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彥俐 秦 陽 劉懷磊
(淮安市洪澤區中醫院脾胃病科,江蘇 淮安,22319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全球患病率約為8%~33%[1]。非糜爛性反流?。╪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又稱為內鏡陰性的GERD,是GERD常見亞型,發病率約占GERD患者的70%。NERD患者臨床上多表現為燒心、反流、胸痛等癥狀,從而引起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情緒,甚至生活質量下降等[2]。NERD臨床表現多樣,發病機制復雜,導致其治療極為棘手。研究顯示[3],中西醫結合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本研究旨在探究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PPI對NERD患者的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選擇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淮安市洪澤區中醫院脾胃病科就診且符合納入標準的NERD患者,共92例,采用SAS9.2軟件進行區組隨機分組,其治療組患者48例,對照組患者44例。治療組男36例,女12例;年齡32~72歲,平均年齡(52.10±6.46)歲。對照組男32例,女12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51.45±5.74)歲。治療組和對照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經淮安市洪澤區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所有患者均對研究內容和方式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2]制定:①有反酸、燒心癥狀;②內鏡下未發現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現。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年)》[4]制定。主證:①燒心;②反酸。次證:①胸骨后灼痛;②胃脘灼痛;③脘腹脹滿;④噯氣或反食;⑤易怒;⑥易饑。具備主證兩項加次證兩項,或主證第1項加次證3項,可診為肝胃郁熱型NERD。
納入標準:①符合NERD的診斷標準;②符合肝胃郁熱證的診斷標準。③年齡18~75歲,男女均可。
排除標準:①有胃或食管器質性疾病者;②伴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依從性差的患者;⑤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治療組給予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蘭索拉唑腸溶片(生產企業:四川海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86,規格:15 mg/片),30 mg/次,1次/d,空腹服用,療程為8周;烏貝散合小陷胸湯組成:烏賊骨15 g、浙貝母10 g、白及6 g、黃連6 g、陳皮6 g、全瓜蔞30 g、姜半夏8 g、枳實10 g、炙甘草3 g,反酸明顯者加用煅瓦楞子15 g、珍珠母10 g、吳茱萸3 g,上腹痛者加白芍15 g、延胡索10 g,咽喉異物者加桔梗10 g、紫蘇梗10 g,1劑/d,水煎200 mL,早晚口服,療程8周。
對照組給予蘭索拉唑腸溶片(生產企業:四川海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86,規格:15 mg/片),30 mg/次,1次/d,空腹服用,療程為8周。
① 中醫證候指標[5]。

注:治療前和治療后各記錄1次,中醫證候總積分為各單項癥狀積分之和。
② 臨床療效判斷[5]。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
③心理狀況的評估。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和抑郁自評量表(ser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每個量表共20個項目,總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數部分即為標準總分,分值與患者心理狀態呈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的評估。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7],量表共8個因子,可分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類,其中生理健康包括以下4個因子: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和總體健康;心理健康包括以下4個因子: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實際得分-該方面可能最低得分)/(該方面可能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得分與健康狀況呈正相關。
⑤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監測兩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包括腹痛、腹瀉、惡心或嘔吐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93.75%,對照組總有效率81.82%,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前,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中醫證候單項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單項積分均下降,且治療組燒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及胃脘灼痛這四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單項積分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單項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ZP治療前治療后ZP燒心4.13±1.391.17±0.99*-3.6730.0014.2±1.422.25±1.03*-3.3250.001反酸3.85±1.461.35±1.14*-3.8540.0023.9±1.282.10±1.31*-3.7980.002胸骨灼痛1.88±0.76 0.55±0.64*△-4.6840.0001.83±0.78 0.8±0.65*-4.5870.000胃脘灼痛1.83±0.870.58±0.55*-4.6700.0001.73±0.750.89±0.64*-4.6420.000脘腹脹滿1.75±0.88 0.6±0.59*△-4.0270.0001.79±0.930.88±0.56*-3.9500.000噯氣/反食1.86±0.471.23±0.93*-2.0630.0061.79±0.841.28±0.67*-2.7580.014易怒1.78±0.671.03±0.59*-2.4580.0141.81±0.911.08±0.56*-2.1470.015易饑1.79±0.560.99±0.43*-3.2230.001 1.7±0.910.98±0.56*-3.9450.000單項積分治療組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總積分均下降,且治療組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tP治療前治療后tP總積分20.54±3.29.98±2.99*-4.7070.00021.57±3.0814.09±2.67*11.5860.000治療組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下降,且治療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AS、SDA積分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AS、SDA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tP治療前治療后tP SAS50.27±5.8633.77±3.6*△14.990.00151.12±5.7540.33±4.3*14.6470.001 SDS51.35±5.96 34.25±3.75*△14.0960.00151.12±4.8541.56±3.78*14.7580.001積分治療組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總體評分及各因子單項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總體評分及各因子單項積分均下降,且治療組患者在總體健康、社會功能、活力、軀體疼痛、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這幾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積分比較()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ZP治療前治療后ZP生理健康65.23±10.2474.25±12.43*-2.3440.019 63.16±9.47 72.46±13.62-2.2830.022生理職能64.58±9.57 71.65±9.36*-2.2840.022 64.56±9.8969.27±9.47*-2.5610.023軀體疼痛56.83±7.6373.86±8.35*△-2.7110.007 54.74±9.3866.63±9.28*-2.4550.014總體健康64.23±9.34 84.25±11.23*△-3.4610.001 65.23±10.24 72.46±13.62*-2.2830.022活力 51.34±10.2768.46±9.64*△-2.4650.01452.12±10.562.73±9.65*-2.5630.012社會功能57.14±9.92 71.69±12.27*△-2.0910.037 56.33±11.41 63.26±10.84*-2.6750.011情感職能59.39±9.4573.34±9.49*△-2.4660.01461.54±8.98 70.12±11.66*-2.3240.021精神健康53.32±9.20 68.66±10.21*△-2.4630.014 52.62±10.3758.43±9.50*-2.0110.045總分133.67±12.18155.85±13.45*△-2.0340.042139.68±15.35144.37±10.06*-1.9870.047因子治療組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和腹瀉,癥狀均較輕微,未停藥自行緩解。治療組共有1例惡心,2例腹瀉,對照組共有1例腹瀉、1例惡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NER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不良生活習慣是其重要的發病因素,如吸煙、肥胖、便秘、高脂飲食等。隨著近年來對NERD的認識增加,大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病與內臟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炎性因子等相關,研究顯示,其中,NERD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表現明顯高于其他類型的GERD患者,而焦慮和抑郁等異常精神心理因素可加重NERD患者反流的發生,因此,對于NERD患者來說,調整其精神狀態尤為重要[8]。NERD的治療目標是控制患者燒心、胸痛等癥狀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其中西藥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以抑酸治療為主,如鉀競爭酸阻滯劑(P-CAB)或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b inhihitors,PPIs),也可聯用黏膜保護劑或促動力藥等,但癥狀緩解率低、停藥后易反復等問題仍是目前現代醫學治療難點,且長期使用PPIs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艱難梭菌結腸炎等不良反應發生[9]。系統評價顯示,中醫藥治療NERD具有改善患者癥狀、減少復發、提升生活質量等優勢[3],逐漸顯示出其獨特優勢及良好應用前景[10-11]。故通過中醫辨證認識疾病本質,同時結合西醫辨病指導遣方用藥,可為NERD患者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中醫學中將NERD歸屬于“食管癉”“反酸”等范疇,病機以“逆”“熱”“郁”為主要特點,病位在食管、胃,且與肝、脾關系密切[4],肝胃郁熱證是其常見證型之一,治以疏肝泄熱、降逆和胃,佐以制酸止痛,正合烏貝散合小陷胸湯之證機。烏貝散由烏賊骨、浙貝母、陳皮組成,是《中國藥典》中治療肝胃不和所致胃痛泛酸的重要方劑,其中烏賊骨味咸而澀,具有制酸止痛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可有效中和胃酸,并可增強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12];浙貝母苦寒,清熱解毒、開郁散結之功效;而陳皮苦辛,理氣消脹,《名醫別錄》謂其“下氣”,亦符NERD“逆”之病機特點。小陷胸湯是《傷寒論》中經典名方,由黃連、半夏、全瓜蔞組成,用于治療痰熱結胸證,其中黃連清熱瀉火,除心下之痞滿,半夏燥濕散結,寒溫并用,溫熱之結自平;全瓜蔞助黃連之苦,且資半夏之燥,除煩滌痰、開結寬胸;研究顯示,小陷胸湯對于肝郁化熱犯胃、胃失和降致胃氣上逆、反酸胸痛具有明顯治療作用[13];白及性寒清熱而善生肌,具有明顯的黏膜修復作用[14];方中甘草則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肝泄熱、降逆和胃、制酸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NERD患者在接受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蘭索拉唑腸溶片治療8周后,有效率達93.75%,尤其在改善患者燒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及胃脘灼痛癥狀方面效果顯著,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總積分均明顯下降,且治療組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蘭索拉唑腸溶片對癥狀學的改善療效顯著。從對患者SAS、SDS評分改善來看,治療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中藥治療對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作用更優。從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來看,治療后兩組患者總體評分及各因子單項積分均明顯下降,且治療組在總體健康、社會功能、活力、軀體疼痛、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這幾項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蘭索拉唑腸溶片對生活質量的改善療效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烏貝散合小陷胸湯聯合PPI不僅能有效改善肝胃郁熱型非糜爛性反流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且能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提升生活質量,且此方案安全有效,可在非糜爛性反流病治療中推廣應用。同時,本研究結果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非糜爛性反流病具有良好前景。但由于研究條件及時長限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且進行遠期療效追蹤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