能復合材料。這些材料具有優秀的強度、可塑性和可控制性,適合于裝配式建筑的制造和裝配過程。在材料選擇過程中,耐久性和結構穩定性是重要的考慮因素。確保所選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風、抗震和抗腐蝕性能,能夠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壽命要求。
3.2.3 協調性
要考慮材料與連接方式之間的協調性,確保連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提供強有力的結構支撐。對于連接方式,常見的選擇包括螺栓連接、焊接、膠合以及機械連接等,根據具體材料和設計需求進行合理選擇。
3.2.4 匹配性
考慮設計與生產工藝的匹配性,以確保材料可以順利進行工廠制造和現場裝配,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控制。還要在材料選擇過程中,需要進行風險管理和可靠性評估。考慮材料的性能穩定性、可靠性和抗老化能力,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評估供應鏈的可靠性和材料的可獲得性,確保能夠及時和可靠地獲得所選材料,并減少潛在的項目延誤和成本增加。
建立可行、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可以為施工期間的各項管理工作提供依據,便于各項施工與管理工作的實施。首先,從國家層面上來看,要建立配套的法律與行業標準,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標準與管理細則,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提高監管工作的落實力度,加強對施工人員、施工材料以及各類設備的管理,結合實際施工進度,合理調配機械、設備、材料與人力資源,防止出現工程延期等問題的發生。此外,為避免施工質量與安全事故的發生,施工之前要做好安全培訓,并針對施工所用的技術、工藝,做好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另外,施工現場需要建立相應的獎罰機制,結合不同部門的實際施工情況予以獎勵或懲罰,以此提高施工人員的積極性與責任心[4]。
首先,現場進入施工階段之后,為提高預制構件的吊裝、連接質量,需要針對每個裝配節點做好強度設計,對于核心區域的混凝土,要加強對密實度的控制。結合構件的實際情況,采用焊接、螺栓連接等合理的施工方式,提升預制墻板的連接效果。其次,當預制構件安裝結束之后,施工人員在開展后澆帶澆筑工作之前,應當對模板、鋼筋以及各類預埋件的質量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構件安裝質量達標的前提下,才能著手進行后澆帶與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另外,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重點加強質量控制,結合不同施工部位的澆筑特點,選用合理的澆筑方式。比如,如果混凝土的厚度、體積較大,可使用分層澆筑的方式,以此降低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問題。此外,混凝土澆筑期間一旦發生碰撞問題,要立即中止澆筑施工,并對模板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牢固程度進行檢查,以此確保施工質量[5]。
一方面,混凝土澆筑之前,技術人員要對各類線盒、管線的預埋位置、封堵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混凝土澆筑環節中發生管線堵塞等問題。針對預埋件可能存在的錯位問題,可以通過檢查、固定等方式,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澆筑之前要確保預埋件的尺寸、位置和設計圖紙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開展模具定制工作時,需要預留固定孔,對于外露部分的連接鋼筋要做好固定,防止出現鋼筋錯位的問題。施工時,要保證預埋構件的連接質量,確保鋼筋能夠順利的插入套筒中。除此之外,混凝土澆筑結束之后,還要做好及時的養護,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之后才能組織人員進行脫模。以往的施工經驗表明,接線盒位置不達標,是管線構件埋設施工中最為常見的一類問題,因而應當引起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重視。混凝土澆筑之前,可以利用井字形的鋼筋套框,并在中央位置區域設置接線盒,以此提高施工質量。對于接線盒的固定,可以使用焊接、綁扎等方式。最后,當混凝土澆筑、振搗工作結束之后,還要對管線的位置進行復核[6]。預制構件的質量把控如圖3 所示。

圖3 預制構件的質量把控
施工安全是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方面。在施工現場,需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培訓和管理。這包括確保施工人員佩戴個人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和防護措施,防止高空墜落、電氣事故和機械傷害等安全風險。通過加強安全控制和監督,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防范事故的發生。
裝配式建筑有著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工程效益高等方面的優勢。但是,如果施工期間不注重管理,將出現相關的質量問題。為此,當前應該加強對質量問題原因的剖析,通過采用針對性預防措施,提高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