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芳
(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2)
由《歐洲橡膠雜志(ERJ)》組織評選的2023年度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名變化較大,1家新企業上榜。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未能延續反彈態勢,行業集中度呈繼續下降趨勢。行業面臨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的壓力,未來盈利不容樂觀。
按慣例,2023年度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按企業2022年與非輪胎橡膠制品有關的銷售額排名(見表1)。排名前4位與2022年度排行榜相同。佛雷依登貝格(德國)以70.518億美元銷售額再度位列榜首。大陸(德國)以62.195億美元排名第2位。哈欽森(法國)以46.270億美元排名第3位。派克-漢尼芬(美國)排名第4位。蓋茨集團(美國)前進2位從第7位升至第5位。NOK(日本)前進2位從第8位升至第6位。排名第7—10位的依次是特雷勒堡AB(瑞典)、住友瑞科公司(日本)、庫珀標準汽車配件(美國)及普利司通(日本)。排名第11—20位的依次是利潔時benskiser集團(英國)、Holcim集團(瑞士)、安徽中鼎密封件(中國)、西部制藥(美國)、卡萊爾伙伴(美國)、天納克公司(美國)、安塞爾(澳大利亞)、森普利特(奧地利)、新百倫運動鞋公司(美國)、株洲時代新材料(中國)及HS研究股份公司(韓國)。馬來西亞兩家乳膠手套生產企業排名退步較大,Supermax公司(馬來西亞)排名從第19位降至第43位,頂級手套(馬來西亞)從第5位降至第24位,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后手套等防護產品的需求大幅下降。新進入排行榜的是Holcim集團(瑞士),剛上榜就排在第12位,其主體為2021年8月收購的美國伊頓液壓事業部。伊頓(美國)則退出排行榜。

表1 2023年度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
在2023年度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中,美國企業有14家,美國也成為進入50強企業最多的國家;日本企業13家;歐盟企業15家,其中德國企業4家、瑞典企業2家、法國企業3家、瑞士企業3家、意大利企業2家、奧地利企業1家、丹麥企業1家;中國企業2家,馬來西亞企業2家,澳大利亞企業1家,韓國企業1家、英國企業1家。我國安徽中鼎密封件及株洲時代新材料再度進入20強,安徽中鼎密封件排名第13位,株洲時代新材料排名第20位。
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整體未能延續上年的大幅反彈。2022年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50強總銷售額為838.871億美元,與2021年50強總銷售額836.587億美元基本持平。各地區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發展不平衡,歐洲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的銷售額增長6.6%達到約351億美元,北美地區企業的銷售額增長6.8%達到238.593億美元,日本企業的銷售額下降7.8%至157.699億美元,而上年度歐洲、北美及亞洲企業的銷售額增長幅度分別是10.6%,16.2%,10.1%。在50強的49家可比較數據企業中,有30家企業銷售額增長,19家企業銷售額下降。在前10強中,3家企業銷售額下降,7家企業銷售額增長。銷售額增幅較大的企業是丹佛斯集團(丹麥)、HS研究股份公司(韓國)、森普利特(奧地利),增幅分別為216.16%,30.38%,30.24%。銷售額下降幅度較大的企業是頂級手套(馬來西亞)、Supermax公司(馬來西亞)、住友瑞科公司(日本),下降幅度分別為67.64%,65.55%,25.92%。
由于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防護產品需求下降,速柏瑪公司(馬來西亞)及頂級手套(馬來西亞)的銷售額下降幅度較大。50強中“20億美元俱樂部”企業由12家增至14家,“10億美元俱樂部”企業由26家增至28家。前10強銷售額為395.323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47.13%,較上年前10強下降4.0%。前3強銷售額為178.947億美元,占50強總銷售額的21.33%,較上年前3強下降0.93%。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集中度呈繼續下降趨勢。
盡管2022年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銷售額與上年基本持平,但持續增長的能源、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使得行業盈利情況不理想,2023年上半年仍延續這種態勢。從2022年利潤和利潤率數據來看,利潤和利潤率下降的企業占多數。
佛雷依登貝格(德國)負責人表示,在當前艱難市場環境下,公司克服地區沖突導致的供應鏈破壞、高通貨膨脹、能源及原材料缺乏等困難,營業利潤在2021年增長17%的基礎上,2022年又增長7%,保持盈利,這使得公司能夠對研發、設備設施及工藝等追加投資,2022年研發投資費用同比增長15%。預測2023年經濟及政策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能源供應、原材料頸瓶、通貨膨脹嚴重、交貨延緩及勞動力缺乏等情況仍然嚴峻,給企業經營造成空前壓力。
2022 年大陸(德國)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但營業利潤同比下降42%,主要原因是重要原材料價格、能源及物流費用大幅上漲。2023年第1季度經營情況有所改觀,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1%。該公司認為2023年面臨材料、人工及能源等費用上漲的影響,盈利仍不樂觀。
2022年特雷勒堡AB(瑞典)銷售收入及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7%及30%,2023年第1季度業績也不錯,保持兩位數增長,利潤率為16.2%,但預計2023年整體增速相對上年會放緩。由于建筑及部分工業市場需求明顯萎縮,該公司認為2023年不可能保持前些年的快速增長勢頭,將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2022年達特威勒持股(瑞士)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但利潤同比下降7%,其銷售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收購業務貢獻及產品價格上漲,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原材料費用上漲、收購重組費用計入及烏克蘭子公司臨時關閉。
2021年乳膠手套市場表現搶眼,頂級手套(馬來西亞)和Supermax公司(馬來西亞)2021年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30%和242%,但2022年乳膠手套市場走勢完全相反,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后乳膠手套需求與生產能力過剩的矛盾更為突出。頂級手套(馬來西亞)數條落后生產線已停止生產,全球49個工廠中的17個工廠減產,年生產能力減少50億件。2023年第1季度該公司處于較嚴重虧損狀態,下半年形勢恐難以改觀。
預測2023年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的銷售收入及利潤指標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