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國家和社會越發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院校著手開展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希望幫助學生解決部分心理問題,促進其健康成長,因此校園心理服務空間應運而生。專業且舒適的場所環境有助于提高心理服務質效。我國心理咨詢服務的發展起步較晚,色彩心理學在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尚未得到國家和社會公眾的過多關注,將色彩心理學和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結合起來,旨在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方法:文章探究色彩心理學和藝術設計相關理論以及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在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的環境設計中,根據不同校園心理服務類別的差異探討不同的色彩搭配。結果:不同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的色彩搭配對解決學生心理問題起著不同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結論:將色彩心理學應用于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中,能夠充分發揮色彩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治愈作用,能夠體現當下人本主義的設計理念,實現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的人性化,以便提升療愈效果。
關鍵詞:色彩心理學;藝術設計;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115;T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0-00-03
0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愈發深入,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發緊湊,生活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如學生需要面對來自學業的壓力,嚴重的情況下甚至直接誘發心理問題。針對上述現狀,相關研究表明,色彩療法能夠有效緩解和治愈相關病癥,一些醫生也能夠通過觀察患者喜愛的顏色來知悉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借助色彩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因此,色彩療法對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療效。色彩除了在診治領域有極大的作用之外,在藝術設計領域也具有舉重若輕的地位,其在空間環境設計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作為設計人員,應當對設計美學和色彩心理學進行應用實踐,使其影響用戶的心理情感,帶來視覺上的感官享受。
1 相關理論概述
1.1 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是一門通過顏色來研究用戶心理活動的學科,一些研究結論表明,色彩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用戶的心理狀況,倘若能夠有效發揮出色彩的作用,就能夠大幅降低用戶產生不良心理問題的概率。借助色彩心理學,可以觀察用戶對某個顏色的偏好來分析其性格特征屬性,從而正確把握用戶的心理活動。色彩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比如居所環境設計,裝修公司通過裝修風格的差異來合理搭配顏色,從而滿足各個階層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以便發揮顏色的最大效用[1]。
1.2 校園心理服務空間
所謂校園心理服務空間,即校園必須配備的心理咨詢室,其是校園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發揮著難以想象的功效。當前,不同層次的院校所配備的心理咨詢室,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大的差別,有著巨大的進步空間。好的校園心理服務空間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紓解學生心理壓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眾多院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定位還處在初級階段,以解決問題為主,服務對象僅僅是學生中的少部分人。然而現代化心理咨詢室的服務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既面向已經存在心理困擾的學生,又能幫助心理健康的學生挖掘自身優秀品質、激發學生的潛力以及增強學生感知幸福的能力[2]。
2 色彩心理學在藝術設計中的必要性研究
2.1 色彩易于引發無限聯想
色彩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們在看到事物顏色時,在腦海中會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感知,在聯想過程中,色彩的冷暖、明暗屬性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作用,從而實現藝術設計所需效果。色彩聯想可以劃分為具體聯想、抽象聯想和自由聯想,色彩聯想在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色彩在知覺中可以產生前進和后退的感覺,根據一種色彩與黑色、白色、灰色的對比,或者根據一種色彩與一種或多種其他色彩的對比,可以決定一種色彩的“前進與后退”,如深藍色在淺色底上就顯得突出、“前進”,但在深色底上就顯得模糊、“后退”;黃色以白色作底顯得“后退”,而以黑色作底就顯得“前進”。
2.2 色彩易于蘊含象征含義
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性,并不是人們主觀想象出來的,其象征性是人們在長期學習和使用過程中總結形成的一種觀念、一種共識。色彩的象征性有共性也有差異,如黑色是完全不反射光線,是最暗的色,嚴肅的表情、剛健的作風與黑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象征著剛毅、力量和勇敢,能夠體現莊重、沉穩的氣質,同時能把其他色彩襯托得鮮艷、熱情、奔放,黑色也不顯單調。白色由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稱為全色光,往往產生純潔、神圣、光明的聯想,心理特性表現為潔白、明快、純粹,其幾乎適合與各種色相配合,沉悶的顏色加上白色,立刻就會變得明亮。若白色中稍帶其他色相,則會顯得高雅,并能增強其感染力。灰色是居于黑、白中間的色,屬于無彩色,是中性的,缺乏明顯的個性,適合與任何色相配合,給人的感覺是樸素、沉穩、寂寞、謙恭、平和、無聊、中庸。淺灰色的個性類似白色,有高雅、精致、明快的感覺;深灰色的個性類似黑色,有沉穩、內斂、厚重的感覺。
3 色彩心理學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為例
好的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可以幫助來訪者放松心情,有利于敞開心扉,對后續的心理治療起到有利作用。色彩能夠調節人們的心理活動,舒緩人們的情緒。此外,不同的色彩也會對人們的生理或心理活動造成不同的影響。譬如,紅色可以讓人的大腦垂體激素分泌速度加快,致使血液循環速度加快,讓人的血壓飆升和情緒亢奮。藍色可以讓人感到冷靜平和,讓人的大腦得以放松,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但過分使用藍色會讓人感到壓抑。橙色能夠改善人的情緒,有利于人的消化。
傳統的心理咨詢室環境設計對色彩使用具有明確的規定,如個體咨詢室的墻壁、地板以及窗簾建議使用溫和、平靜的顏色系列,可以使用讓人感到安全、平和的蘋果綠系列;或使用讓人感到溫暖、親切的米黃色系列。然而,現代化心理咨詢室建設需要重視色彩的運用,需要重視色彩對人產生的積極作用,讓心理服務空間室內環境發揮積極的暗示及療愈的作用[3]。
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進行功能劃分,主要包含以下功能間,分別是心理咨詢室、預約接待室、團體活動室、心理沙盤室、心理測評室、放松減壓室、心理宣泄室、心靈閱覽室、心靈文化墻,每個功能間有各自的顏色搭配設計,可以有效舒緩煩躁、焦慮、自卑、消極和抑郁等情緒,解決心理問題[4]。
3.1 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室是對來訪者進行正式咨詢的一個重要場所,是開展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最佳場所,主要承擔一對一的個體咨詢或者一對多的家庭咨詢,需要使來訪者感到安全,使其能夠在一種相對安全舒適的環境下真實地表露自己。大片藍色的背景墻能夠使學生舒緩情緒、快速冷靜,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心理掛圖、心理圖書[5]。
3.2 預約接待室
預約接待室是接待來訪者的重要場所,主要是在心理輔導開始前為來訪者提供一個休息、等候的場地。可以幫助來訪者自主了解、學習心理學知識,也可以使來訪者適應環境、卸下心防。預約接待室主要采用薄荷綠的暖色布置,配備心理自助系統。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心理健康自助系統、心理掛圖。
3.3 團體活動室
團體活動室是心理工作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團體心理咨詢的重要場所。通過組織團體游戲、團體心理輔導,達到協助成員認識和接納自己、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改善不良人際關系等目的。團體活動室需要開闊的場地、專業的活動方案、豐富的道具,選用大片面積的落地窗,讓明媚的陽光照射進來,使學生感到溫暖放松。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團體輔導桌
椅、團體輔導工具箱、心理桌面輔導游戲和藝術治療工具箱。
3.4 心理沙盤室
心理沙盤室是咨詢師組織個體或家庭開展沙盤游戲治療的主要場所,可以讓來訪者在安靜、自由、不受干擾的空間中,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讓咨詢師通過這種非語言的溝通工具引導來訪者進行自愈,促進來訪者人格的健全。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心理沙盤、3D電子心理沙盤、沙盤管理軟件。
3.5 心理測評室
心理測評室是檢測和管理心理健康數據的場所。通過心理普查的方式,可以快速、準確地檢驗受測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篩查出存在心理問題的對象,并進行科學規范的數據管理。心理測評室用于開展心理普查、心理問題評估、危機篩查和建立心理檔案。大片藍色的背景墻能使學生感到放松、快速冷靜。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心理測評檔案管理系統、心理危機干預管理系統。
3.6 放松減壓室
放松減壓室是通過科學的心理學設備幫助來訪者放松減壓、輔助催眠的場所,咨詢師通過科學搭配的音樂放松方案,可以使來訪者經歷音樂體驗,達到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放松心情的目的,進而逐步實現自我療愈,鍛煉來訪者的情緒管理能力。放松減壓室主要用于緩解壓力、改善不良情緒,輔助催眠,增強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明媚的杏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感覺,該場所內常用配置包含音樂放松椅、身心減壓艙、音樂放松減壓系統、智能反饋訓練系統、心理行為反饋訓練系統。
3.7 情緒宣泄室
情緒宣泄室是來訪者通過吶喊或擊打等方式宣泄內心負面情緒的場所,使來訪者在一個安全、自由的環境中以吶喊、擊打等形式主動釋放情緒,以達到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的目的。藍、黃、紅等鮮明顏色反差大,給學生強有力的視覺沖擊。該場所常用配置包含基礎宣泄設備、智能吶喊/擊打宣泄儀、智能反饋情緒宣泄系統、智能體感互動宣泄儀。
3.8 心靈閱覽室
心靈閱覽室是來訪者自主了解、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場所。來訪者可以通過使用心理自助設備、閱讀專業的心理學書籍或觀看心理學電影等方式,自由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知識,在學習和思考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片藍色的背景墻能夠使學生感到放松。該場所常用配置包含心理健康自助儀、心理掛圖、心理圖書。
3.9 心靈文化墻
心靈文化墻主要是幫助來訪者了解心理活動中心基本情況、學習心理學小知識的場所。使用富含心理學元素的墻壁裝飾,可以讓來訪者感受到溫馨和諧的氛圍,對心理學產生科學、正確的認知。藍色和土黃色對比鮮明,可以對學生產生心理啟迪的作用。
4 結語
在藝術設計領域,色彩的恰當運用能夠有效彰顯出空間環境設計的功能表現形式,也能夠展現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內在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空間居所顏色無處不在,一個空間居所可以沒有文字、圖像乃至聲音,但色彩的存在會使人產生聯想。將色彩心理學和藝術設計相結合,能為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環境設計提供更加豐富的設計思路,從而讓校園心理服務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何熙進.色彩心理學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流行色,2021(12):96-97.
[2] 唐琪,胡超,舒均.基于色彩心理學理論的高校心理咨詢室色彩設計[J].西部皮革,2021,43(2):59-60.
[3] 包永潔.淺析色彩心理學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J].西部皮革,2021,43(18):115-116.
[4] 范溶棲.基于色彩的高校心理咨詢室設計方法分析[J].戲劇之家,2019(27):151.
[5] 李久霖.基于心理健康狀況的高校心理咨詢室色彩運用淺析: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流行色,2021(7):26-27.
作者簡介:王添翼(1986—),女,江蘇揚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政專項“獨立學院心理咨詢實踐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SJB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