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鞍山供電公司 劉思源 耿 野 魏 博
近年來,我國的電力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發電能力到目前為止成倍增加,安全生產對電力企業十分重要,如果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出現問題,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力生產安全已經處于比較先進的階段,但電力企業生產過程中也曾遇到過極端天氣,將目光放大至整個電力行業能夠發現,由于其所在作業的工作環境較為復雜,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仍然較為嚴峻,經常出現較為頻繁地進行高風險作業。
本文從安全生產理論和風險管理理論出發,以具體的理論為支撐結合C 電力公司的安全生產現狀,對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生產風險進行識別,再結合理論對C 電力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針對C 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安全生產管理是指對于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的控制和管理,針對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利用資源、方法等進行整合管理達到生產安全的目的。本質上,安全生產管理主要就是控制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人和物,盡可能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使其在一個安全狀態下進行相關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了解事故發生的前因后果,這樣可以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科學的管理,避免盲目使用控制方法。
風險管理是指通過科學的手段,識別、分析系統中存在的風險,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使風險降至最低的一種動態管理過程。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起點,是風險管理全部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只有正確識別出生產過程潛在的風險,才能選擇合理有效的風險控制方案。風險識別是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以多種角度進行系統、全面識別生產過程潛在的各類風險因素,包括感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個主要步驟。
C 電力公司電力企業運轉過程中就擁有自己的安全生產部門,環部主要負責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工作。生產安全運行未發生任何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該電力公司采用德爾菲法和流程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風險識別,C 公司風險識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C 公司風險識別流程
C 電力公司采用上述流程圖分析電力生產各個環節和階段,存在以下風險因素。
人為風險因素:電力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不按規定手冊操作、溝通不到位、工作態度不嚴謹、不記錄生產日志等一些問題。
設備風險因素:發電設備磨損、零件損耗等問題,導致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無法保證電力生產正常進行。
技術風險因素:工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循手冊要求操作電力生產,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導致電力生產出現故障。
環境風險因素:外界氣溫、氣候等環境因素會影響電力的生產經常過程,惡劣天氣的影響尤其嚴重。
管理風險因素: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架構不夠完善,導致難以有效的落實和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公司有的臨時工不具備專業的電力生產技能,安全意識薄弱,影響電力生產作業的正常進行。
技術方面,C 電力公司在安全生產的過程中存在兩方面的技術危險,分別為電力生產設備、工藝技術,涉及功能計、工藝流程、設備系統 、應急方案等。電力生產過程功能設計方面的風險因素直接影響電力安全電力生產的全過程;設計合理、方便的人機交互界面可以避免工作人員在生產中出現風險;與此同時,電力生產過程中生產設備損耗嚴重、老化或者失效等問題會影響電力生產系統的正常運行,對電力生產設備要進行周期性檢測,以防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環境方面,在電力生產過程中環境因素對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電力設備的穩定有很大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市場環境、作業環境等方面。C 公司因地理位置處于我國北部,會因極寒、風暴等天氣原因發生風險;此外,電力生產的作業現場產生的聲音、照明、溫度等因素不斷發生變化,現場的可視程度不一,也可能導致電力生產作業工作人員可能會因為視覺原因操作失誤,引發安全生產風險,產生不安全事件;電力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電力生產方式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有間接的影響。
管理方面,安全生產管理只有做到位才會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C 公司在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意識、安全教育培訓、監督機制等方面都需要加強,如果主要責任人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重視不夠,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意識淡薄、沒有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對人員進行分配、沒有健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便會形成不良后果。
其他方面,能源、資金、合同等因素構成C 公司安全生產的其他風險。例如,可能會出現公司雇傭不具備專業技能的臨時工、選用維護隊伍經驗不足、使用不合格防護用具、過度控制運營成本等問題引發風險。
采用“預防為主,以人為先”的構建思路,構建安全生產風險體系管理將可能出現的風險扼殺在萌芽中,使企業可持續發展。C 電力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思路上應建立5個子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C 電力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模型設計
組織計劃負責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目標管理、文件及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兩措管理。安全文化建設負責安全通報簡報、安全培訓、安全周設置、安全生產記錄。安全評價監督負責制定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安全評價報告編制、安全監督、安全考核與獎懲。安全識別及預防包括隱患排查管理、兩票管理、安全生產檢查機制建設、旁站監督、外來人管理。安全應急對策負責絕緣工具和個人防護用 品定期檢查更換、應急預案、防火防爆管理、 應急演習。
4.2.1 安全計劃與組織
C 電力公司首要任務是確保生產安全,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安全生產文件,并確保嚴格按照文件執行。將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到實處,做到安全生產責任的分解和認領,確保權責平衡,不能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形式主義,要切實做到權責分明、權責明確,逐級展開。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切實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制,逐級開展工作,實施對標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重視反饋,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積極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消除,并對出現問題的原因和苗頭進行安全生產總結,及時解決問題。創新安全生產意識的培訓。對安全生產培訓進行創新,改變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加入能夠產生實際感受的元素,吸引企業內全體員工的關注,使安全生產意識更加入腦入心。豐富并完善C 電力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在安全管理中做到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尤其加大領導層對于安全生產的關注程度。
4.2.2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整合資源優勢,與專業企業管理公司合作,與專業的企業管理公司交流公司的企業文化和愿景,尋求高質量的企業安全文化輸出方式,系統地組織C 公司安全理念和文化,從而使C 公司的安全生產文化與其企業文化相一致。
在建立安全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培訓的重要性。以往C 電力公司進行的安全培訓大多集中在行業內各種事故的原因和后果上,沒有對企業的安全文化理念進行系統的培訓。也可以豐富培訓的形式,如組織線上或線下安全文化知識競賽等方式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培訓。
在日常管理中強調企業安全生產文化的培養。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宣傳要形成整體布局,不僅要梳理文化內涵、開展文化培訓,還需要形成宣傳、教育、張貼、影響力的系統循環格局,使員工在整體工作中不斷沉浸在企業安全生產文化中,使安全生產文化一直存在于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此外,企業的安全生產文化和相關概念要成為員工工作理念的一部分,使安全文化時刻處于戒備狀態。
4.2.3 增強安全識別及預防
建立安全防范和風險識別體系。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安全生產風險識別,識別和防范潛在風險因素,及時反饋和改進,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建立基本的預防體系。風險識別和預防的必要步驟是詳細分析和總結已經發生的安全風險事件,找到誘發因素,預防危害,防止可能的后果,即總結已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經驗,識別安全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預防體系。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一旦危險中出現安全生產問題,對社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危害存在于設備、人員操作、環境、工藝等方面。不同的危害劃分為不同的級別,由危害引起的情況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每一種危害的管理和控制,定期對電力公司的相關設備、人員和流程進行安全檢查,并安裝監控系統,確保24h 全面檢查。建立公司風險分級和預警系統。電力公司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國家相關規定,細化風險分類,針對不同的風險等級制定并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針對不同的風險問題制定相應的預警系統,提高電力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4.2.4 建立安全監管體系。
通過在公司內部執行法規,完善安全監管體系,細化電力安全生產目標,有效落實部門和個人責任,明確安全監管工作的任務和目標,明確不安全和不規范操作的標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有效實施應明確第一責任人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需要履行的責任。從公司負責人到部門負責人,再到廠長、班長、操作人員,安全生產責任要層層落實,使每一位員工都有安全監督意識和監督責任。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電力公司可以通過實施安全生產計劃、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落實監督管理制度等方式,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安全生產行為標準。通過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制定符合現場實際的安全行為準則、設備操作規程、生產現場工作規程、人員技術規程,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降低安全生產風險發生的概率。開展安全生產監督培訓活動,每一位員工都能成為安全生產的監督者。通過采取合理的獎懲制度,促進形成良好的安全監管氛圍。
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越來越受到重視。只有將安全生產管理與電力生產相結合,才能更有效地保障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本文以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從電力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當前的安全生產問題進行風險識別。主要從人員技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C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