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貴群 ,李媛媛,陳 博,胡崟鈺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蘇 南通 226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的方法,通過清除體內的廢物和多余液體來維持患者的生命。在血液透析治療中,選擇合適的血管通路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自體動靜脈內瘺(AVF)作為血液透析的首選血管通路,具有較低的感染率和血栓形成風險,且具有長期穩定性,但是在臨床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導致AVF 失功,致使患者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減少血管通路血流量,影響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1]。AVF 失功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動靜脈瘺口閉塞等[2]。因此,深入了解導致AVF 失功的因素對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9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導致AVF 失功的不同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治療、預防該疾病提供指導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2020年10 月至2023 年5 月收治的9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腎臟病診療指南(第3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經實驗室、影像學等檢查及癥狀體征觀察等確診為終末期腎??;接受AVF 術,并且將內瘺作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時間在3 個月以上;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合并血液系統或免疫系統疾?。换加袊乐馗腥拘约膊 1狙芯拷浽簝柔t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透析頻率為3 次/周,4 h/次,調整內瘺血流量為500 mL/min,應用碳酸氫鹽作為透析液,調整流量為500 mL/min。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選取患者橈動脈和橈靜脈作為自體動靜脈內瘺的血管,于腕上3 cm 作豎切口,暴露橈動脈和橈靜脈。將橈動脈和橈靜脈進行端側吻合。對連接處血管進行修整,確保血流通暢,而后縫合切口。記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3 個月內,AVF 失功發生情況。根據AVF 失功情況進行分組,將AVF 暢通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暢通組,AVF 失功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失功組。AVF 術失功判定標準:維持性血液透析時血流量低于200 mL/min,同時瘺管流出管道震顫減弱、搏動消失,觸診過程中血管呈條索狀感覺,超聲檢測內瘺直徑在2.7 mm 以下[4]。
1.2.2 資料收集 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 BMI、透析時間,是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是否有吸煙史,血尿酸水平(采集患者透析治療期間的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液相色譜法測定血尿酸水平)、穿刺壓迫時間、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采用光電比色法檢測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是否存在高凝傾向(血小板計數>400×109/L,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前臂動靜脈內徑[應用多功能血管超聲儀(深圳市德力凱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MVU-6202)掃描血管]、吻合方式(端側吻合、非端側吻合)。
1.3 觀察指標①對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②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篩選出影響AVF 失功的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S-W 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AVF 失功的危險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AVF 失功的單因素分析本研究9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AVF 暢通的患者有77 例,占比為80.21%(77/96),失功的有19 例,占比為19.79%(19/96)。失功組年齡≥ 60 歲,有高血壓、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癥、有吸煙史,血尿酸≥ 360 μmol/L、穿刺點壓迫時間≥ 30 min、血紅蛋白<90 g/L、纖維蛋白原<2 g/L、前臂動靜脈內徑<2 mm 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暢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影響AVF 失功單因素分析
2.2 影響AVF 失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AVF 失功作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年齡≥ 60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血尿酸≥ 360 μmol/L、穿刺點壓迫時間≥ 30 min、血紅蛋白<90 g/L、存在高凝傾向、前臂動靜脈內徑<2 mm 均為影響AVF 失功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OR=3.971、4.208、1.519、3.111、4.328、9.845、2.529、4.191、6.215,均P<0.05),見表2、表3。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變量賦值情況
表3 影響AVF 失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AVF 作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起著連接動脈和靜脈的重要作用,透析時可提供穩定和充足的血流量,減少感染和血栓的發生風險,延長透析通路的壽命。AVF 失功是由于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血管通路血流量明顯降低,以至于無法進行血液透析。國內有研究顯示,248 例血液透析患者發生AVF 失功率可達22.18%[5]。而本研究中,9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AVF 失功的占19.79%,稍低于上述報道,可能是受觀察時間、地區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但仍警醒臨床需重視該現象。
本研究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年齡≥ 60 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血尿酸≥ 360 μmol/L、穿刺點壓迫時間≥ 30 min、血紅蛋白<90 g/L、存在高凝傾向、前臂動靜脈內徑<2 mm 均為影響AVF 失功的危險因素,探討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相關基礎疾病逐漸增多,對患者微血管和血管壁造成損傷,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大,增加血液凝塊形成的風險,使其更容易產生血栓和內瘺狹窄,影響AVF 的功能,從而增加AVF 失功的概率[6]。針對存在該類因素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臨床醫務人員需要落實重點人群的監測和指導工作,加強對老年人群及患有基礎疾病患者的指導力度,積極控制日常飲食,對飲食中的鈉鹽、糖分的攝入量進行嚴格控制;同時落實基礎疾病管理工作,指導其合理用藥,以控制其血壓、血糖及血脂水平。
血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其水平通常與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相關,而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可能導致血管炎癥和血栓形成,這可能會對AVF 的功能產生不良影響[7]。然而,目前尚缺乏直接證據來支持血尿酸水平與AVF 失功之間的關聯,因此,后續還待進一步的研究調查其相關性,但同時臨床仍需注意尿酸過高的行AVF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點壓迫時間過長,極可能導致穿刺點周圍有血腫表現,對血管血流速度產生影響,提高AVF 狹窄、栓塞的發生風險[8]。此外,童昌軍等[9]研究表示,過低的血紅蛋白可能會增加血流量,增加內瘺處渦流情況的發生,而渦流可能會導致該處血管內膜損傷,進而增加血管閉塞風險,而血紅蛋白過高可能會增加血液黏度,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因此將其控制在90~120 g/L 的范圍內對內瘺的影響最小。血小板計數過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存在高凝傾向的患者機體可能更容易形成血栓,從而影響AVF 的通暢性和功能;此外,該類現象還可能導致患者血管炎癥和血管壁損傷,進一步影響AVF 的功能[10]。故而對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需加大對醫護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增強其專業操作知識,縮短穿刺點壓迫時間;此外,還需時刻關注其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及凝血酶原時間等變化,若有異常,則及時給予相應抗凝干預,以最大程度避免血管閉塞或狹窄導致的AVF 失功的發生。較大的前臂動靜脈內徑有助于提供足夠的血流量,保證自體動靜脈內瘺的通暢;反之,則可能導致血流量不足,增加自體動靜脈內瘺的阻力,從而導致失功的發生。為此,在選擇自體動靜脈內瘺通路時,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前臂動靜脈內徑,選擇合適的血管通路,以提高自體動靜脈內瘺的成功率和持久性。
綜上,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 失功的影響因素較多有年齡≥ 60 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血尿酸≥ 360 μmol/L、穿刺點壓迫時間≥ 30 min、血紅蛋白<90 g/L、存在高凝傾向、前臂動靜脈內徑<2 mm 等,均可影響AVF 失功,因此,臨床醫務人員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