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銀/文
高校特色文化體現了一所高校的本質特點和精神面貌,它直接、深刻、持久地影響著高校的全體師生。作為肩負文化傳承使命的高校,有必要對新時代醫學類??圃盒P@特色文化建設進行再思考。近年來,河南省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推行“三全育人”新舉措,探索推行精準醫學教育培養模式,以“健康中國醫療+”為切入點,著重培養學生“三個習慣”(即學生學習習慣、運動習慣和健康飲食習慣)養成教育,通過對“三個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步入社會能開出“三張處方”,即醫療處方、運動處方、膳食處方,不斷豐富校園特色文化工程。
校園特有的文化氛圍是對課堂教學中的德育職能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而在高校中,要加強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
學校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學,同時也是教育,不僅要把科學文化的知識傳播出去,還要把專業的醫學專業學生的思想品德提升起來。要強化學校的特色文化,就必須把學校的特色文化作為教育、管理和自律的重要手段。在學校里,要進行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把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各種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這樣才能激勵他們保持一種崇高的精神狀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高校中,通過舉辦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職院校中,人際交往狀況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開展多樣化的學校特色文化,有助于培養全職醫務人員真誠坦率、謙遜大方、樂于助人的品格;積極的交際能力,對在學生之間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系起到了促進作用,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
(1)機遇方面。當前,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多種文化傳媒數目與類型日益增加,現代運用的方法日趨完善;在這樣一個廣闊的交往空間中,學校的個性文化建構將會有相當的規模。
(2)挑戰方面。第一,在學校里,一些專職醫學類大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誘惑,注重平時消遣,至于自己的未來并不是很在意。第二,專職醫學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方式出現了問題,一些人在不同文化沖突中出現了“迷失”的現象;他們的價值觀出現扭曲,熱衷于享樂主義和急功近利。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與靈魂,而文化的建構則是民族身份認同的基石,是將民族與民族、民族與文化共同體連結在一起的精神支柱。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育高質量職業技術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責任感,“硬實力”與“軟實力”并重,積極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為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從其具體的表現形式來看,高校的特色文化建設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硬件方面,即學校的建筑圖書、設備、環境等。二是軟件方面,包括學校風氣、價值觀念、文化底蘊等方面。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大力加強校園政治建設的前提下,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來激勵學生們的斗志,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校園特色文化活動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組織和安排,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能力[1]。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發揚科學的求真務實精神,努力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探索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
教師在學識修養、社會閱歷等方面擁有的優勢,加上其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方面應有的責任感,使得他們有很好的自我驅動性。因此,教師在引導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要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是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區別的一個重要方面。
醫學院校在構建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首先要突出人文素養,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為此,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富于個性的校園人文環境,如:學校的建筑、裝修,要表現出較強的醫療特點,形成濃厚的醫療文化氛圍;讓每一個走進校園的人,都能感覺到它的獨特。比如,在實驗大樓前面的墻壁上,就雕刻著許多古代醫家的名言。
高校特色文化的構建,離不開特定的文化團體的支持,其中以學生社團為主。學生社團是指以專業性為基礎,以自愿為前提,以興趣愛好為底色,為了共同利益而組織起來的各類學生文化團體。
學校特色文化的帶頭人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核心。他們在學生中的威信很高,影響力也很大,是學生學習的楷模。要注重從思想品德高尚、作風正派、有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中,發掘出優秀的人才,對他們進行精心培養,讓他們在學生中脫穎而出,在校園特色文化活動中真正起到骨干和帶頭人的作用。
建設校園特色文化,要以“傳承醫學文化,弘揚醫學精神”為主題,把校園文化和醫學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同時考慮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醫學院校的文化底蘊。在建設校園文化時,要立足于我國深厚的醫學文化,做到敬畏傳統。通過對醫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持續深入和擴展,逐漸構建出一套符合高校辦學特點的醫學特色校園文化,將其打造成一種具有豐富醫療行業精神內涵的醫學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它對培養醫學學生良好的職業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有效地促進醫學學生的身心發展,對學生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已從最初的自發性、個體化逐步向組織化、規模化、規范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這既是對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有益嘗試,又是對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在此基礎上,高效要積極探索新的培養模式,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創建突出醫藥文化內涵(如“三下鄉”等)的核心工程;以“知行合一”和“人文素養”為主題的“大講堂”等活動;以充實學生課余生活為宗旨的一般性外展活動(例如宿舍文化節)。充分發揮醫療特色文化工程的引導功能,引導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以醫療特色文化工程為中心,使學生處于濃厚的醫療人文氛圍之中,并積極參與其中。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浸潤和精神的洗禮,從而達到文化化人、內化于心的目的。
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對于高校而言,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使高校師生之間的交往更加方便、信息的儲存更加豐富;同時,也給了負面新聞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構建校園特色文化主題網站,以正確的、健康的文化占據網絡主流,加強對網絡主旋律的宣傳力度,提高其在網上的傳播效果,是當前高校特色文化建設面臨的新課題。創建高校特色文化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高校的多元化特征決定了高校要構建出一套強大的保證機制。首先要強化領導,構建科學合理的經營組織。高校特色文化建設與繁榮的關鍵,在于加強中國共產黨對高校特色文化的領導。高校要有自己的特色,必須有自己的基本條件。其次,要組建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學校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這個團隊中,學校的領導干部是創建學校特色文化的設計者,教師是創建學校特色文化的主要力量,學生是推進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主要力量[2]。
對醫學生來說,大部分的技能都是通過實踐來獲得的,但對醫德的教育卻是一種隱性的。把優良的醫德醫風傳遞給青年學生,是構建醫學院校校園特色文化的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構建具有醫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老師的道德素質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醫院的指導員和護士的醫學行為,一所學校的校風等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構建具有特色的醫療院校校園文化時,各主體應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它在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對他們的行為理念、思維方式產生重要的影響。目前,高職院校面臨著國際國內意識形態滲透的嚴峻考驗,要以問題為導向,構建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特征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體系。要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構建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培養出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技術人才?!?/p>
引用
[1] 朱德超,郝明.新時代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8):75-76.
[2] 陳秋霞,張松富,胡永生.中醫藥高校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思考——以福建中醫藥大學為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18):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