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口高質量發展?對于我國而言,人口發展不僅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當前,我國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轉變過程中的潛力巨大,新的人口結構中還有“新紅利”有待發掘。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人口新常態?
人口發展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從數量上來看,自2019年以來,我國人口總量保持在14億人以上,未來仍將保持在高位水平。人口整體科學文化素養持續提升。
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人口老齡化深化與人口負增長交匯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基本國情。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人口總量達峰,但負增長早期階段人口規模依然巨大。2021年至2022年我國人口增長正負交替,總人口達峰為14.1億人至14.2億人。
人口老齡化加速,但以低齡老齡化為典型特征。我國低齡健康、基本健康的老年人規模達到1.37億人。他們綜合素質高、經驗豐富,再就業和志愿服務等社會參與熱情高,是寶貴的社會財富,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新紅利”。
目前,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人,總量位居世界第一。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4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勞動力總量仍保持足夠規模,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加快和勞動者的新老交替,勞動力素質將不斷提高,人力資本存量將持續提升。
2021年流動人口規模為3.84億人,占總人口比例27.2%,即超過四分之一的國人在流動遷徙且向城鎮、向東、向南等經濟發展高地集聚。
在生育政策、假期政策、住房政策等領域更多地向家庭整體傾斜。
強調家庭對健康養老的重要作用,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支撐能力,實現機構的輻射功能,建立起健康養老服務體系的正向激勵政策體系。
加大群眾急需的優質放心的托育服務供給,鼓勵各地創新“托幼一體化”模式。
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優化分配格局,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以大齡勞動力資源為重點,提升大齡勞動力技能,開發更適合大齡勞動者的崗位,促進大齡勞動者更好地參與社會建設。

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把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
健全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持續提升人口健康素質
持續推進國民文明素質,提升國家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