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發展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這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人口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口工作的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既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現代化建設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撐。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對比全國人口形勢,貴州近3年的人口總量呈相對穩定態勢,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合理,人口出生率在全國相對較高。
面對新形勢新特點,必須深刻認識人口發展自身優勢和有利因素,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把人口工作重心放到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上來,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堅持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為目標,深入實施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推進健康貴州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著力以高質量健康素質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提供強有力的健康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應有之義,衛生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是提高人口健康素質的根本保障。
要持續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實施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醫療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婦幼健康提質、老年健康服務、居民健康素養提高、衛生健康人才培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七個專項行動”,全力開展健康貴州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快補齊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短板,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強基層、建高地、提能力、優服務,全力增進人民健康福祉,著力解決“看病難”問題。
持續推動市級醫院提質擴能和縣醫院提質達標,著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縣域醫共體作用,不斷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有效配置和下沉,整體提升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加快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推進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融合發展。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養。

10月12日,楊慧(前排右二)到銅仁市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縣級醫院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健康是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能就近看病、看得好病是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人口健康素質的重要基礎。
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積極構建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骨干、縣域醫共體為基石、縣域醫療次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省市縣鄉村五級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市級醫院提質擴能和縣醫院提質達標,加快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共建區域醫學中心,打造先進診療中心、醫學研究中心、醫學成果轉化中心、醫療數據匯聚中心、醫學人才培養中心、醫院管理示范中心,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健康是影響整個生命周期的重要人力資本構成,人口工作的戰略目標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要堅持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加快建立完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構建“預防、治療、照護”三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模式,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積極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醫養結合示范縣和示范機構及省級醫養結合示范縣創建,加強老年醫學科建設和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積極開展居家老年人醫養服務。
優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以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為重點,以完善生育服務體系為支撐,提高人口監測質量,積極推動完善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探索“1+N”嬰幼兒照護模式,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積極營造婚育友好社會氛圍,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