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 崔衛華 陳偉佳
1.1.1 設計原理與選型
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設計過程中,設計原理與選型是關鍵環節,其合理性直接影響到二次回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若設計原理與選型存在風險,可能導致保護功能失效,甚至引發嚴重的電力系統事故。比如設計原理不合理帶來的風險,設計原理是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基礎,若設計原理存在缺陷或不符合實際需求,將導致保護系統無法正常工作。設計人員需要充分了解電力系統的運行特性及保護要求,選擇合適的設計原理。此外還有繼電器選型不當,選擇不適合的繼電器可能導致保護功能不完善、響應速度慢或誤動作等問題[1]。設計人員應根據系統的運行條件、保護需求和場景,合理選擇繼電器類型。元器件選型錯誤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元器件選型錯誤會影響到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例如,選擇不適合的互感器可能導致測量誤差較大,影響保護判斷的準確性。忽視系統的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在設計過程中,若忽視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將導致后期升級、擴展和維護困難,增加運行成本[2]。
1.1.2 線路及元器件布局
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設計中,線路及元器件布局的合理性對保護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布局風險包括元器件布局不合理、信號線與電源線干擾、線路長度與寬度不合適、設計層次化不足、通道冗余設計缺失和散熱設計不足等。為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設計人員需關注元器件布局、信號線與電源線分開、線路尺寸優化、層次化設計、關鍵信號線通道冗余及散熱設計等方面。通過優化布局設計,可以降低故障概率、減少線路損耗、簡化維護過程并提高系統可靠性,從而實現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高效運行。二次回路如圖1所示。

圖1 二次回路
1.2.1 施工質量問題
施工質量問題是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施工風險的重要方面。若施工質量不達標,可能導致保護系統運行不穩定、故障率增加或維護困難。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包括:線路連接不牢固、絕緣處理不到位、布線混亂、元器件安裝不規范等。為確保施工質量,需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施工操作符合規范和要求,從而提高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2 設備與元器件安裝問題
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施工過程中,設備與元器件安裝問題也是一個關鍵的風險因素。不規范的安裝可能導致設備性能不穩定、易損件損壞、維護難度加大,甚至影響整個保護系統的正常運行。設備與元器件安裝問題主要包括:元器件固定不牢固、接觸不良、安裝位置不準確、電氣連接錯誤、絕緣處理不當等。
為解決這些問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幾點。一是確保元器件按照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安裝,避免位置偏差和安裝角度不正確;二是加強對連接部件的檢查,確保接觸良好,避免因連接不穩定導致的故障;然后,對電氣連接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接線正確,避免短路、漏電等現象發生;三是對絕緣部分進行細致處理,確保絕緣性能達到標準要求,降低因絕緣不良導致的安全隱患。通過此類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設備與元器件安裝問題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影響,提高保護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1.3.1 設備老化與性能退化
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運行過程中,設備老化與性能退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風險。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推移,元器件的性能可能逐漸降低,導致保護系統的響應速度減慢、誤動作概率增加或功能失效。設備老化與性能退化可能由溫度、濕度、機械磨損等多種因素引起,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產生嚴重影響。為應對這一風險,運維人員須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檢和維護,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對關鍵元器件進行定期更換,確保系統性能處于良好狀態。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延緩設備老化與性能退化的進程,保障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長期穩定運行。
1.3.2 系統參數變化對二次回路的影響
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系統參數變化可能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產生不利影響。這些變化主要包括負荷變化、線路參數變化和電氣設備特性變化等,可能導致保護設定值失準、保護特性不適應、保護協調性差和測量誤差增加。為降低這些風險,運維人員需密切關注系統參數變化,定期檢查和調整保護設定值、保護特性以及保護協調方案,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電力系統運行狀況。
運維人員還需定期檢查和維護測量設備,如互感器等,確保其性能處于良好狀態,從而提高保護動作的準確性。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應對系統參數變化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影響,保障繼電保護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防止不必要的故障和事故發生。
2.1.1 合理選擇繼電器及元器件
合理選擇繼電器及元器件是保證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設計質量的關鍵。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和系統性能要求,選擇合適的繼電器及元器件。常見繼電器及元器件的選型詳見表1。

表1 常見繼電器及元器件的選型
2.1.2 嚴格遵循設計規范與標準
在設計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時,嚴格遵循設計規范與標準是確保設計質量和安全性的關鍵。設計人員需要熟悉并掌握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如IEC、IEEE 等,以及企業內部的設計規范。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合理選擇保護方案、設備類型和參數。還需關注元器件布局、線路設計、散熱設計等方面,確保繼電保護二次回路在實際運行中能夠穩定可靠地工作。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遵循現有的規范與標準,還要關注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以提高設計水平和質量。
2.2.1 提高施工質量控制
提高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施工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直接關系到保護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運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是制定嚴格的施工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操作都符合要求。二是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相關人員具備足夠的技能和知識,從而熟練掌握施工工藝并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失誤。三是還需強化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保持現場整潔、安全,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條件。四是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確保使用的元器件、線纜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標準。五是在施工完成后,進行全面的驗收檢查,確保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
2.2.2 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督與管理
加強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施工過程中的監督與管理有助于保證施工質量。為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建立健全施工監督與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與權限,確保施工過程的規范性和高效性;設立專門的施工監督團隊,負責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防止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為了確保施工現場與設計、監理等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需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信息溝通,有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定期對施工過程進行評價,總結施工中的經驗和教訓,為后續的施工提供參考;引入第三方質量監督機構,進行施工質量的獨立評估,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督與管理,有助于提高繼電保護次回路的施工質量,從而確保保護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運行。
2.3.1 定期檢測與維護
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運行階段,為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做好設備維護與性能監測。定期進行設備檢查與維護,檢查設備的老化程度、性能退化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對設備性能進行持續監測,分析運行數據,發現異常現象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制定合理的維護周期,保證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對于關鍵設備及元器件,建立備件庫,確保在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更換,避免對系統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2.3.2 應對系統參數變化
在運行階段,繼電保護二次回路可能會受到系統參數變化的影響。為應對這一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建立完善的運行參數監測與報警機制,實時監測關鍵參數的變化,并在參數超過預定范圍時發出報警,引起運維人員的關注。針對參數變化,及時調整保護策略和設備參數,保證保護系統能夠適應變化的運行環境。定期對保護系統進行性能試驗,驗證保護策略和設備參數的有效性。在運維過程中,積累和分析系統參數變化的數據,為保護系統的優化和升級提供參考。
通過實施這些運行階段的對策,有助于提高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確保保護系統能夠長期、可靠地發揮作用。
繼電保護二次回路作為電力系統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風險及對策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本文從設計風險、施工風險和運行風險三個方面分析了繼電保護二次回路可能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設計階段應合理選擇繼電器及元器件,嚴格遵循設計規范與標準,以減少設計錯誤。施工階段應加強質量控制,提高施工質量,同時加強監督與管理,確保施工過程符合要求。運行階段應加強設備維護與性能監測,及時應對系統參數變化,確保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穩定運行。通過實施這些對策,可以降低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風險,提高電力系統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所面臨的風險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需要關注新技術、新材料及新方法在繼電保護二次回路中的應用,以進一步提高保護系統的性能。同時,需要加強跨學科的研究,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引入到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研究中,為電力系統保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