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芳
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對生態環境建設與修復工作愈發重視,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各地林業單位負責種植、修復、養護樹木等工作,推動林業事業不斷發展。同時,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林業部門的資金支持力度。財務會計作為林業部門資金收支管理的主體,因林業部門工作的綜合性與復雜性,其在開展工作時存在一些問題,這是現階段我國林業事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概述了林業財務會計工作內容、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重點探究解決林業財務會計問題的對策,以期為相關單位解決類似的問題提供參考。
一、林業財務會計工作概述
林業財務會計即林業部門以及相關單位的財務會計部門負責與林業事業相關的資金收支管理工作,從而最大限度發揮有限財政資金在支持林業事業發展方面的作用。林業單位負責的工作復雜、內容眾多,不僅包括育苗、植樹、森林安全防護、木材加工等與樹木直接相關的工作,還要負責設備檢修、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業產業化管理等工作。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與企業間的關系愈發重要,在林業事業發展進程中,林業單位的社會服務職能逐漸增強,已成為連接政府與社會的關鍵紐帶。為了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并滿足林業單位自身發展的需求,負責林業資金預算、結算、核算、績效評價的財務會計工作受到政府與市場的重點關注。所以,能勝任崗位的財務會計人員應具備適應林業單位工作綜合性特點的財務工作能力。
二、規范林業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
現階段,政府對各級林業單位的重視度得到強化,從而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同時,從林業事業發展的角度看,在逐步實現我國有關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目標行動中,規范財務管理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規范財務會計工作行為,能有效強化財務會計這一主體對其工作、職責的重視度,讓財務會計正確認識財政資金收支管理的重要性,從而讓其主動學習、自覺約束不良行為,從主觀因素角度入手,提高林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和資金運行效率。
第二,規范財務會計工作行為,能推動財務管理制度機制不斷完善。相關工作人員可從制度層面、執行層面分別入手,改進林業財務管理,構建系統化管理模式,推進財務預算編制與執行、結算、核算等工作有序開展。
第三,規范財務會計工作行為,也可使財務會計在對林業單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數據分析過程中,及時識別并發現資金收支的風險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從而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三、林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資金核算、財務監督是保障資金收支高效管理的兩項關鍵工作。完善的資金核算、財務監督體系,在高素質、高質量財務會計的踐行過程中,能有效提高林業資金的利用率,發揮資金助推林業單位整體建設和發展的作用。反之,則使林業單位內部出現各類問題,影響林業單位的整體建設。本文從財務會計核算、監督體系和會計業務能力三個方面,分析阻礙林業單位發展的問題。
(一)林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林業單位的業務涉及范圍廣,各項業務直接或間接與樹木資源產生關聯,尤其是在政府職能轉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林業單位財務會計的業務范圍擴大,也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財務會計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因業務范圍較廣,未能全面識別核算對象,易出現核算對象不全面的問題。同時,林業單位較于其他企業單位存在明顯的差異,林業單位財務會計若僅站在一般企業單位的立場上,對單位資金收支進行核算、管理,以經濟效益、經濟損失為主要核心內容,易出現忽視生態效益和環境損耗的核算問題,這就會導致最終的核算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無法為管理層在資源配置、制定決策上提供真實、全面的核算信息。
另一方面,資本保全是林業財務會計的基礎性工作,但是由于林業單位業務的特殊性,在單位財務資金運行和業務開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資本無法保全的問題。例如,育林資金由財政部門統一管理,林業單位基于本身需求,維護單位再生產資金得不到有效保證,致使林業單位生產維護難度增加,資本無法得到全面保全。
(二)林業財務會計監督體系存在的問題
財務會計監督體系是管理人員對單位各部門資金收支情況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林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其監督體系存在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人為模式的信息披露,存在人為可控性較強的問題,無法全面保證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影響財務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②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財務監督執行力度不強;③監督體系、步驟不合理,各部門履職監督意識較為薄弱。
(三)林業財務會計業務能力存在的問題
鑒于林業單位工作的復雜性、業務的多樣性,一般的財務會計并不能滿足其工作的具體需求。財務會計要勝任林業財務會計這一崗位,就要全面了解林業單位工作的特殊性,從而有針對性地完善知識結構,優化工作方法和模式。而林業單位現有財務會計隊伍的整體業務能力無法滿足工作實際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財務會計開展工作時,對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或存在檔案資料遺失、不完整的問題。例如,會計檔案交接不到位,部分資料遺失,檔案資料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在某種程度上對林業財務會計工作形成阻力。
第二,財務會計的知識儲備、工作方法未及時跟進會計專業的發展步伐。部分財務會計仍舊堅持傳統工作理念,大數據運用和數據分析能力較弱,無法在大容量的林業相關數據中,獲取與財務管理相關的重點信息,財務管理、處理的工作效率較低。
四、林業財務會計工作問題的對策
綜上分析可知,新時期阻礙林業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財務會計工作因素,林業財務會計核算、監督體系不完善,以及財務會計業務能力欠缺是林業事業和相關經濟發展的三個瓶頸。因此需要提高財務會計核算、監督水平,以及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財務會計隊伍,最終完善林業財務會計工作機制。
(一)完善林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
完善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能為財務會計開展主體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制度支持。因此,林業單位要基于業務特點和發展特殊性,進一步完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在原有核算體系的基礎上,拓展延伸其內容,全面關注有關林業單位業務往來、整體運行所涉及的資金、資源。在關注經濟性損耗的同時,還要全面關注生態環境方面產生的損耗,對單位運行過程中所用到的資金、資源進行全面核查,將經濟性、生態性的各類資源全部納入財務會計核算體系。確保財務會計在進行財務核算時,能從整體上對單位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能耗進行監督管理,約束財會人員以及各部門相關人員存在的資金、資源不合理使用的行為,嚴禁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具體做法如下所示。
一方面,要將林業單位資金運行、資源使用和產生的環境損耗全部計入財務核算體系,這需要財務會計全面了解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業務所產生的損耗和盈利等情況,加強對林業單位的信息披露,保證林業單位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林業單位對內部、對外部均應加強信息披露,對內部包括財務會計、各部門負責人以及基層員工在內的多個主體,全面了解單位在一個時間段內的資金收支、資源損耗和生態環境效益等方面的真實性信息。財務會計要對比本段時間的預算內容,對預算執行效果和業務運行情況做績效考核與分析,對近一段時間內林業單位的經濟性活動進行整體評價。基于評價結果分析問題,并將問題反饋給管理層,由單位中高層領導解決近期單位發展問題。對外部林業單位要向政府部門和社會進行信息披露,讓二者明晰政府財政專項資金的具體流向。政府部門能根據資金的具體流向,對林業單位的資金運行效果和績效水平進行評價,從外部約束林業單位可能存在的資金浪費問題。
另一方面,林業單位同時兼具公益性和經濟性的職能。除了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而開展的植樹造林工作,還負責向市場提供可用于商業用途的木材。不同用途的林業資源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不同,其財務核算的側重點也存在偏差。因此,林業單位財務會計要明確商業用途和公益用途兩種林業資源,精準劃分商業和公益兩種林業資源,并據此構建兩種林業資源分類核算體系,選擇相應的財務核算方法,確保對不同用途的林業資源進行針對性財務核算。同時,林業單位要基于單位性質、業務需求和基本職能,從經濟性和生態性兩方面入手,完善林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指導財務會計有序開展財政核算相關工作。
(二)建立健全財務會計監督體系
監督是保障資金有序運行和高效使用的必然手段,在林業單位內部加強財務會計監督,要以過程監督解決預算執行流程化和表面化的問題。在資金使用的同時,以監督管理手段,滿足林業單位業務運行需求,并推動其適應時代發展。
林業單位財務會計帶頭,根據單位業務運行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的財務會計監督體系進行調整和進一步改進,建立健全能滿足單位財務管理需求且結構完善的財會監督體系,保證各項工作能落到實處,權責分配到具體的員工個人。在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林業單位還應從內部控制入手,改進內部控制制度,具體步驟如下:首先,以國有資產為對象,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國有資產的購置、領取、維護、使用和管理等環節的工作均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健全國有資產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指導財務會計全面管理單位所持有的國有資產。其次,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云存儲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搭建動態化的資金收支檔案庫,各部門工作系統關聯在一起,有關資金和資源收支的相關信息自動上傳至林業單位的財務系統。財務會計根據系統內上傳的數據,加強對資金的內部控制。最后,創新林業單位內部監督與控制機制。財務會計也能參與管理層的相關會議,將有關資金、資源收支情況、存在的問題與建議及時反饋給領導層,領導層以自上而下的形式推行新制度、新機制。
(三)加強財務會計引進與培訓
新時期林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林業單位要重點關注財會人員的引進和成長,為財會人員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單位為財會人員提供參與培訓的機會,促進財會人員成長成才。同時,單位還要加強員工考核、薪酬分配與管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對財會人員學習、成長的激勵作用,滿足林業單位財務預算、核算、結算,以及內部控制、監督管理等多項工作對專業化、現代化、信息化、復合型財會人才的實際需求。
例如,林業單位將當前工作中對財務人員知識儲備、工作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反饋給開設財會專業的高校,推進高校培養能滿足林業單位工作實際需求的現代化財會人才。林業單位參與到高校財會人才培養環節,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校外實訓和實習的機會,讓相關專業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能通過工作參觀、單位實習,明確林業單位對其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為學生指明職業發展的方向。再如,林業單位在內部加強財會人員專業培訓,通過人員繼續教育,逐步強化財務會計的崗位勝任力。
結語:
當前,生態環境建設,受到政府、環保單位和社會的重點關注。林業單位作為生態環境建設和環保事業的工作主體,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能從大自然自我凈化能力強化方面入手,加快環保事業的發展步伐。林業單位負責的工作眾多,是將政府財政資金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的責任主體,若林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仍堅持粗放式管理模式,不僅會導致大量財政資金被浪費,還會直接影響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所以,加強林業財務管理與解決林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尤為必要。通過研究分析可知,當前階段阻礙林業單位發展的原因主要在單位財會管理方面,即核算、監督體系不健全,以及財會人員業務能力缺乏。因此,林業單位要積極引進和培養能滿足其工作需求的專業化財會人才,并建立健全財務核算、監督內控體系,凸顯人才優勢和制度體系優勢,不斷提高林業單位整體發展水平,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