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英萍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這些都為中醫藥包括各民族醫藥的傳承、創新和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是我國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區。自古以來,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多民族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形成源遠流長的草原文化。阿勒泰地區各族人民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和繁衍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哈薩克族民族醫藥為主體的養生、保健、護理和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醫藥理論體系及技術體系,成為中醫藥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哈薩克族民族醫藥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研討阿勒泰地區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應當充分發揮當地民族醫藥的特色與優勢,為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隨著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由治病為中心轉移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軌道上來,以民族醫藥為支撐的健康產業將具有更加廣泛的發展前景,顯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全面、深刻、系統地指明了中醫藥發展包括民族醫藥產業振興發展的目標與方向。
阿勒泰地區民族醫藥堅持守正創新,就應當傳承民族醫藥的精華,將天人合一、和諧共生、治未病和康養保健等科學理念,融入到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和發展健康產業中來,成為社會各行各業和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緊跟時代步伐,自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適應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推進民族醫藥的現代化、產業化。要研究建立適合民族醫藥發展需要的評價體系和標準體系,發展壯大現代民族醫藥產業,研發生產符合各民族需要的現代民族醫藥產品和醫療設施,大力發展不同形式的民族康養、旅游、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服務,滿足當地廣大民眾的健康需求,同時敞開大門,歡迎四方賓客。
當前,我國民族醫藥的發展既面臨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也存在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傳承封閉保守,創新能力不足,發展比較緩慢,規模仍然弱小,優質人才匱乏,市場占有率不高,與廣大民眾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這些問題在阿勒泰地區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存在。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既是廣大民族醫藥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加快阿勒泰地區民族醫藥的振興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民族醫藥健康產業,用新思維引領新發展,用新發展研究新技術,用新技術創造新產品,用新產品提高新服務,在滿足各族人民健康需求的同時,擴大居民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拉動經濟增長,有效改善民生。發展阿勒泰地區的健康產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質量第一、安全有效、適應民眾需求;必須加強質量監管,以質量和品牌贏得民眾信任,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探索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要針對當前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滯后的現狀,深入分析原因和癥結,并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共同研究、探索民族醫藥產業發展、壯大、提高、振興的思路、目標、政策和措施。要圍繞廣大群眾對養生、強身、保健、醫療、康復等一系列的健康需求,大力培育、開拓民族醫藥市場,構建加快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是民政部批準建立,國家衛生健康委業務管理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以振興民族醫藥、繁榮民族衛生、增進民族健康為己任,協會聚集了眾多醫藥衛生界的知名專家學者,為民族醫藥、民族衛生和民族健康提供不同形式的咨詢、指導和培訓服務。我們愿意加強與阿勒泰地區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積極支持阿勒泰地區民族醫藥和健康各產業的傳承創新發展。我們相信,在阿勒泰地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民族醫藥產業同道們的團結合作、奮力拼搏,阿勒泰地區的健康產業一定能夠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論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