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青海省2023年健康中國行動中藏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市民體驗藏醫外治療法。圖/CFP
“從建設健康環境、優化健康服務、強化健康教育、倡導健康文化以及完善激勵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將‘健康促進理念、政策融入到醫院建設管理和服務全過程,各地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促進醫院建設經驗?!比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介紹推進醫院健康促進服務百姓健康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記者通過梳理了解到,1986年11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健康促進大會上,首先提出了這一概念。“健康促進”是指運用行政的或組織的手段,廣泛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以及社區、家庭和個人,使其履行各自對健康的責任,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戰略。
舉例來看,2022年上海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9.4%,連續15年不斷提高;廣東省中醫院下沉到基層教村民用日常食品、藥品防治常見??;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圍繞“防篩診治康”提高大眾防癌意識……
對此,有分析指出,目前全國各醫療機構正積極推動健康促進,將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事實上,不少受訪公眾對“健康促進”并不了解。
而關于其定義,目前最受公認的是“促使人們維護和改善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
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干事布倫特蘭,在2000年第五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作了更為清晰的解釋:“健康促進就是要使人們盡一切可能讓他們的精神和身體保持在最優狀態,宗旨是使人們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作出健康的選擇?!?/p>
而美國健康促進雜志的最新表述為:“健康促進是幫助人們改變其生活方式以實現最佳健康狀況的科學(和藝術)。最佳健康被界定為身體、情緒、社會適應性、精神和智力健康的水平。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得到提高認知、改變行為和創造支持性環境等三方面聯合作用的促進。三者當中,支持性環境是保持健康持續改善最大的影響因素?!?/p>
有觀點認為,以上概念框架,大致可以涵蓋“健康促進”的三個層次。
“還是頭一次聽說這個概念,所以,還要提高概念的認知度。”一位退休教師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而醫院是守護人民健康的主陣地,承擔著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所以,醫院在健康促進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為了更好推動醫院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更好建設健康中國,國家層面一直鼓勵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拔覀兇罅﹂_展健康促進醫院建設,發布了試行版建設規范,開展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等?!泵卒h說。
據米鋒介紹,國家衛健委建成了國家科普專家庫,出臺了管理辦法。專家們發揮專業優勢,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接受媒體采訪、創作科普作品、參加“健康大家談”直播活動等,做了大量科普工作。下一步將對專家庫進行動態調整,持續充實力量、優化結構。
同時,還在推動建設完善健康科普資源庫。目前,許多省份已經建成省級資源庫,在制定入庫標準、規范審核流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探索出不少做法,大幅提升了群眾獲得權威科普信息的便捷性。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日前表示,上海以制度和政策為保障、以工作體系和網絡建設為基礎、以健康促進醫院建設為重點,推動醫院開展健康促進工作。
據悉,當前,上海市已建成125家健康促進醫院。在成立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的基礎上,16個區全部成立愛國衛生和健康促進中心,包括37家市級醫院在內的全市共400多家公立醫療機構已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介紹,該醫院持續推進的中醫藥健康促進工作不僅走向基層,還走向國際。醫院將最新的醫療技術、研究成果、管理模式下沉到基層醫院,下沉到鎮、村;同時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合作,推進中醫藥促進健康的臨床證據研究工作,借助國際最新的技術方法提升中醫藥健康促進科學內涵,目前已出版37部相關中英文專著,為健康促進提供臨床證據。
如今,隨著“健康促進”的持續投入,在公眾健康的層面上已體現成效。
據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吳永忠介紹,該醫院一直圍繞腫瘤“防、篩、診、治、康”鏈條推進相關工作,對篩查出的高危人群進行全程健康管理,大幅降低中晚期腫瘤發病比例。近4年,患者滿意度平均達到93.07%。
作為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表示,醫療服務的目標是滿足全民健康需求。其中,消除病痛的需求由臨床診療來滿足,還有更大一部分是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的追求,需要通過健康促進來實現。“健康促進對臨床診療,既有‘減壓也有‘加分。‘減壓是使疾病預防關口前移,‘加分則體現在擴大服務覆蓋面、提升醫生能力、改善醫患關系?!敝x斌說。
醫療衛生機構是健康促進的主要陣地,廣大醫務人員是健康促進的主力軍。米鋒表示:“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群人惠及更多人。我們的醫療機構要更好落實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更加積極發掘選樹典型,多措并舉鼓勵他們成為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的先鋒力量,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而如何讓醫務人員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健康科普工作中去?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書記鄒和建表示,面對病患時,醫生要意識到,一方面要承擔治療任務,另一方面還要承擔科普職責。不斷提升這一意識,科普工作就會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