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義
福州成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鋁合金模板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體系之一,具備承載力高、穩定性優良、造價低和安拆方便的優勢,能夠符合工程建設和工期控制需要。但在實際施工中,因施工單位管理不當、施工人員素質低下和監理人員工作不嚴謹等,容易出現質量管控失敗的情況。為此,監理人員要對個人工作職責具備高度認識,對施工方案、設計標準和相關數據了然于心,列出監理重點內容,深入施工現場實現質控目標。
本工程由5幢高層住宅、2幢低層商業網點公建及2幢配電室組成,地下室1層。D-9~D-16均為剪力墻結構體系,DS-1~DS-4為框架結構體系。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樁基設計等級甲級。項目總建筑面積146132.1m2,地上建筑面積114562.54m2,地下室建筑面積31569.56m2,建筑層數為地上1-34層,地下1層。主體結構標準層采用傳統的標準鋁合金建筑模板材料,2層至樓頂為標準層,層高2.9m。
按照JGJ 386—2016《組合鋁合金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T 522—2017《鋁合金模板》對模板垂直度(平整度和垂直度均小于4mm)、頂板標高(各層水平頂板模板標高的抄測控制點要彈在墻柱上,劃定1m控制線,結合控制線位置核準標高位置)、模板變形、模板接頭拼縫、窗洞口模板、混凝土澆筑和編號進行模板施工質量管理;
依據《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GB 50319—2013《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 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對模板生產廠家、安裝隊伍、施工方案等進行質量管理;
按照GB 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模板驗收管理;
按照JGJ 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模板安全施工質量管理[1-3]。
3.1.1 審查生產單位
生產單位審查的重點為判斷其是否具備良好服務信譽、科學組織架構、堅實技術力量和與鋁合金模板施工體量匹配的生產規模,采取實地考察方式,由監理單位與參建各方組成考察隊伍,就以上要點的審查結果予以記錄。經監理單位匯總后,形成生產單位各指標審查報告,呈交業主進行決策[4]。與此同時,就總包單位所提供的各項資料的真實性展開審查工作。重點審核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企業資質等,判斷是否為正常渠道取得,且在遞交資料前,告知總包項目部要將公章加蓋于每頁資料上。
3.1.2 審查安裝單位
復核已上報的資料,例如:特種工種人員上崗證書、管理人員資格證書、施工業績、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企業資質等,針對與鋁合金模板安裝單位相關的各項材料多次審核,保證具備真實性、與施工目標契合后,方可允許其以安裝單位身份參與后續施工作業。除此以外,近幾年技術發展態勢迅猛,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涌現,但部分安裝單位的施工人員對新技術的認知尚淺,在安裝中表現出操作不規范和不準確的問題,為此,監理工作要覆蓋對進場人員施工素養和技術能力審查的工作。要求總包單位就進場人員對鋁合金模板安裝技術、質量和安全管控要點的掌握情況提供書面影像材料,證明已落實到位,并且所有安裝人員具備熟練操作機械設備和安拆模板的能力。
3.1.3 審查技術與方案
審查技術圖紙需進行會審,監理人員首先要深刻了解和獲悉圖紙中關于鋁合金模板施工的相關細節和施工注意事項,明確質量檢查要點,針對其中存有疑慮的部分向設計單位提出,由設計單位說明、梳理所存問題[5]。采用現場答疑的方式,逐一就業主等參建方所提出的困惑予以反饋。監理人員在設計單位答疑后,記錄設計施工難點,對應備注監理要點,便于后續安裝過程對比檢查施工項目。
鋁合金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制定要基于施工現場情況,監理人員要對總包單位給出的施工方案從是否符合規范、是否滿足專業程序、是否可行等方面審核,以此提升施工方案與現場施工環境的契合度。同時,明確施工變更的具體流程,在經設計單位給出變更允許意見后,總包單位要重新編制方案,再次交由監理人員予以審查。審查合格后,才可繼續施工。
3.1.4 審查鋁板材料
影響鋁合金模板施工質量的一大因素為鋁板材料,只有滿足設計標準的鋁膜,才可作為原材料。監理人員要從鋁膜生產和進場兩個階段出發,控制鋁膜材料質量。生產鋁膜過程中,監理人員以監督身份與施工單位人員針對鋁板設計與生產效果間的匹配程度予以審查,由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給出生產質量評判結論,在得到批準繼續生產答復后,生產廠家方可制造鋁膜。采取生產廠區內現場試拼裝的方法,由監理人員和生產廠家、業主和總包單位共同預驗收鋁膜拼裝質量。對已完成拼裝并合格的鋁合金模板編號,并將編號輸入到監理電子檔案中,便于后續施工中調取編號,為施工工人展示鋁膜拼裝圖的電子文件。
在鋁合金模板運輸至施工場地后,監理人員牽頭,與業主和總包單位逐一檢查進場材料,驗收復核模板質量,并檢查與進場材料相關的手續和報告,例如:使用說明書、出廠合格證、進場材料清單、報審手續,以上材料經檢驗合格后,材料方可進場存放。如若進場核驗環節發現構件破損、強度不達標、剛度不足的情況,需與生產廠家取得聯系,說明情況后,要求其更換合格材料。
3.2.1 控制安裝準備
準備環節的審查控制重點為控制線標注、施工縫剔鑿和驗收墻柱鋼筋。首先,墻線和軸線的投射準確度是監理人員復核放線作業的項目,除此以外,為避免出現鋼筋漏筋和軸線偏位的問題,需審查墻身鋼筋保護層厚度。完成以上審查作業后,繼續對墻體垂直定位的基準線予以復核,在相應位置安放定位銷,每間隔5.0m水平設定檔條。其次,標高應當滿足施工要求[6]。監理人員借助水平儀測定各層標高,與控制標準和設計圖紙比對,查看是否處于相應范圍,當超出一定范圍但誤差允許的條件下,要求施工人員采取找平作業。完成作業后再次測定,保證樓板平整度與規范要求契合。監理人員督促施工單位將施工縫處的污染物、砼碎渣清除,確保施工縫剔鑿效果。最后,完成預埋水電管線和綁扎墻柱鋼筋的作業后,要求施工單位以自檢方式對現有施工條件是否符合合模標準進行檢查。檢查完成后提交自檢報告,并由監理單位驗收,待基礎工程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給出允許合模的答復。
3.2.2 控制安裝實操
安裝階段的監理工作主要針對墻身定位筋、鋁合金模板、插銷、立桿、對拉螺桿、墻柱背楞和斜支撐展開。墻身定位筋安裝應用焊接定位技術,監理工作主要放在核查定位筋位置上。不同位置的定位筋水平間距和方向等需分別檢查,例如:剪力墻端部的檢查項目為確定是否每間隔1m設置1道垂直于墻體的定位鋼筋、是否以Φ8作為鋼筋參數;墻體轉角的檢查項目為是否按照間隔800mm的距離水平設置定位鋼筋。完成樓板混凝土澆筑后,督促施工單位自查,利用彈出定位控制線和墻柱軸線的辦法,檢查是否存在過大偏差的情況。如若出現,需盡快校正軸線,為安裝鋁板提供平整和垂直形態基礎。
安裝鋁合金模板要檢查其安裝流程,參照章節2中的各項規程和標準審核模板安裝的各個過程,強調合規施工的重要性。鋁合金模板施工工藝流程為:測量放樣 →水電安裝預埋、墻柱鋼筋綁扎→墻柱鋁模安裝→梁鋁模安裝→樓板、樓梯鋁模安裝→梁板鋼筋綁扎、梁板水電安裝→模板及支撐加固→模板鋼筋驗收→混凝土澆筑,實際監理工作中要結合工藝流程考量施工質量是否達到分項檢測要求[7]。
安裝插銷和銷片過程的檢查內容為是否依照設計圖紙采取滿打孔位的操作、是否維持插銷頭在位置和方向上均保持一致、是否按照向下的方向安裝銷片端部、是否各插銷間距離在280mm左右;配置樓板插銷作業的檢查項目為是否按照間距為280mm的安裝要求配置超過2個插銷;配置銷片的要求為控制插入深度,保證露出長度為總長度的1/2。
布置立桿階段部分施工人員所設置的鋼支撐間距超出設計范圍,帶來結構安全隱患。同時,鋼支撐的垂直度也不滿足施工要求,出現傾斜。因此,在此階段監理人員的工作重點為測定鋼支撐的間距,以不超過1300mm為檢查指標,并檢查獨立鋼支撐是否垂直,測定傾斜角度。除此以外,為降低因樓梯結構荷載導致變形現象發生的可能性,檢查樓梯模板是否增加臨時支撐。
安裝對拉螺桿階段易出現螺桿直徑、長度不符合規范的情況,部分施工人員野蠻施工,對拉螺桿的安裝效果難以保障。此階段監理人員要嚴格依照施工方案和設計規范,以直徑為16mm、長度超出螺母25cm為檢查標準,就剪力墻處的對拉螺桿參數進行測定,判斷是否滿足相關數據。并檢查是否在墻體內的對拉螺桿處套有杯頭和膠管。
安裝墻柱背楞需對與地面和背楞間的間距進行測定。按照首道背楞與地面間隔300mm、與第二道背楞間隔550mm、二三道背楞間隔800mm、三四道背楞間隔1000mm的標準檢查完成安裝的剪力墻鋁膜背楞。同時,在鋁合金模板施工中,背楞數量一般超過4道[8]。
安裝斜支撐是剪力墻澆筑環節的必要施工操作,但部分施工單位對斜支撐與墻面平整度、垂直度和爆模間的關系認識不清,并未在內墻兩側架設斜支撐。因此,監理人員就施工單位是否設置斜支撐進行檢查,要求斜支撐上下部分別與背脊和樓板預埋件相接。在斜支撐參數檢查方面,要求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別設置不少于1道和2道的支撐結構,且墻面與首道水平斜支撐的間距控制在2m左右。檢查過程中,需關注墻體平整度和垂直度,確定是否達到技術指標[9]。
3.2.3 控制安裝安全
監理人員應當要求施工單位遞交與安全交底相關的材料,仔細審閱交底記錄,并深入現場查看是否存在安全措施施用不到位的問題。并要求所有進場工作人員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護設施,保證自身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技術規范,檢查所安裝的鋁合金板模板、柱、墻是否連接緊密,是否固定支撐。并根據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二級漏電保護、三相五線”制、TN-S接零保護、三級配電系統的相關標準判斷施工用電是否安全。
3.3.1 驗收軸線位移
監理人員對測量放樣重要性的相關內容對施工單位進行培訓,要求其強化軸線測放誤差管控。放樣結束后,監理人員逐一復核放樣結果,只有在數據與圖紙相匹配的條件下才能開展架設模板的作業。檢查架設模板過程中是否將不同方向上的貫穿線清晰畫出,所形成的結構垂直度和水平度能否符合標準。墻體模板頂部和底部限位是驗收重點,針對控制不到位的問題予以糾偏。針對模板螺栓、頂撐、支架、軸線的質量重點查驗,復核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并在澆筑環節開展技術、安全和質量交底工作[10]。
3.3.2 驗收墻體
墻體驗收的關鍵點為垂直偏差。以偏差不超過5mm作為標準,確定在施工單位支模時是否使用線墜,控制墻柱模板垂直度。當超出偏差允許范圍時,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后,經校正加固操作后,繼續使用模板。對于寬度不大于1200mm的墻體,斜撐數量不低于1根;對于寬度大于1200mm的墻體,斜撐數量不低于2根。斜撐間的距離控制在低于1500mm的范圍內。
3.3.3 驗收標高
驗收所設置的引測點數量為3個,復核中查看底部平整度和頂部標高。利用紅色油漆在頂部做好標記,便于復核工作開展。
3.3.4 驗收外墻體
外墻體驗收中針對是否存在錯臺進行檢查。檢查模板K板螺絲是否擰緊、預留孔中是否釘入螺絲、對拉螺栓是否穿入墻模板預留孔中。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應用鋁合金模板符合低碳、環保和經濟高效的要求,因此,監理人員在施工前要審核生產單位、總包單位的資質,并對監理工作所依據的質量標準、規范熟記。施工中根據標準規范中的限制條件衡量施工質量,關注安裝鋁模板的全過程,判斷已施工項目質量能否滿足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驗收環節要切實發揮監理工作作用,驗收外墻體、標高等,全過程管控施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