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民增收的活水源頭。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具體怎樣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多地進行了豐富的實踐探索,無論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還是助推縣域經濟發展,都極有必要。
金秋十月,筆者行走在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鄉村,臍橙樹幾乎如影相隨,無處不在,屋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掛在枝頭上橙黃色的臍橙在陽光照耀下格處顯眼。除了以臍橙為代表的種植產業外,新寧還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崀山及多個國家A級景區,旅游資源豐富。
基于上述資源稟賦,新寧縣緊緊圍繞“百里臍橙連崀山”發展理念,緊扣“崀山旅游”和“崀山臍橙”兩張亮麗名片,因地制宜、提質延鏈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推深做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想方設法把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促進群眾增收,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顯示:新寧縣總人口67萬,旅游從業人員達到6.7萬人,年接待游客、旅游總收入高峰時分別達到862萬人次、80億元;臍橙種植面積達50萬畝,年產量70萬噸、產值50億元。
旅游和臍橙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很多村莊因此而富。
金石鎮月漢村,曾經交通閉塞、貧窮落后,從1981年引種第一批臍橙苗開始,靠著村民勤勞的雙手,最初的500畝發展到如今的過萬畝,臍橙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2萬元。月漢村黨支部書記徐小龍告訴筆者,今天的月漢人,可以說是“住臍橙房,開臍橙車,上臍橙學”。
與新寧同屬邵陽市,有“中國雪峰蜜桔之鄉”之稱的洞口縣,通過舉辦雪峰蜜桔文化旅游節,延伸產業鏈,讓種植雪峰蜜桔成為廣大桔農的甜蜜事業。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如果歸類總結,不難發現這些地方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至少有如下幾個鮮明特點,都是以促進群眾增收為目標。
首先是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做出特色。以新寧為例,崀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且區別于其它地方,它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豐富的多期丹霞地貌發育遺跡,以壯年期圓頂密集式丹霞峰叢峰林為最大特色,這也是丹霞景觀中最具觀賞性的部分。崀山臍橙種植歷史超過40年,且種植面積大、覆蓋面廣,全縣16個鄉鎮只有3個沒有種植。自然,“崀山旅游”和“崀山臍橙”是新寧的主要資源,且具有一定獨特性,可以實現差異化發展。
其次是產業緊跟市場,不斷提質延鏈。種植產業是富民產業,但市場行情不穩定,信息不對稱,可能實現了豐產但農民并沒有豐收。因此,需要緊跟市場需求動態,不斷提質延鏈,甚至開發新品種。近年來,新寧著力完善溯源體系,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延長臍橙產業鏈條等就是如此,推動臍橙產業實現由大到強、由量到質的轉變。
最后,注重產業融合發展。實踐表明,一方面,發展旅游可以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另一方面,隨著游客旅游消費需求多樣化,鄉村休閑游越來越受青睞,特色農業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反過來能成為旅游目的地,進而帶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