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剛,羅倫武,劉明,陳磊
(1.國能大渡河瀑布溝發電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625300;2.國能大渡河大崗山發電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625409;3.四川律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2019—2022 年。試驗地位于大渡河中游黑馬魚類增殖站。
1.3.1 常規
常規馴養方法,即野生親魚進場后,先消毒后進行饑餓處理(一段時間不投喂餌料),再放入循環池或者流水池,進行餌料投喂馴養。
1.3.2 改進
將拌好的餌料投入馴養缸,餌料會在水流作用下,在排水管周圍做懸浮運動,野生青石爬會主動地匯聚在排水管外壁周圍,在魚體周圍就形成了一圈餌料場,便于野生青石爬親魚主動進食,提高馴食率。當野生青石爬馴食3~4 h 后,調節供水控制開關,降低進水量,此時青石爬會分散分布于馴養池壁,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魚因聚集而感染疾病。1 d 排污1 次,根據野生青石爬白天躲藏、晚上出來覓食的生活習性,于投喂前排污。
在暫養第1—7 天,不投喂餌料,采用饑餓的方式刺激其主動進食;第8 天開始,投喂消毒后的活體搖蚊幼蟲,每天08:00 和19:00 各投喂1 次,投喂3 h 后吸出殘余餌料,并統計攝食率和親魚死亡率。
馴養期間,第1 個月投喂活體搖蚊幼蟲,每天早晚各投喂1 次;第2 個月投喂冰凍搖蚊幼蟲和微粒子S5 沉性飼料,按比例逐漸增加沉性飼料的比例;第3 個月開始,全部投喂微粒子S5 沉性飼料進行馴養。
防治水霉病:在發病初期,水溫16~19 ℃,使用4%~6%食鹽水浸泡魚體15~20 min,連續浸泡5 d。再用0.1~0.2 g/kg 五倍子末拌餌,3 次/d,連用5~7 d。
防治小瓜蟲病:發現有少量患病親魚時,關閉進水,用原蟲膏和食鹽水藥浴,每天換水,連續15 d。藥浴期間,用缸外過濾器在池內循環,用加熱棒調節溫度,保持水溫20 ℃。(采用20 ℃,是因為青石爬是冷水性魚類,溫度長時間超過20 ℃很容易死亡,該地區夏季培育水溫為15 ℃左右)
表1 2019—2022 年青石爬采集情況

表1 2019—2022 年青石爬采集情況
進站時間/年尾數/尾體長/cm平均體質量/g 2019357.5~23.518.18 2020386.8~20.618.25 2021466.2~23.220.15 2022426.5~22.519.28

圖1 2019—2022 年青石爬暫養結果

圖2 2019—2022 年青石爬馴養結果
2020 年后均采用室內進行暫養和馴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室內小型的玻璃鋼魚池進行改裝,可以分批量地進行青石爬的暫養和馴養,并將這2 個步驟分段進行,避免不同批次采集的親魚相互影響。小型的設備使水體更換頻率加快,殘余餌料和糞便可以及時清除。在螺旋形水流中,親魚較為分散、相互間不容易感染魚病,從而提高了存活率。但在長時間馴養下,雖然提高了青石爬的存活率,但總體存活率不高且攝食率較差,從而導致馴養后個體整體偏瘦,對于下一步人工繁殖結果影響較大。在后期的青石爬馴養中,可以增加擬態馴養模式,并對馴養用餌料進行開發研究,進一步提高青石爬的存活率和攝食率,為其人工繁殖提供技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