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茜玉 _ 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
“雙減”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向課堂要質量,向作業要效率,努力使課堂與作業有效結合,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通過多樣趣味的教學方式,將歷史學科繁多且零碎的知識點融入課堂,讓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都能變得陽光自信。
“你話我猜”游戲:有效掌握歷史名詞。這個游戲面向全班學生開展,由學生提前總結知識點,對歷史名詞進行解釋,比賽時采用歷史學科語言表述名詞,供隊友猜詞。這個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迅速抓住歷史事件的特征和聯系,聯想記憶歷史細碎知識點,提高對歷史學科語言的運用能力,同時鍛煉了臨場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繪制思維導圖:提升歷史思維邏輯。思維導圖繪制任務主要針對總結能力和邏輯能力強的學生,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嚴謹的邏輯思維,同時能夠抽絲剝繭地建立核心主干知識之間的巧妙聯系。學生日常繪制思維導圖只要能清晰展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即可,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優秀作品經歷史教師審核后,作為復習資料發給全班學生,并由繪制者向全體同學講解繪制思路。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看待同一歷史事件的視角和思路,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漫畫中看見歷史”:趣味表達歷史考點。這個活動主要針對成績不理想但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讓學生的想法和課本上的歷史知識融合在一起,以詼諧的方式呈現出來,既進行了中高考試卷中漫畫類題型的訓練,又增加了歷史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將學生的漫畫作品以視頻的形式展出,吸引更多學生瀏覽、關注;同時,還將作品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請全體學生投票評選,票數高的再選入學校自主命題的試卷中。有趣的漫畫既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能讓成績暫時不夠理想的學生增強信心。
“誰還不是個偉人了”:朋友圈大賽鞏固人物史。利用周末或假期進行“誰還不是個偉人了”朋友圈大賽,讓學生們思考面對成為偉人的自己會如何不留痕跡地進行“凡爾賽文學”,腦洞大開地用現代化的語言講述歷史人物故事。新奇的語言表達方式吸引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互相點贊、評論的過程,也是利用休閑時間對歷史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的過程。
Cosplay角色扮演:助力辨認歷史圖片。人物史主線復習,尤其是歷史圖片的辨認歷來是最枯燥、最困難的。借助角色扮演這種學生喜愛的娛樂方式,與“誰還不是個偉人了”朋友圈大賽相結合,能有效幫助學生完成對人物史的復習。通過這兩項活動,學生們既能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又能提高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極大地提升了對歷史課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習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