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 玉 鄒欣欣

分層注水是油田高含水開發階段解決層間和平面矛盾,充分開發中低滲透儲集層,減少無效水循環,實現剩余油挖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測調過程中,常規注入井需要反復起下測試工具,調配難度大、測調效率低。為此,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五廠技術人員積極開展相關技術攻關,電控注水技術應運而生。
電控注水技術可實現無線遠程數據雙向傳輸,通過終控上位機軟件遠程調測每一層的注入狀況,進一步提高注入效果。目前,該技術已在130 口井上應用,注水合格率較常規提高20%,測調效率提高7 倍以上,人員及設備投入得到進一步縮減。
電控注水技術的核心是井下智能配水器。為了給注水井安裝“智能大腦”,該廠的技術人員將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與油田注水開發技術相結合,與生產廠家合作,研發出井下智能配水器。以“流量+壓力”雙向編碼傳輸,替換了傳統的壓力編碼傳輸,進一步提高了注水量的測試調節精度。
經過多年研發,如今的電控注水技術已經具備多種自動化控制功能。自動程控技術,實現了注入水量智能調節、恒量注入,注水合格狀態長期連續保持;自動巡檢技術,實現了單井生產狀態無需人員干預的智能巡檢;自動測壓技術,實現了分層靜壓測試,為油田開發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持;自動報表技術,實現與生產系統無縫銜接;自動校準技術,通過在井口安裝高壓流量自控儀,實現無線遠程自動比對校準。
目前,電控注水技術還處于前期推廣階段,但其帶來的便捷與高效令人贊嘆。常規水井調整注水量需要上井作業,測試調配需要4 人花3 天時間才能完成,不僅耗時耗力,特殊井的測調成功率還比較低。應用電控注水技術后,在電腦上遠程配水調節,一名員工兩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測調效率大幅提高。
“我們廠的X10-1-B3221 井組單層產液量低、含水差異小、分層調整難度大,單純依靠常規水井端調整,很難達到理想采油效果。應用電控注水技術后,日提水55 立方米,中心油井日降液9 噸,單井日增油0.66噸,含水下降了9.9%,連通油井日增液35 噸,井組日增油2.1 噸。”該廠工藝研究所工藝室主任滕海濱舉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