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元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應當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意義。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推動教育改革,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文章從高中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的角度出發,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教育;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
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主要是為了推動教育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可能。為此,各個學校開始嘗試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旨在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落實。在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中,教師應該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生教學評價工作等內容,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有效應用,對學生參與知識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和評估,把握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從而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得到高效、高質開展。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將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工作,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打造高效、高質的教學模式,確保課程改革精神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以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優化。
一、高中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1. 學校經驗不足
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就當前的教育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即便已經認識到了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重要性,但是他們缺乏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經驗,只能在摸索中尋找正確的方法。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中,有些學校嘗試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建立信息化教學平臺,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有些學校注重結合信息化評價模式的構建,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把握,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探索分析,以確保信息化教學平臺在實際教學中的功能及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但是結合建設及應用情況來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速度比較緩慢,甚至有些學校在建設時中途放棄,只是注重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工作。例如,在登錄信息化教學平臺時,只能在校園內進行登錄,無法做到在校外登錄,這與學校在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方面的經驗不足有很大的關系。
2. 教師缺少了解
許多高中教師仍然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信息化教學的作用,他們對如何創新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缺乏了解,導致學校在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時會遇到許多困難。當需要教師上傳資料、對相關內容進行把關時,由于教師所了解的內容比較少,導致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工作停滯不前。
3. 平臺應用較少
高中學校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學校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出發,豐富平臺中的應用,保障教師在應用該平臺時可以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但是,很多學校建設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過于形式化,平臺應用比較少,不適合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高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路徑
1. 科學規劃信息化教學平臺
在推進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中,學校應該重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主動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要立足當前教育教學的改革形勢、特點,凸顯出信息化教學平臺在教學及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以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得到高效、高質地開展。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結合學習通4.0平臺的應用建立起信息化教學平臺,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兩個層面對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功能及作用予以重點把握。同時,教師借助學習通4.0平臺,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對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進行有效應用,指引學生有效地參與到課程學習與思考中,構建高質量的教學模式,使教育教學的效率、質量有效得到提高。在學習層面指引學生登錄學習通4.0平臺,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 加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應用
信息化教學平臺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大部分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印象還停留在利用課件開展教學,或者在某些實驗教學時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種信息化教學都是比較簡單的,雖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與傳統教學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有些學生更喜歡教師的直接演示,那樣他們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為此,學校需要引導教師通過不斷實踐了解信息化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會對信息化教學平臺中的不同版塊形成新的認識。教師應結合備課、教學、課后指導三個層面,使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功能及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在備課過程中,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獲取教學資源,并制作教學課件,將教學課件上傳到教學平臺當中,讓學生通過登錄教學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對課堂教學模式、方法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后,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學習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3. 豐富信息化平臺教學資源
整合教學資源是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重要過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從教材出發,搜集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料即可。但是,在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時,學校需要在平臺內部設計不同的版塊,并保證各學科教師都可以在教學平臺內搜索到教學所需的資料。在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時,學校不僅要從線下搜集教學資源,還要注重線上教學資源的分類與整理,以滿足各學科教師的教學需要。在完善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時,各學科教師可以一起參與到教學平臺的建設中,搜集教學期間可能會用到的資料,保證線上資源的完善。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并制作成視頻上傳到平臺,完善教學資源。另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將所使用的材料和教學內容上傳到平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為了使線上資源與線下資源充分融合在一起,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踐,對平臺中的資源進行篩選。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完善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還可以提高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例如,有些教師在課堂中會利用實驗進行教學,但是單純依靠教師對實驗內容進行演示,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平臺觀看最直接的演示過程。這樣學生既可以近距離觀看實驗過程,又可以充分了解實驗步驟,這對學生之后的實踐操作有很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在開展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把握信息技術的功能及作用,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加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應用,并豐富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通過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對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優化,激發學生參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得到高效、高質的開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基金項目:2021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項目——線上與線下教育整合難點與突破路徑研究——以平涼二中信息化實驗班為例(GS[2021]GHB1069)。
參考文獻:
[1]姚珧,王俊爽. 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 教育現代化,2019,6(22).
[2]吳峰,盧寶業. “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高中教學與管理模式變革”應用案例[J]. 基礎教育參考,2016(11).
[3]杜峰. 教育信息化在高中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陜西教育(教學版),2022(12).
[4]張明明,劉海平. 探究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3).
[5]王作圣. 高中信息化教學管理優化策略摭談[J].新課程研究,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