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月群 ,胡 燕,陳少武
(云浮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東 云浮 527300)
現階段,臨床對于存在胃排空延遲、誤吸風險高的患者應當采用鼻腸管管飼的方式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而存在鼻胃管喂養不耐受、反流、誤吸高風險的患者選擇鼻腸管喂養能夠進一步提高營養支持效果[1]。在目前的臨床醫學中,主要選擇徒手盲插、超聲輔助、內鏡輔助及電磁導航輔助等方式進行鼻腸管插管操作[2];而在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時,直接操作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疼痛等情況,不利于患者插管,更易出現不良反應或者需要二次插管,因此需要予以患者有效的干預,幫助患者改善腸胃蠕動水平,抑制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3]。甲氧氯普胺是一種有效的止吐藥,其是一種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通過抑制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從而發揮強大的中樞性止吐作用,服用后可減少患者發生嘔吐。但單一使用效果并不明顯,應當結合其他藥物干預。莫沙必利作為一種促動力藥,可在不影響胃酸分泌的情況下,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改善胃腸道功能,在鼻腸管置管方式中,選擇在置管前使用莫沙必利來達到促進胃腸動力的作用,對提高徒手盲插鼻腸管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但目前關于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在徒手盲插鼻腸管中的應用報道尚不多見,因此開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對徒手盲插鼻腸管成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 年7 月至2023 年5 月云浮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0 例行鼻腸管插管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5 例。對照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30、5 例;年齡36~92 歲,平均(65.79±24.34)歲;BMI 20~23 kg/m2,平均(21.43±1.36) kg/m2。干預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6、9 例;年齡31~92 歲,平均(65.84±24.31)歲;BMI 20~23 kg/m2,平均(21.45±1.21)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需腸內營養支持3 d 以上者;腸功能正常而胃功能受損者;胃排空障礙者;反流或誤吸風險高者等。排除標準:存在鼻咽癌患者;合并消化道腫瘤、腸梗阻、穿孔等消化系統疾病者;存在插管禁忌證者等。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干預方法與插管方法對照組患者在插管前3 min 靜脈注射10 mg 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開封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4089,規格:1 mL∶10 mg]。干預組患者同時在插管前30 min 口服5 mg 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廣東安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64,規格:5 mg/片)。
在用藥后為患者徒手插管,在徒手盲插過程前,需要對清醒患者予以安撫和激勵,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插管工作。選擇成人使用的CORRFLO 胃腸營養管(CORPAK 公司,型號:20-9551 型,規格:10FR55,管腔容積:5.8 mL,內徑:2.3 mm,外徑:3.3 mm,長度:1.4 m)進行操作。在徒手盲插前需要評估患者消化系統是否適合置入管道,患者取右半臥姿勢,護理人員手持鼻腸管從患者劍突位置開始測算距離,做好標記線。插管時在確定插入胃后邊前進邊向胃內緩慢灌注氣體,總量不超過500 mL。在插管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消化系統及呼吸運動的節奏置入,不可直接用力置管。在進入到患者十二指腸位置后,通過聽診器進行評估,在聽到聲音后通過管道灌注氣體,然后抽回。通過抽回的液體顏色及pH 值進行判斷,如果pH 值超過7則表明管道已經進入腸道內。最后,在確定鼻腸管位置正確后,抽出導絲,并將導管予以固定。
1.3 觀察指標①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與插管指標,插管指標包括插管時間、到達胃部時間、到達幽門時間。②血氣分析指標,采用便攜式多功能監護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eneVision N12)檢測插管前、插管后1 h 患者呼吸頻率(RR)、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AP)水平。③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反胃、誤吸、肺部感染、嗆咳等。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經K-S 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組內插管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與插管指標比較與對照組比,干預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更高,插管時間、到達胃部時間、到達幽門時間均更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與插管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與插管前比,插管后1 h 兩組患者RR、HR 及對照組患者MAP 水平均顯著升高,干預組患者RR、HR、MAP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組組內MAP 以及兩組患者組內與組間Sp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注:與插管前比,*P<0.05。RR:呼吸頻率;HR:心率;SpO2:血氧飽和度;MAP:平均動脈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RR(次/min) HR(次/min) SpO2(%) MAP(mmHg)插管前 插管后1 h 插管前 插管后1 h 插管前 插管后1 h 插管前 插管后1 h對照組 35 21.52±3.89 25.64±2.84* 90.58±9.31 103.68±6.58* 98.52±0.48 98.04±0.95 82.05±5.58 89.69±7.12*干預組 35 21.45±3.94 23.47±2.47* 90.64±9.25 100.41±5.61* 98.45±0.54 98.21±0.84 82.07±5.67 83.94±6.54 t 值 0.075 3.411 0.027 2.237 0.573 0.793 0.015 3.51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干預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大多危重患者在入院時已經陷入昏迷狀態或者自我行為能力喪失,無法獨立完成進食行為或進食過程中容易出現嗆咳情況,這種情況下則需要通過其他方式為患者攝入營養,而腸內營養支持則是維持患者營養攝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將導管置入患者消化道內,輸送流質食物與營養物質,為患者予以有效的營養支持,維持患者身體正常運轉,避免發生機體代謝紊亂不良情況,對其治療和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主要是通過鼻胃管或者鼻腸管進行干預,鼻胃管道會將管道置入患者的胃內,在進食時將流食直接灌注到患者胃內,避免患者因病情導致無法進食。而鼻腸管則是將管道直接置入患者腸道當中,在進食過程中將食物灌注到患者的腸道內,和傳統的鼻胃管道相比,通過鼻腸管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管道置入后的穩定性,避免患者出現嗆咳等不良情況,具有更好的干預效果。但是,在實際的ICU 治療中,多數患者都存在胃排空障礙情況,這也是導致鼻腸管無法準確達到腸道的主要因素[5]。此外,在為患者進行插管時,管道會對人體食管、胃部等消化系統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進而導致患者出現相應的應激反應,例如嗆咳、嘔吐等,影響插管效果[6]。在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中,徒手盲插是現階段鼻腸管置管重要的操作方式,具有無創、方便、安全、費用低等特點,是目前最常用的置管技術。徒手盲插需要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插管經驗,保證管道能夠直接順消化道進入患者腸道,并避免對患者的消化道造成損傷;但是徒手盲插很容易受操作水平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患者在插管期間容易出現惡心、反胃等情況,會降低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式予以干預,消除患者的不良反應,提高插管效果[7]。
甲氧氯普胺是一種常用的止吐藥,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惡心、嘔吐等癥狀,促進患者胃動力,并刺激患者腸胃蠕動,有助于鼻腸管在消化道內置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但其單獨應用促進胃排空的效果有限[8];而莫沙必利同樣屬于止吐藥,在進入機體后能夠提高乙酰膽堿分泌量,進而達到促進胃腸道蠕動的效果,在徒手盲插鼻腸管前為患者使用兩種藥物進行聯合干預,能夠有效推動患者腸胃蠕動,輔助插管操作,避免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保證插管的成功概率[9]。因此,本研究結果中,與對照組比,干預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更高,插管時間、到達胃部時間、到達幽門時間均更短,提示在為患者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時,選擇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干預能夠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縮短插管時間、到達胃部時間、到達幽門時間。
RR、HR、MAP、SpO2等指標是衡量人體生命體征穩定的重要指標,患者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時,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出現血流動力學改變,從而導致HR 和血壓升高。本研究中,與插管前比,插管后1 h 兩組患者RR、HR及對照組患者MAP 水平均顯著升高,但干預組患者RR、HR、MAP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干預組組內MAP 以及兩組患者組內與組間Sp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在為患者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時,選擇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干預,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波動幅度較小。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莫沙必利為選擇性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與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釋放,在插管前聯合莫沙必利用藥能夠進一步促進胃及十二指腸運動,加快胃排空作用,為插管操作創造更為理想的條件,顯著提高插管成功率;同時聯合用藥后能夠提高插管效率,縮短插管時間,有效降低患者在插管過程中出現的應激反應,達到穩定RR、HR、MAP 等血氣指標的作用[10]。此外,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也證實了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干預對于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在為患者進行徒手盲插鼻腸管時,選擇莫沙必利聯合甲氧氯普胺干預能夠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縮短插管時間、到達胃部時間、到達幽門時間,且插管過程中血氣指標波動更小,安全性更高,建議在徒手盲插鼻腸管操作中參考應用。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插管后觀察周期短,因此仍需臨床進一步開展大樣本量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