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韶關市湞江區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廣東省嶺南院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樂平
森林火災是指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具有一定過火面積,并給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森林燃燒現象,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森林火災嚴重破壞全球生態安全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穩定,是世界公認的八大自然災害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約22 萬起,過火面積達640 萬公頃,約占世界森林覆蓋率的0.23%,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熟知森林火災的特點,加強森林火險防控,全面掌握誘發森林火災的相關風險隱患,能提前預防和避免森林火災,將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
廣東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業大省,現有森林面積1083.7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8.59%,森林蓄積量58967.87 萬立方米,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防火壓力大。目前,我國森林防滅火工作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逐步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開展森林火險隱患點排查工作,并做好早期防控處置,可以變被動防火為主動防火,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湞江區位于韶關市區東北部,是韶關市轄三區之一,為韶關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湞江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有明顯濕熱和干冷大陸性氣候。全年盛行南北氣流,冷暖交替明顯,夏季長,冬季短;光熱充足,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年平均氣溫20.89℃,年平均日照時數1738小時。區域氣候受季風及大氣環流影響,全年降雨量1397.2 毫米,總體氣候特征表現為冬短夏長,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氣候資源比較豐富;災害性天氣較多,低溫陰雨,龍舟水、秋旱、寒露風和霜凍等災害性天氣較為頻繁,屬于全省的高風險火險區,進行森林火險隱患點分布與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湞江區現有專業森林消防隊伍20 人,專職護林員隊伍72 人,均配置巡山防護設備、滅火防護設備及風力滅火器。同時,湞江區建成防火林帶總計159千米,布設防火監控設備13 套。
隱患排查治理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實現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全面排查隱患,及時整改消除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從而預防和控制事故。從眾多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原因來看,人為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次研究所確定的森林火險隱患點為林區及森林防火區域范圍內人為活動相對較為頻繁的區域。包括逢年過節經常有人祭拜的連片墓地;特殊節日祭祀用的寺廟、風水神位等;存在季節性燒荒、燒田埂的山坑田;通過林區的鐵路、公路、電力電信線路和石油天然氣管道等;存在于林區內或附近的礦區;易燃易爆的物品倉庫、垃圾焚燒廠、油站氣庫等;位于林區內或附近有管理單位的旅游區、自然保護區等;位于林區內或附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餐飲飯店、養殖場所等。
在湞江區2020 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檔案數據基礎上,對湞江區所屬林區及森林防火區域內進行森林火險隱患點數據的收集,共調查了5個鄉鎮共計29730.73公頃林業用地及林地周邊的森林防火區域。
資料準備。利用最新的航片圖像,結合百度和高德地圖關鍵詞搜索,對符合隱患點分類的位置進行前期預判和區劃標記,確定需要收集數據內容,主要包括隱患類型、所在位置、現場照片、周邊森林狀況、交通可達情況和人類活動頻度等。
數據獲取。外業調查人員以行政村為調查單位,通過實地勘察采集數據,或利用無人機進行核查,確定隱患點實地情況,錄入屬性因子;對于遺漏的隱患點,經過現場核定后,補充調查,錄入調查因子;對于誤判的隱患類型進行修正。利用全球衛星定位儀(GPS)結合明顯參照物進行定位,把每一個隱患點落實到具體地塊,并通過走訪對區域熟悉的當地人員,進一步了解隱患點的情況,最終形成森林火險隱患點分布情況數據庫。
對隱患點空間分布總體情況的判斷是深入了解森林火險發生規律的首要步驟。在進行空間分布模式判斷前,首先要對其進行探索性數據分析。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是指通過統計學原理和圖形圖表相結合的方法,對空間信息的性質進行分析、鑒別,用以引導確定性模型的結構和解法。
本次研究運用ArcGIS 軟件,結合湞江區2020 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檔案數據,建立湞江區森林火險隱患調查空間數據庫,并運用核密度分析工具(Kernel Density)對森林火險隱患點區域可視化探測,該方法可反映分布目標的概率。核密度分析方法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表面密度計算方法,廣泛應用于聚集類的實證分析研究,通過樣本數據來計算和估計數據聚集情況,并通過既定的距離衰減函數來度量研究要素密度的變化情況,以此來探索空間區域中的熱點分布情況和變化特征。
經統計,湞江區全區隱患點共555個,其中連片墳墓181處、神壇寺廟25個、林緣田埂44個、電力線路2 個、礦區6 個、易燃易爆物品倉庫9 個、油站氣庫10 個、旅游區7 個、餐飲飯店47 個、養殖場所223 個、垃圾焚燒場1 個。森林火險隱患點在5 個鎮級單位內分布不均,最大值為犁市鎮共 242處,平均值和中位數均為 111 處。
類型分布特征。從各種類型數目上看,韶關市湞江區森林火險隱患點以養殖場占比最多,達到了40.18%;其次是連片墓地,為32.61%;其余分別是餐飲飯店8.47%,林緣田埂7.93%,神壇寺廟4.51%,油站氣庫1.80%,易燃易爆物品倉庫1.62%,旅游區1.26%,礦區1.08%,電力線路0.36%,垃圾焚燒場0.18%。
空間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Kernel density),可反映隱患點在其周圍鄰域中的密度。韶關市湞江區空間聚集分布性較強,根據核密度分析顯示,主要有兩個聚集區域,分別為花坪鎮的東部和新韶鎮的東南部,其中花坪鎮集中分布的主要為村莊周邊的低山上連片墓地;新韶鎮的主要為分布在交通較為便捷的低矮山丘上的養殖場所。
經濟人口發展的影響。根據湞江區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湞江區大力推動海大集團益豚養豬項目建成投產,扶持現有13 家規模養殖場轉型升級。在產業鏈及企業帶動下,湞江區養殖業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因此,區域內養殖場有較多分布,而在犁市鎮林區周邊呈現較多分布與其山地較平緩,交通相對便利不無關系。

湞江區森林火災隱患點核密度分析圖
風俗習慣的影響。湞江區以廣府、客家民系風俗、民俗占據主流,同時湞江區是韶關市的發祥地,秦漢以來,無論是南越國、南漢宮署,還是各朝粵北地區的軍事、行政機構,都設在今湞江區境內。轄區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眾多,文化積淀深厚。在新的殯葬管理條例下,依然存在上山祭拜的習俗。因此,連片墓地在湞江區林區分布較多。
針對森林火險隱患分布情況,對重點林區、各類自然保護地、城鎮周邊等重點火險區的隱患點開展“地毯式”排查,全面建立隱患臺賬,明確隱患點責任人,加強隱患點及周邊林區的巡邏力度,有效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
建立統一的森林防火宣傳標識系統和監控系統,特別是隱患點密集區域周邊的森林火險警示及監控設施。重點加強林區主要路口和重要節點的森林防火宣傳牌、宣傳欄、宣傳碑和太陽能視頻語音警示電子桿等防火宣傳標識的建設,針對不同的隱患類型,進行差別化管理。
對隱患點周邊,特別是密集區域的連片針葉林,進行合理的林分改造,高規格高標準建設生物防火林帶,達到有效阻隔火災蔓延的目的。
廣泛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構建以線上學習與線下體驗相結合的宣教新模式。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公眾號等新興媒體,采取短視頻發布、團建宣傳、真人訪談等多種形式,豐富宣傳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組建防火志愿服務隊伍,以森林防火宣教基地、主題公園等為支撐,結合各類志愿服務站點,鼓勵志愿者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農村、走進基層,積極參與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將火災隱患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