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供電公司員工尹兵助學近十載資助11名山區學子完成學業"/>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 郭盼盼 張海軍
“尹兵哥,我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了!”前不久,江蘇宿遷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調度運行班副班長尹兵收到了1條微信信息,這條微信中還配有1張大紅色EMS快件的圖片,信封上清晰地印著“浙江海洋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字樣。這條信息,來自“小伙伴助學基金會”曾經資助的宿遷貧困學子小蔣。
9年前,因為偶然看到的一則電視新聞報道,尹兵突發奇想與大學室友創辦了“小伙伴助學基金會”。9年來,這個非官方的公益組織已資助宿遷、重慶山區貧困孩子11名,用愛心善舉照亮了他們的求學路。
尹兵出生在重慶市榮昌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所在村莊位于一片丘陵山地,其父母靠種地養活了3個孩子,尹兵排行老三,有1個哥哥和1個姐姐。在他上中學時,由于學校在鎮上,離家有7千米,且山路崎嶇,尹兵每天步行上學,單程就要花近70分鐘。為此,他不得不早晨出門時帶上大米,中午在學校蒸熟后就著咸菜果腹。
遇到陰天下雨,泥濘的山路危機重重,尹兵便到親戚開在學校附近的棺材鋪借宿。秋冬時節,當他跑到學校時常常已滿頭大汗,熱氣散去后,濡濕的內衣貼在身上透心涼。“當時并不覺得苦,能有學上就很滿足啦。”尹兵回憶道。
經過刻苦努力,尹兵于2001年考上南京工程學院,并與4位室友結下了深厚友誼。2014年,已在宿遷工作定居的尹兵在一次電視新聞報道中,看到山區孩子還要背著米和柴步行幾千米求學,內心被深深觸動,想起了自己的讀書生涯。
“沒想到現在還有孩子和我小時候一樣苦,怎么能幫到他們呢?”他把這則新聞分享到大學室友群,大家都對這些孩子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尹兵和4位大學室友合計,決定每人拿出2 000元用作啟動資金,以后根據需要每年自愿捐款。

資金有了,資助對象如何選擇?4位大學室友均來自江浙地區,當地家庭的經濟狀況相對富裕,于是大家提議先從尹兵的家鄉找。
然而,離家已經10多年的尹兵對家鄉貧困學子的情況也不甚了解,他便設法聯系了中學同學和老師,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確定了2名符合資助要求的孩子們。
資助活動即將步入正軌,有室友提議起個名字,大家一陣商議后決定,既然是由一群小伙伴發起、用來幫助更多小伙伴的“基金”,就叫“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尹兵作為負責人,負責尋找和考察被資助對象、日常資金往來以及年底支出情況統計;資助標準為去除暑假2個月,小學生每月300元,高中生、大學生每月500元。
2022年5月,尹兵的手機上接到1條短信,是“小伙伴助學基金會”資助的重慶大二學生小何發來的。“尹叔叔,下個月你不用給我打款了,我休學了。”小何的話讓尹兵大吃一驚,趕忙打去電話詢問緣由。
小何是重慶榮昌人,家里有兄妹3人。2022年3月,他的父親因肺癌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病,平日靠小何的哥哥打零工支撐弟妹的學費。由于父親去世前曾患有肺結核,導致妹妹被傳染,休學在家。2022年5月,小何也被查出患有肺結核,不得不休學治療。“我想一邊治療一邊打工賺錢,不想上學了,‘小伙伴助學基金會’資助的助學款我不能再拿了。”小何在電話中對尹兵說。
了解事情原委后,尹兵告訴了“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其他成員,大家紛紛對小何的遭遇表示同情。尹兵還特意咨詢了高中同學、在浙江某醫院任職的陳薇,對方要去了小何的手機號碼,專程發信息安慰小何,讓他不用擔心錢,好好治療,很快就能康復。此外,陳薇5歲的兒子聽說了小何的事情后,委托母親將自己的壓歲錢拿出來,捐給哥哥治病。
尹兵被大家的善心善舉感動,提議為小何建立專項捐款。在“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和尹兵所在的宿遷供電公司“易公益”工作隊的發動下,很快籌集到5 000多元善款。
大家的幫助就像一束光,溫暖了小何,也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2022年11月,經過近半年的治療,小何重返校園。
9年來,“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已先后資助11名學子,其中10名來自尹兵的家鄉重慶,2023年剛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小蔣,則是唯一被資助的宿遷人。
2022年3月,正上大三的小蔣家中突遭變故:父母雙雙下崗,哥哥因病去世,且為其治病花光了家中積蓄,又欠了很多外債,讓本打算考研的他準備放棄。
小蔣的鄰居是尹兵的朋友,了解到小蔣的情況后,尹兵和“小伙伴助學基金會”成員商議,決定伸出援手。
“小蔣的情況不是最貧困的,但卻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我們希望通過資助的方式,鼓勵他堅持下去,贏取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尹兵說。
“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尹兵哥的幫助就像是雪中送炭。”小蔣說。2023年4月,小蔣家的情況有所好轉后,便婉拒了“小伙伴助學基金會”的資助,希望將這份“滋養”給予更需要的“小伙伴”。
如今已經大學畢業3年的重慶學子小呂是“小伙伴基金會”資助的第一個孩子,在成都一家互聯網企業任職一段時間后又去了蘇州發展,有著不錯的收入。
小呂出生在農村,從小家境貧寒,父母沒有文化,只能在家務農。2013年,呂林順正上初三,59歲的父親積勞成疾臥床不起,母親因身體不好無法工作。本已做好輟學打算的他突然收到來自“小伙伴助學基金會”的助學金,順利走進了向往的高中。
“第一次見到尹哥哥時,您帶著慈愛的微笑把助學金遞到我的手上,我的雙眼泛起淚花,在模糊的視線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2018年12月29日,讀大二的小呂給“小伙伴助學基金會”的哥哥姐姐們寫去一封感謝信。他在信中說:“以后我要當朵‘蒲公英’,要把無私偉大的愛心帶到我所到之處,傳遞給那些需要之人。在大學里,我固然學到了很多,但尹哥哥您教給我的為人處世更有深度,我要用一生去學習、踐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可以堅持這么久,離不開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尹兵還記著當初把這個決定告訴妻子時,妻子的一句話讓他非常感動。“就當幫助小時候的你了。”妻子說。
每年年底,尹兵會在“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微信群公布這一年的收支明細,而每一年也總會出現參與捐款的新成員,他們是尹兵的高中同學、班組同事。在尹兵的帶動下,“小伙伴助學基金會”成員已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了如今的30余人,捐資總額超過16萬元。
“我們只是盡自己所能幫助貧困學生,只要有孩子需要,‘小伙伴助學基金會’就一直會在!”尹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