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金昌供電公司 張宏偉 金海虎
國網金昌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國網公司“質量強網”戰略和“一體四翼”發展布局,落實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工作部署,基于卓越績效“重視過程與關注結果”“學習改進與創新”基本理念,以深化“五E一中心”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應用為主線,以內外高效協同為關鍵,健全物資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夯實管理基礎,加強監督檢查,創新管理方式,強化精益管理,聚焦物資抽檢這一保障采購設備“好中選優”關鍵環節,引入AR抽檢監控技術,借助AR設備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可分享的特點,構建基于數字化、沉浸式的物資隨機抽樣和封樣工作機制,通過加強物資抽檢全流程管控,強化采購設備質量管理體系,促進供應商切實提升產品質量,全面提高物資質量監督管理水平。
從工作流程、工作責任、職責分工等方面,完善物資質量監督機制。
優化工作流程,強化配網物資抽檢全鏈條管控。針對計劃、抽樣、抽檢結果應用等環節,制定工作標準、操作流程和處理規范,形成標準的AR抽檢流程工作體系。計劃階段,自動生成抽檢計劃;取樣階段,監察人員則能以“第一視角”遠程監控倉庫取、封樣現場,系統全程采集、記錄操作過程;在檢測完成后,檢測結果可及時錄入至系統。
壓實工作責任,嚴肅質量監督管理考核問責。建立物資抽檢管理流程評價考核機制,重點對物資抽檢計劃執行、抽樣封樣、樣品運輸、質量問題處理、整改驗收等環節物資質量管理職責履行情況進行定期考評。對未按照抽檢計劃和“盲檢”原則開展現場取樣工作,現場抽樣、封樣業務不規范、樣品與計劃不一致、取封樣過程資料不完整;未按質量問題處理要求規范開展質量問題閉環管理,未及時發現和上報質量問題;未按要求嚴格執行退換貨流程等現象,納入月度責任制考核;對造成經濟損失或其他不良影響的進行嚴肅通報處罰。

圖1 物資抽檢管理體系
質量問題嚴肅追責,強化閉環反饋機制。制定《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細則》,優化供應商約談、復檢驗收流程,堅持質量問題“零容忍”。質量問題“三方確認”。各類質量問題通過書面形式告知供應商,約談會議上由供應商進行現場確認,形成約談記錄表,供應商確認后簽字存檔。處理措施“逐級審定”,不良行為處理嚴格基于供應商違約事實,經各部門聯合審定后,報省公司審批。處理結果公開透明。對省公司審定簽發的供應商不良行為,定期對外公示,根據嚴重程度,反饋至形成上下標準統一、內外齊抓共管、各專業聯防聯治的良好氛圍。
明確職責分工,加強抽檢計劃剛性執行。進一步明確電力物資質量抽檢工作目標、思路及方法,明確職責分工,并從制度上約束和完善抽檢工作。加大抽檢計劃執行及時率和準確率質量監督指標考評,各項目物資管理單位嚴格按計劃開展抽檢工作,抽檢送樣信息與下達計劃保持一致,及時準確開展抽檢工作,確保抽檢定額計劃執行的嚴肅性、規范性和完整性。從源頭加強抽檢計劃管控,做好電力物資質量抽檢4個百分百,即所有招標批次、所有物資品類、所有供應商以及所有項目單位百分百覆蓋。
抽調業務骨干成立重點工作攻關柔性團隊,攻克AR智能抽檢從研發到實際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各專業小組推行“四個一”工作機制,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每周落地一項工作、每月編制一份工作簡報、每季度完成一份工作階段報告。通過專項柔性團隊建設,聚合人員專業優勢,深入開展AR融合智能抽檢業務研究應用,切實提升專項工作成效。
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由專業組組長每周召集全體成員舉行一次工作會議。主要內容包括:重點工作推進進度及成效、本周工作小結、安排下周工作計劃、分析暴露問題及解決措施等。
每周落地一項工作。各專業組成員每周針對負責的重點工作完成一項問題(隱患)排查及解決措施。
每月編制一份工作簡報。工作簡報面向部門內部發布,主要內容包括:本專業組工作推進成效、本月工作完成情況、下月工作計劃、需部門或公司協調解決的問題、有關新聞宣傳工作等。
每季度完成一份工作階段報告。每季度編制一份工作階段報告,主要內容包括:本專業組工作階段性成果,指標完成情況,典型案例及經驗總結,突出問題及解決措施、有關新聞宣傳工作以及下階段重點工作安排等。
基于數據共享池,依托信息化技術自動生成初始檢測計劃,將供應、檢測、到貨數據進行“三元耦合”。
信息共享,建立數據共享池。建立基于物資抽檢全過程動態管理模塊的數據共享池,并建立信息推送機制,根據客戶的人員類別及使用權限進行信息精準推送,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物資的抽樣信息及視頻信息將推送至質量監督人員處進行監督審核;物資的最終檢測結果將通過管控平臺進行反饋,同時,管控平臺將繼續跟蹤不合格物資信息,記錄供應商的處理時間,項目部門可通過管控平臺跟蹤物資的處理結果。
一物一簽,全過程追溯。全過程利用AR抽檢監控技術,全程應用AR眼鏡開展隨機抽樣和封樣工作,校對樣品外觀、銘牌參數、存放環境、出廠試驗報告、合格證明等相關信息,系統全程采集、記錄倉庫作業現場信息,并將過程信息及時上傳AR抽檢監控系統供應鏈平臺,自動預警可能存在的違規作業事件,實現物資質量抽檢關鍵節點遠程監控與智能識別,實現工作現場全程視頻在線錄制監督及關鍵點拍照記錄,確保物資抽樣和封樣全過程可追溯。

圖2 “四個一”工作機制

圖3 現代智慧供應鏈全景質控應用圖
通過引入信息化、自動化檢測裝備,實現任務智能分配和優化抽檢策略,確保入網設備質量。
資源共享,打通部門壁壘。開展物資質量檢測提升專項行動,強化專業部門通力合作,從檢測資源聯合共享、檢測任務智能分配、抽檢策略全面優化等方面“打組合拳”,促進電網設備質量穩步提升。檢測資源市縣共享,對檢測中心檢測資源進行可視化展示,對檢測任務實施監控,通過對檢測中心基本信息、檢測任務、檢測人員、檢測結果信息的定期數據接入,對各檢測中心不同物資類別的實施承載能力進行分析,實現檢測資源共享。
系統研究,任務智能分配。通過引入信息化、自動化檢測裝備,實現檢測信息自動上傳至檢測作業系統,提高檢測的工作效率,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
科學分析,優化抽檢策略。充分利用歷史抽檢信息,編制抽檢計劃策略,提升抽檢針對性,深化物資到貨抽檢管理,對于抽檢合格率低于往年平均值的物資和供應商,加大抽檢力度,提升質檢的隨機性和震懾力。
基于AR眼鏡技術,持續優化智慧場景,鞏固兩級運營體系,深挖供應鏈數據價值,按照事前管控、事中監督、事后閉環的全程管控,突破傳統管理模式。
形成物資抽檢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在計劃階段自動生成抽檢計劃。在取樣階段取樣人員佩戴AR眼鏡獨立完成到貨物資取樣與封樣工作,監察人員以“第一視角”遠程監控倉庫取樣、封樣現場,系統全程采集、記錄操作過程。
構建多維度全景質控業務鏈?;贏R眼鏡技術,通過智能編制抽檢計劃、智能調配檢測資源,持續優化智慧場景,鞏固兩級運營體系,深挖供應鏈數據價值,按照事前管控、事中監督、事后閉環的全程管控,突破傳統管理模式,構建了資質核實準確可靠、物資監造抽檢智慧高效、檢測能力在線可視、不良行為處理公開透明的全過程、多維度全景質控業務鏈,進一步提升全景質控業務鏈智慧運營水平,推動質量監督業務流程更加清晰、透明、規范。
通過反復調試,成功攻克AR智能抽檢從研發到實際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全景質控AR智能抽檢。通過AR技術,快速采集、記錄物資樣品相關信息,減輕現場工作量,為取樣追溯提供了可視化依據;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物資取樣行為,確保物資抽檢工作公平、公正、規范開展,全面實施抽檢記錄實時上傳系統,確保無法篡改,有效保證了抽檢工作的合規性,從根本上切斷人為操作的可能,有效杜絕了關鍵敏感環節的廉潔風險。
基于AR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物資抽檢管理新模式,產生了較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價值,促進電網物資抽檢質效全面提升。創新AR物資質量檢測的應用,通過不斷優化調整供應計劃以完全適應項目進度,實現精準化的供應計劃制定。打造“層級簡化、鏈條清晰、精益運作”的管理體系,協同財務部、建設部、發展部等研討新業務流程,完善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管理制度建設,為確保建設成果落實落地提供制度支撐。強化了物資抽檢全流程管控,加強了供應鏈運營分析決策、資源優化配置、風險監控預警、數據資源應用、應急調配指揮等運營能力,為電力保供提供堅強物資保障。同時,加強AR抽檢與供應鏈運營平臺的應用集成,實現通過供應鏈運營中心進行實時監控預警。
通過構建基于“全景質控”的電網物資抽檢智能管理場景,充分實現供應計劃、檢測計劃、現場實際到貨的“三元耦合”,有效、敏捷地解決物資質量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與AR現場采集和AR智能抽檢系統聯合使用,創新了物資取樣方式和管理手段,對提升物資質檢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對物資規范化管理指數進行綜合分析,在深化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應用過程中,探索物資抽檢新模式,引入AR抽檢監控技術。基于AR智能抽檢系統,根據抽檢策略,設計科學算法,實現供應計劃、檢測計劃及現場實際到貨情況的多重聯動關系,實現計劃變更信息推送及預警。通過該AR智能抽檢系統的應用,保障物資抽檢工作的真實性、時效性以及提供物資抽檢過程的可追溯性,實現物資抽檢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