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作為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后,第一個重返中國的外國消費品,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大陸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2萬箱可口可樂由香港發往北京
1976年之后,我國國際交往頻繁,來華旅游和開展商務活動的外籍人士急劇增加,那時招待外賓的飲料大都是茶水(綠茶和花茶),“老外”對此飲品很不習慣。
1978年9月26日,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中糧集團的前身,以下簡稱“中糧”)總經理張建華致函外貿部部長李強,向外貿部建議將可口可樂引進中國大陸市場。翌日,李強部長將該信轉給國務院財貿小組組長、商業部部長姚依林。9月29日,姚依林批示:“在旅游事業中,銷售一些外國商品是可行的,但必須賣外匯,外國商人可以賒銷。”
同年12月13日,中糧具體負責飲料業務的孫紹金與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李勵生在北京飯店簽訂 《協議》。
1979年1月,根據中糧的安排,可口可樂公司通過香港五豐行將首批2萬箱瓶裝可口可樂飲料由香港發往北京。時隔30年,可口可樂終于跨過太平洋重返中國大陸。
“此事我看可以辦下去”
按照當時規定,這些可口可樂只能銷售給外賓,只能收“外匯券”。那年月可以接待外賓的賓館酒店少得可憐,中糧人挨家挨戶去商談可口可樂銷售事宜,但大都被婉拒。最后,還是北京飯店里的新華書店同意提供一節柜臺銷售這批可口可樂。之后,中糧又在北京友誼商店和北京國際俱樂部設攤寄售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寄售剛剛開頭,有來信要求立即停止可口可樂的進口和寄售,認為“進口可口可樂將有損國家尊嚴”。為了遵守 《協議》,也為了給國家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創收外匯,1979年3月21日,中糧給國家有關部門呈文,陳述寄售可口可樂的理由。4月11日,谷牧副總理批示:“此事我看可以辦下去。”
一支電視廣告扭轉困局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首次訪華。英國廣播公司BBC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中央電視臺有意購買播放權,找到可口可樂公司,希望他們贊助20萬美元,條件是在片子播放前、后播放可口可樂廣告。
可口可樂公司權衡利弊后,做了一個果敢的決定:用在中國大陸一年的利潤來交換一次在中央電視臺露面的機會。1986年10月的某天,在《新聞聯播》播出結束之后,中央電視臺出現了可口可樂廣告的畫面:“我有我的‘可口可樂,擋不住的感覺。”由此,可口可樂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融入上億普通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