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

聽過在奶茶店買咖啡的,沒聽過在中醫館買奶茶的,然而這就是年輕人最新的養生方式。用最健康的方式吃最不健康的食品,一邊享受生活,一邊想成為“百歲老人”。誰成想,當年嘲諷爸媽在朋友圈轉發養生文章的他們,現在把中醫養生捧成了新時尚。
“烏梅30g,陳皮8g……”僅憑中醫館店員一聲聲沙啞的嗓音,就可以判斷出,今天又是刷新業績的一天。這不是在抓藥,這是閨蜜小珂排了40分鐘隊才搶到的“中式奶茶”藥方。事情要從3天前說起,一則“中藥版酸梅湯”的視頻火爆全網,無數博主開始跟風分享自己去中醫館買酸梅湯的攻略。馬上,全國各地的年輕人紛紛效仿,閨蜜小珂便是其中的一員。“大家可以先面診,然后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配料的調整!”旁邊的老醫生滿頭是汗,顯然無力招架突如其來的大批年輕人。
“您這兒有沒有治療脫發的方子?”還沒等老中醫回答,后面又有一個大哥喊道:“有沒有能減肥的?”看著他們,我一時竟不知自己是身在藥館,還是許愿池邊。而一張藥方不到10元的低廉售價,也是讓年輕人瘋狂前往的原因。“這價格,這功效,難道不比買奶茶香嘛!”閨蜜小珂興奮地對我說。
年輕人對中醫“上頭”起來,遠不止茶飲這么簡單。我家樓下向來冷清的中醫館,最近一周突然門庭若市,就連門口停車場的保安人數都增加了一倍。我拉著媽媽下樓去看才知道,中醫館門口的大招牌赫然擺著菜單,“養生蕎麥面”“薏米山藥粥”“龜苓玫瑰膏”,標價也非常便宜。但當我倆想進去嘗嘗時,卻發現早就沒號了。“那你們在排什么隊呢?”我不解地問身邊一位打扮時尚的小姐姐,“今天明天沒號了,但是在發后天的號,你要不排隊,后天也吃不上!我坐了12站地鐵才到這兒,必須得排上號!”“吃得太舒服了,腸胃都輕松了。”一個小哥哥撫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從我們身旁經過。
內服不夠,年輕人還需要“外用”的各種養生方子。“走啊姐妹,曬背去!”大中午剛吃完飯,小珂拉著我就要出門,我一臉問號。“曬背增加維生素D!這你都不知道!”只見她左手拿著酸梅湯,右手拿著小凳子優哉游哉地下了樓。“曬后背可以有效幫助人體吸收大自然的陽氣,然后轉變為自身的陽氣,最終改善陽氣虛弱或氣血不足的問題。”小珂一邊跟我授課,一邊跟我講她每周抽3個下午專門練習八段錦,對身體特別好;每天晚上還要敷中醫面膜。
聽了她的話,我興致勃勃準備加入這波“中醫養生”熱潮。沒想到,小珂“爛臉”了。原來她使用面膜過于頻繁,加上配方“大補”,臉上油脂分泌太多導致爆痘,而酸梅湯令她本就虛寒的脾胃雪上加霜,養生目的還沒達到,先把自己養“壞”了。小珂委屈極了:“我哪知道什么體質該大補,什么體質是虛寒啊!”我趕緊告訴我媽,別再老去樓下的中藥館吃養生面了,適可而止。誰知姜還是老的辣,我媽回我:“上回吃了一次就沒再去了,食材是健康,但端上來一點味兒都沒有,我還以為自己在吃齋飯。”
本來就是嘛,養生秘籍再好,也逃不過老話“是藥三分毒”的道理,沒有專業醫生的指導,自己亂用方子,不懂藥性,隨便亂搞,可不搞壞了身體,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