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彥薇
(石家莊鐵道大學管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022 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對“十四五”期間冷鏈物流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加快了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利用技術創新、產品轉型、開發等各種方法,盡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低碳理念可以很好地指導并推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河北省地處中原地區,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不僅起步晚,而且發展緩慢,目前河北省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
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投資成本高、規模大,設備專業度高。生鮮農產品的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等過程都需要專業的冷凍設施設備,且冷鏈物流體系在設計和建設方面十分復雜,這就導致了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成本高,投資回報期長,運營不善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
二是必須依賴一定的網絡信息技術。基于冷鏈物流的要求和生鮮農產品的時效性,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農產品運輸過程的全程監控與追蹤,與消費者共享關鍵物流信息,實現冷鏈產品可追溯。
三是能耗管理難。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對低溫環境進行嚴格把控,而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因此,在構建冷鏈物流時,需要采用先進的物流設備及技術來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四是投資風險較大。與常溫物流系統相比,冷鏈物流系統更易受到市場供需關系、價格、氣候、交通和能源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制約,導致投資風險高、收益不穩定。
五是對運輸的時效性有嚴格的要求。生鮮農產品有易腐、易爛、難儲存的特點,冷鏈運輸的時效性對其新鮮度有很大的影響,整個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協調運作、緊密連接。用最佳的儲藏條件和最快的速度完成生鮮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配送,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對新鮮優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所以,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改善運輸環境,優化配送流程,減少運輸時間,以確保農產品質量[1]。
河北省地處我國華北地區,東面緊傍渤海,內環京津,西倚太行山,北面緊靠燕山。河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農業資源,是全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示范省份。河北省具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優質農產品資源,不僅可以滿足本省的需要,而且可以向全國供應。截至2020 年,河北省耕地面積達到808.94 萬hm2,糧食播種面積達到638.88 萬hm2,糧食總產量為3 795.9 萬t。此外,河北省畜牧業和漁業發展也十分迅猛。由此可見,河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對農業產業發展的要求很高,對冷鏈物流的需求量非常大。
截至2020 年,河北省人口總數為7 455.2 萬人,其中,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數量為25 415 人。近年來,河北省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如圖1 所示,自2015 年以來,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發展勢頭向好,產值總體呈遞增趨勢。如圖2、圖3 所示,2015—2020 年,河北省糧食產量與水產品產量增長呈現波動態勢。

圖1 河北省不同年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圖2 2015—2020 年河北省糧食產量

圖3 2015—2020 年河北省水產品產量
隨著低碳經濟政策的實施,河北省出口貿易額略有波動,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如表1 所示,2018、2019、2020 年河北省出口金額分別為2 242.17 億、2 370.54 億和2 520.76 億元,其中2020 年生鮮農產品出口金額為114.12 億元,占總出口貿易金額的4.5%。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生鮮農產品從傳統消費轉向現代化消費,有專家預測,未來10 年我國的生鮮需求將達到4.5 億t,而全世界居民對于生鮮的需求也將達到高峰,這意味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生鮮農產品出口量將持續增加,未來河北省乃至全國的冷鏈物流需求將不斷增加,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前景廣闊。

表1 2018—2020 年河北省出口總金額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河北省已經形成了陸海空運輸綜合網絡。河北省有25 條主干鐵路,鐵路貨運周轉量在內地省份中居第1 位,公路貨運周轉量居內地第2 位;公路通車里程204 737 km,在中國內陸地區排名第3 位。河北省的海上交通也十分便捷,有黃驊港、天津港、唐山港、京唐港和秦皇島港等多個大型海上港口。秦皇島港為中國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達2 億t。截至2020 年底,內河通航里程1 183 km,地方鐵路里程2 332.7 km。鐵路貨運總量30 806 萬t、公路貨運總量211 942 萬t、水路貨運總量4 575 萬t、民航貨運總量5.63 萬t、港口吞吐量120 446 萬t。全面發展公路、水路、鐵路為各種交通方式的協調聯動奠定了基礎。隨著河北省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物流運輸事業也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雖然河北省交通運輸網絡發展完備,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目前河北省冷鏈物流的建設仍不完善,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冷鏈物流的發展。
截至2020 年,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了6 742.49 億元,雖然農產品產值再創新高,但供求不平衡的問題仍舊存在。在冷鏈物流市場中,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占比超過1/2。但河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專業化程度較低,銷售難、運輸難、貯藏難、費用高、損失大等問題已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制約因素。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18 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名單”中,河北省僅有2 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河北寶信物流有限公司和石家莊冰峰冷藏有限公司,2 家企業的排名分別是第54 位和第79 位。上榜的2 家公司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設施和設備在全國范圍內都處于比較落后的位置。由此可見,河北省冷鏈物流企業的實力依然薄弱,無法滿足生鮮農產品的市場流通需求,缺乏一批綜合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帶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河北省在生鮮農產品冷鏈供給方面面臨著諸多挑戰。
冷鏈物流硬件、運輸設備等基礎設施落后、發展與分配不平衡,這些都是影響生鮮農產品冷鏈運輸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2],導致其無法為易腐類食品提供持續的低溫保護,這就造成了2 方面的直接結果:一方面,由于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生鮮食品的高損耗,導致生鮮食品的物流成本在60%~70%,而國家規定的最低物流成本不得超過50%;另一方面,食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為河北省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相對滯后,缺少規范、配套齊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所以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將運輸、倉儲、裝卸、配送等業務委托給河北省第三方物流企業。
在整個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制冷劑是維持冷庫制冷系統穩定高效運行的根本。制冷劑的不同會直接影響碳排放量的高低,從而導致溫室效應的產生。由于缺乏綠色、低碳的技術,導致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碳排放量增加。低碳技術的研發投資費用高,很多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未將該技術應用于實際運輸過程中,且大多數生鮮農產品冷藏運輸公司也沒有在冷藏和運輸過程中使用節能減排技術,這就造成了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另外,由于制冷劑安裝過程的安全性和復雜性,導致了安裝成本較高,使冷庫的初始投資成本較高。
由于農產品易腐易爛,所以它們的運輸方式和操作更加復雜。再加上運輸過程程序煩瑣,會造成農產品運輸效率下降。河北省冷鏈物流人才短缺是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主要瓶頸。
由表2 可知,河北省各縣市的物流業從業人員數量不在少數,但缺乏專門的物流管理人才。生鮮農產品的貯藏要求有專門的冷藏設備,這類設備一般專業化程度較高,大多數工作人員對這些設備并不熟悉,需要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操作,所以生鮮冷鏈物流運輸體系對物流技術人員的專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河北省急需引進一批具有多學科知識的專業化物流人才,以實現冷鏈物流低碳發展。

表2 河北省13 個縣市2020 年交通運輸倉儲行業就業人數
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2 個。一方面,大多數初級物流人員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備專業的物流管理知識,專業化技能水平低,在實際操作中缺乏專業知識支撐。另一方面,目前河北省內只有極少數的大學開設了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而大部分大學在其專業培養計劃中并沒有設置冷鏈知識課程,且學生缺少相關的實習經驗,難以滿足冷鏈物流企業對冷鏈物流人才的需求。
由于冷鏈運輸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只會注意到一些外在的東西,比如品牌、包裝等,很少有消費者會考慮到整個供應鏈流程有沒有斷接。即使是再好的產品,若運輸、儲藏、裝卸搬運某一環節出現了缺口,產品品質將會大打折扣。冷藏食品需要完整的低溫鏈條,為了確保食品的新鮮和安全,需要對農產品的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包括控制裝卸和運輸時的密閉環境以及存儲和運輸時的冷藏環境[3]。由此可以看出,冷鏈物流具有更高的專業要求,與之相對應的管理、資金投資也要比一般的常溫物流更多。因為其運輸費用高、運營風險大,許多消費者對冷鏈運輸的了解不足,冷鏈物流的概念還沒有在社會中得到廣泛推廣,使得大眾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冷鏈生鮮產品運輸的重要性。
發展和應用低碳綠色技術是實現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減排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加強在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對制冷設備進行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并大力推廣低碳技術[4]。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基礎上,保持農產品新鮮。
同時,需要提升供應鏈的運輸效率,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在倉儲、運輸和配送領域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采用先進冷庫存儲技術,降低食品在貯藏期間的損耗。提高冷藏車及其他專業冷鏈運輸設備利用率,提高其運輸效率[5]。
運營商可以將冷鏈運輸業務委托給第三方冷鏈公司,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冷鏈運輸成本高的問題,并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6]。為推動我國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健康發展,應從政策層面對其進行支持,以解決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同時,鼓勵第三方冷鏈物流公司采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發展新型的供應鏈協同配送業務。
為適應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需要,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快河北省各大高等院校開設冷鏈物流專業的速度,開設冷鏈物流相關課程。在此基礎上,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促進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冷鏈技術人才。
二是鼓勵企業為大學生建立冷鏈物流實訓基地,讓大學生在實習期間通過企業導師的指導學習冷鏈物流相關專業技能,從而為河北省的冷鏈物流產業培養出一批能夠滿足用人單位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三是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對企業現有物流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促進他們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技能,推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7]。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對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和農產品互聯網模式在農產品物流中的廣泛運用,對發展冷鏈物流產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結合河北省發展冷鏈物流領域的現狀,河北省應加速研發并大力普及低碳技術,同時推進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加強校企間合作,加快專業冷鏈人才建設進度,推動河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與農產品冷鏈物流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