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第19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開幕。在開幕儀式上,超過1億人參與數字火炬傳遞而匯聚成的“數字火炬手”,高擎著火炬奔跑而來,與運動員共同點燃了亞運圣火。而在10月9日的閉幕上,“數字火炬手”再次出現,以“比心”的姿態,與觀眾一同見證亞運圣火熄滅,隨后奔向未來。
“數字火炬手”給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而其拍攝原型是來自于廣州市玉巖中學(簡稱“玉巖中學”)高一年級的高愉同學。這一次的“奔跑”對他來說,是作為運動員一次“非常非常”珍貴的體驗。
他是玉巖田徑人
“身邊的同學是數字火炬手?”……自新聞報道后,高愉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到學校,他就被很多熟悉的同學圍著要簽名,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要求他講述錄制過程的故事。這份突如其來的熱情讓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高愉有些措手不及。
高愉出生在運動員之家,爸爸和媽媽都是體育運動員。從小,高愉就跟爸爸媽媽一起運動、一起觀摩比賽,對體育有著赤誠熱愛。“爸爸和兩個姑姑從小都是田徑運動員,多年保持當時學校和縣市田徑比賽的第一名和紀錄。爸爸曾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體育大學,而媽媽曾獲廣東省中學生運動會四枚金牌、廣東省運動會四枚金牌、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四枚金牌,是廣東省運會和省中學生女子100米紀錄多年保持者。爸爸媽媽在體育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不服輸的意志、永不氣餒的品質,對我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不怕吃苦,熱愛運動,勇于拼搏,貴在堅持,是高愉家的優良傳統。耳濡目染之下,高愉在小學階段便加入學校田徑隊,上了初中后也順利進入玉巖中學田徑隊,目前,他已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不僅如此,高愉的妹妹曾是玉巖中學田徑隊跳高運動員,初二時入選到廣東省馬術隊。
為什么是他
也許高愉自己也沒想到,為什么由自己來擔任如此重要的角色。對此,玉巖中學田徑隊教練王卓老師非常爽快地給出了答案:數字火炬手點火儀式由廣州動天創意動作捕捉研究中心擔任捕捉任務,因此,拍攝原型的選拔自然就在廣州執行。結合黃埔體育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態勢和取得的優異成績,廣州市體育局經過綜合考慮,將這個選拔任務交給了黃埔區,而玉巖中學作為黃埔體育成績最亮眼的學校,自然也就成為了這個任務的首選。
根據亞組委的要求,需要一位身材較高,形象健美,動作標準的田徑運動員,這個標準放在田徑隊里很多隊員都符合。是選擇比賽成績最優異的學生,還是選擇訓練最刻苦的學生?是選擇責任最重大的隊長,還是選擇剛剛入隊最具潛力的新人?經過深思熟慮,玉巖中學最終選擇了高愉。“田徑隊人才輩出,高愉除了形象、品行、態度、能力都符合亞組委的要求外,還是隊里年齡最小的隊員。學校希望能借此彰顯團隊精神,激勵小運動員們傳承體育精神、提高競技水平,以廣東著名運動員蘇炳添為榜樣,將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傳承和發展好。”王卓說道。
體育教育是玉巖中學三大辦學特色之一,該校采用“以競代練”的方法,鼓勵運動員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比賽,在競賽中磨煉水平和意志;同時,學校每年也承擔多場省市級體育賽事,為運動員的成長提供優質的訓練環境。而玉巖中學田徑隊有著鐵一樣的紀律和鋼一樣的作風,高愉與其他隊員一邊要努力進行文化學習,一邊堅持每天訓練,還需要面對傷病帶來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王卓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始終不放松的高要求,以及隊友們永不言棄、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讓高愉迅速成長。“跟緊教練,認真練習,不要偷懶。”雖然高愉只有15歲,但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高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太善于表達自己,但做事非常認真”,隊友也評價他:“非常踏實,非常刻苦。”
@未來,
他還要參加亞運會
“能夠被選中完成這個任務,以這種方式支持亞運會、參與亞運會,我是很開心的。早期拍攝的時候,只知道要采集我的動作,并不知道最后會制作成什么樣。當看到開幕式和閉幕式上數字火炬手的時候,我真的特別激動!這真的是一次非常非常珍貴的體驗。”高愉自豪地說道。
如同亞運會閉幕上“數字火炬手”戀戀不舍地回首后奮力跑向遠方一樣,此刻的高愉也在奮力奔跑,為未來能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努力訓練著。這一次特別的亞運經歷,激勵著高愉立下更高的目標。沖向終點的路或許是艱難的,但他始終目光如炬,“我也會繼續努力,爭取有機會再以運動員的身份參與亞運會。”
(記者? 周瑋凌? 通訊員? 姜?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