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化轉型、綠色供應鏈與企業環境績效
——媒體關注的調節作用

2023-10-29 09:51:48熱比亞吐爾遜巴文浩
中國流通經濟 2023年10期
關鍵詞:轉型綠色環境

熱比亞·吐爾遜,巴文浩,王 嵐

(1.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上海市 200237;3.北京語言大學商學院,北京市 100083)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指導下,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這種大背景下,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以提升環境績效尤為關鍵。企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和整體工業化的必要基礎,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對企業環境績效提升及其傳導機制的系統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認識企業綠色發展與環境績效的內在聯系,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引導、助力企業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構建全面綠色制造體系,推動制造業綠色升級和建立綠色發展機制。在學術界,已有研究關注企業綠色戰略行為對環境績效的影響,鼓勵企業采取各種措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如更新關鍵設備,采用清潔能源、清潔生產工藝[1],開發設計綠色產品[2],資源再配置[3]等。然而,從產品全生命周期看,環境績效不僅是單個企業或某個部門的職責,更需要上下游企業協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綜合考慮了供應鏈成員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的雙重效應,促使從原材料獲取、加工、包裝、運輸到報廢或回收處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過程對環境污染的影響降至最低、資源效率達到最高[4]。但在現實中,大部分企業打造綠色供應鏈的驅動力不足,綠色供應鏈的構建難度大,很難實現采購、生產、分銷、信息等環節的協同推進[5]。而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為企業協同推進綠色供應鏈提供了新的行為能力,基于數字技術和集成管理的思想拓展企業環境戰略,可以在供應鏈中達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6]。在這一背景下,本文系統研究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影響路徑和機制。

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企業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提供了契機[7]。2021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企業應大力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技術發展,為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數字化轉型與企業生產業務流程的深度融合,可有效減少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提高企業靈活性[8]?;跀底只D型的綠色產品創新[9]、綠色供應商選擇[10]等在減少碳排放、節約能源、增強可持續發展合作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強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于企業科學決策,持續改進生產、物流和管理體系,還能夠促使企業高效利用資源、控制污染、踐行綠色發展戰略。雖然已有文獻研究了數字化要素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綠色戰略行為和環境績效的影響機制尚未引起充分重視。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企業綠色發展戰略的要求,也是實現外部環保要求、以一種新的制度邏輯獲得外部利益相關者認同、促進企業“合法性”構建和擴散的過程[11]。很多研究關注政府和政策壓力,因為隨著相關環境規制政策出臺,在強大的制度壓力和利益相關者推動下,企業會被動實施環境管理行為,從而獲得合法性[12]。雖然政府、政策壓力(如碳排放指標、限產等)是推動企業環境績效提升的外部環境驅動因素,但其對企業環境績效的改進是有限的[13],因為在被動執行環境保護政策情況下,有些制造業企業只有通過犧牲經濟績效才能滿足環境要求,甚至有企業因此而倒閉[14]。本研究引入媒體關注這一外部環境要素。媒體關注作為輿情監督機制,替代利益相關者向企業提出可持續的環保期望,迫使企業降污減排和改善環境績效,以獲取必要的資源[15-16]。企業會通過評估規則下的潛在成本和收益,構建數字化轉型能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行為,以獲得合法性和社會聲譽,避免運營流程中的資源浪費[17]。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試圖探討以下兩個問題:第一,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影響環境績效,如何發揮其在環境治理中的控制效應。第二,作為一種制度壓力,媒體關注如何在企業改善環境績效過程中發揮調節作用。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數字化轉型與企業環境績效

良好的環境績效是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企業的環境績效已成為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關心的重大課題。在學術界,環境績效的定義一般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企業在污染防治、資源利用和減少環境風險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18];二是企業在生產和運作過程中排放的固體、液體、氣體和其他各種有害物質的數量,一般以標準化的數量指標衡量,企業必須精確控制制造過程以滿足環保標準[19]。數字化轉型能力是將數字技術應用于企業流程的能力,通過對產品設計、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事前、事中與事后控制,促使企業滿足各項環保要求[20]。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可以借助數字技術為環境保護賦能,對產品生命周期進行精準監控,降低生產和維護過程中的能耗,減少有害污染物[21],從而提高企業環境績效?;诳刂普揫22],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要監督各項業務是否按計劃進行,及時發現、指出和分析存在的問題,降低發生類似錯誤的可能性。數字技術可用于監督企業整個生產過程,賦能企業糾正偏差,通過檢測和調整組織行為,提高企業環境績效。

根據控制論,數字化轉型能力可對企業環境績效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產生影響。首先,數字化轉型能力形成的事前控制,體現在通過數字技術平臺為企業預先制定契合環境戰略的控制計劃,將企業對環境績效的末端治理轉變為源頭控制[23]。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生產流程中產生的信息進行挖掘、分析,制定詳細的環境績效控制計劃,預先控制物料和能源的配給,促進物料循環使用和回收。在運輸銷售和終端服務階段,事前開發就近配送的數字化配貨系統,對廢棄產品進行改造升級和重復利用,實現資源配置合理化[24],提高企業環境績效。這種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能確保產品在生產、使用、棄置后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減輕[25],達到環??冃У念A期。其次,事中控制可以對事前識別的關鍵環節與事項設定相應的實時監控機制[26]。企業依靠成熟的數字化信息傳輸和處理方式,掌握內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及時發現各環節與環保要求相悖的操作,通過分析原因、糾正偏差,不斷調整優化組織環保行為,進而形成有效控制[27],保證計劃與實際動態相適應[28]。最后,數字化轉型形成的事后控制對事前計劃和事中控制結果進行跟蹤反饋,為后續環境績效的提升制訂修正方案。數字化轉型成熟的企業可以通過精準捕捉、集成、共享檢測數據,及時發現深度隱藏、能夠引發巨大損失的環境風險事件[29],提高對環境風險的敏感度,從全局性、預防性角度為事后改善、科學決策提供支撐[30]。在我國,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企業生態環境監督體系變革的賦能者,是監督組織、監督流程、監督主體變化的催化劑。數字化轉型是一種控制手段,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體現在企業環境績效計劃的制定、實施、評價與修訂的整個過程中。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H1: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企業環境績效的提升。

(二)媒體關注的調節作用

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企業產品設計、生產和服務過程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促使企業達到各項環保標準,防止生產流程偏離環保標準[20],而媒體關注是推動企業通過降污減排改善環境績效,從而提高其合法性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31]。在媒體關注的作用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環境績效的戰略決策會被當作一種積極信號被外界感知[32],進一步加強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深入融合數字化、逐步提升環境績效的動機[33]。由于媒體的獨立性,媒體報道往往比企業自身披露的信息更真實[34]。正面的媒體報道能夠提升企業綠色形象和聲譽,推動企業更進一步加強對自身環境行為的控制力度,從而提升環境績效,并在履行環保責任方面更積極作為[30]。另外,良好的企業環境績效需要能夠被公眾和利益相關方察覺的方法與機制[35],媒體報道是其中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機制之一,促使企業成為綠色標桿企業[36]。因此,企業通過提高數字化轉型能力有效監督并控制其環保行為的動機會更強烈,進一步強化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正向影響。

對媒體報道的研究發現,與正面媒體報道相比,出于獵奇心理,利益相關者會更多地關注負面媒體報道。負面媒體報道會對企業形象產生消極影響,毀掉企業多年的經營成果[37]。因此,企業的消極環保行為一旦被媒體報道,就會被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迅速獲知,有損于企業綠色聲譽,甚至會導致投資者撤資以及消費者抵制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使企業難以以象征性的努力來獲得合法性,迫使企業按照社會道德規范采取實質性的環保措施[38]。這有利于促使企業制定與外部壓力相匹配的綠色發展戰略,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H2:媒體關注正向調節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的關系。

H3:相比于正面媒體報道,負面媒體報道數量越多,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之間的正向關系越強。

(三)綠色供應鏈的中介作用

在企業尋求改善環境績效的過程中,綠色供應鏈發揮著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生態戰略整合到供應鏈實踐中,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39]。在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的雙重作用下,綠色供應鏈成為企業提高環境績效的重要行為。潛在的經濟回報和環保帶來的社會聲譽被認為是企業推進環保措施的主要動力[40]。綠色供應鏈不僅可以使企業重塑生產流程、節省原料投入和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41],還能提高企業資源的綠色租金收入。因此,綠色供應鏈作為一種將環保和績效并重發展的途徑,能夠幫助企業創造預期的經濟和環境收益。當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戰略時,將受到媒體關注這一外部制度因素的約束或激勵。當前社會和公眾對企業環境問題愈加重視,媒體對企業環保行為尤為關注,企業面臨的外部監督及約束日益嚴格,綠色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通過提高環境績效滿足利益相關者要求的主要途徑。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會受到可利用資源的制約[42],而數字化轉型為企業綠色供應鏈的實施奠定了基礎[43]。

媒體報道引發的投資者和社會公眾關注,是對企業環保行為實施壓力的外部制度,數字化轉型為企業綠色環保行為提供足夠的內部技術資源,這種內外部能力與壓力的交互效應有助于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行為,改善企業環境績效。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H4:媒體關注對數字化轉型到環境績效的調節作用通過綠色供應鏈的中介作用來實現。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選取2014—2021年我國滬深A股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設計研究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通過中國經濟金融研究(China Stock Market &Accounting Research,CSMAR)數據庫收集企業數字化轉型數據,利用Python 軟件對企業年報進行分析補充;綠色供應鏈數據來源于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NRDC)公布的綠色供應鏈CITI 指數年度評價報告中的GSC-CITI 指數;環境績效數據通過企業年報、企業所在省份的環保廳(局)及官方新聞門戶網站手工收集;媒體關注數據來源于北京聚源銳思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銳思(RESSET)數據庫。根據研究目標,通過配對和剔除數據缺失企業,最終得到136 家樣本企業,共計733 組非平衡面板數據。在此基礎上,利用STATA17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二)變量及測量

1.被解釋變量

環境績效(EPIN):參考《企業環境行為評價技術指南》和王佳等[44]的研究,從環境管理、環境影響、環境戰略三個方面衡量環境績效,運用內容分析法從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和環境報告書中收集數據,對各維度的指標進行賦值(參見表1)。

表1 環境績效衡量指標與計分規則

2.核心解釋變量

數字化轉型(DT):數字化轉型是輔助企業戰略決策、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能力[45],目前,國內企業已經開始引入數字技術以實現組織結構變革和業務流程改進,重塑價值創造方式[46]。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衡量方法主要有與數字化相關的無形資產占比[47]、企業信息技術人員占比[48]、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統的應用以及企業對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49]等。本文參考吳非等[50]的做法,基于滬深A 股上市企業年報,選取特征關鍵詞集合,并通過剔除前置詞為“無”“沒”和“不”等具有否定含義的關鍵詞以及非本企業(股東、供應鏈成員、高管簡介等)的數字化轉型相關關鍵詞,進行數據清洗。最后,根據特征詞進行搜尋、適配與詞頻計數,得到各關鍵詞的總詞頻數。

3.中介變量

綠色供應鏈(GSC):參考董直慶等[51]、李(Li)等[52]的研究,選取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在2014 年公布的企業綠色供應鏈CITI 指數作為綠色供應鏈的替代變量。CITI 指數是首個對在華企業供應鏈環境表現的評價指標,旨在衡量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水平,系統反映企業對供應鏈成員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意愿和能力。

4.調節變量

媒體關注(Media):借鑒吳文洋等[53]的方法,媒體關注用媒體報道傾向性替代。并以Janis-Fadner系數(J-F)衡量媒體報道的傾向性。

其中,e代表檢索出的正面媒體報道數量,c代表檢索出的負面媒體報道數量。t表示e和c的總和。J-F取值范圍為[-1,1]。有關企業的正面媒體報道越多,J-F值越接近1,企業面臨的媒體監督壓力越??;有關企業的負面媒體報道越多,J-F值越接近-1,企業面臨的媒體監督壓力越大。

5.控制變量

考慮到企業環境績效的影響因素,選取以下變量為控制變量:資產負債率(LEV)、企業規模(Size)、現金流比率(Cashflow)、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托賓Q 值(TobinQ)、董事人數(Board)、企業年限(FirmAge)、獨立董事比例(Indep),并且設置年份、行業和地區虛擬變量以控制對環境績效的影響。

本文選取的變量及其含義如表2所示。

表2 變量及其含義

(三)模型構建

1.主效應模型

為考察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影響,構建如下主效應回歸模型:

其中,EPINit為企業i在t時期的環境績效,DTit表示企業i在t時期的數字化轉型程度,Controls代表控制變量,β0為常數項,其他β為各變量的回歸系數,ε為隨機干擾項。

2.調節效應模型

借鑒溫忠麟等[54]的研究,考察媒體關注在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之間的調節效應。

為驗證調節效應,在主效應回歸模型(1)中加入媒體關注(Media)以及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的交互項(DT×Media),得到調節效應模型(2):

3.中介效應模型

為驗證綠色供應鏈對媒體關注調節效應的中介作用,需做兩個階段的回歸檢驗。第一階段,做數字化轉型(DT)、媒體關注(Media)以及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交互項(DT×Media)對綠色供應鏈(GSC)的回歸,得到模型(3):

其中,GSCit為企業i在t時期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水平。

第二階段,在調節模型(2)中加入綠色供應鏈,得到模型(4):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3 列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其中環境績效(EPIN)的均值為3.65,標準差為2.55,25%~75%的觀測值分布在1~6 之間,表明樣本企業的環境績效不高,且存在較大的差異。數字化轉型(DT)的均值為1.21,25%~75%的觀測值分布在0.00~2.07 之間,說明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仍處于起步階段。綠色供應鏈(GSC)的均值為6.24,25%~75%的觀測值分布在0.00~7.73 之間,說明我國企業綠色供應鏈起步較晚,多數企業仍待提升。媒體關注(Media)的均值為0.17,25%~75%的觀測值分布在0.05~0.24 之間,表明樣本企業受到的媒體關注程度存在顯著差異。

表4顯示了主要變量均值的年度變化情況,環境績效(EPIN)的均值呈現上下波動趨勢,表示樣本企業環境績效每年變化較大。而數字化轉型(DT)的均值呈逐年上升趨勢,表示樣本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越來越高。而綠色供應鏈(GSC)的均值基本呈上升趨勢,但在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明顯下降。

表4 主要變量均值的年度變化

(二)單變量檢驗

根據數字化轉型(DT)的年度均值和中值,將樣本企業分成數字化程度高低兩組,表5 顯示了兩組樣本的單變量分析結果。當企業數字化水平較高時,其環境績效也相對較高,并且這種差異在逐漸增大,H1 得到初步驗證。

表5 單變量檢驗

(三)基準回歸結果

1.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

表6 列(1)顯示,數字化轉型(DT)對環境績效(EPIN)的回歸系數為0.400,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即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的提高,企業環境績效會不斷提升。H1得到驗證。

表6 基準回歸結果

2.媒體關注在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之間的調節作用

列(2)顯示,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的交互項(DT×Media)對環境績效(EPIN)的回歸系數為0.483,在10%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媒體關注(Media)在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之間起正向調節作用。H2得到驗證。

列(3)顯示,數字化轉型與負面媒體報道的交互項(DT×Media_N)對環境績效(EPIN)的回歸系數為0.105,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負面媒體報道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之間起正向調節作用。H3得到驗證。

3.綠色供應鏈的中介效應檢驗

表6 列(4)顯示,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的交互項(DT×Media)對綠色供應鏈(GSC)的回歸系數為6.095,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媒體關注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供應鏈之間起正向調節作用。列(5)顯示,綠色供應鏈(GSC)對環境績效(EPIN)的回歸系數為0.035,在1%的水平上顯著。H4 得到驗證,即媒體關注對數字化轉型到環境績效的調節作用通過綠色供應鏈的中介作用來實現。

(四)穩健性檢驗

1.雙重差分(DID)模型檢驗

在樣本選擇期間,國家陸續頒布多項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產業政策和方針,不同企業開始數字化轉型的時點可能不同。參考翟華云等[55]的研究,將企業是否進行數字化轉型構建為變量DT_dum,并設定多時點雙重差分(DID)模型對假設進行再檢驗(參見表7)。表7 列(1)回歸結果說明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了環境績效,證明本文結論具有一定的穩健性。

表7 穩健性和增設工具變量檢驗回歸結果

2.對企業數字化內部分解數據進行回歸

參考吳非等[50]的研究,基于Python 軟件對上市企業年報文本提取形成數據池,將其分為技術實踐應用和底層技術運用兩個層面,構建企業數字化指標體系。為確保研究結論的穩健性,分別從技術實踐應用(DT_kdt)和底層技術運用(DT_adt)兩個層面出發,利用主效應模型對其進行重新回歸,從表7列(2)、列(3)結果可以看出,基準回歸結果具有高度的穩健性。

(五)內生性檢驗

1.增設工具變量

通過前文的分析,隨著企業不斷提升數字化水平,環境績效會逐漸提升,然而環境績效較高的企業,會受到更多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注,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也有更多資源投入到數字化轉型,因此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之間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問題,帶來內生性的挑戰。本文以同一年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數字化程度平均值(DT_iv)為工具變量,來檢驗基準回歸的結論。因為同行業企業面臨著類似的外部環境,其數字化水平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同行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會對本企業的環境績效產生影響,這符合外生性原則。工具變量的最小特征統計值F-statistics為10.29,拒絕存在弱工具變量的假設,表明該工具變量滿足相關性。具體的回歸結果如表7 列(5)所示,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421,在1%的水平上顯著,驗證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促進作用。

2.Heckman兩階段檢驗

由于樣本自選擇問題,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可能會受到影響。參考王雄元等[56]的研究,利用Heckman 兩階段模型來緩解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其中,在第一階段使用Probit 模型估計全樣本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率,計算逆米爾斯系數(IMR)。在第二階段將估算的IMR代入模型進行回歸。表8 列(1)顯示,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387,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考慮樣本自選擇問題后,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之間的正向關系仍然顯著。

表8 內生性檢驗回歸結果

3.PSM配對法

首先,根據企業是否進行數字化轉型將樣本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用編碼后的虛擬變量作為分組變量(DT_dum),使用Logit回歸計算傾向匹配得分值。選擇近鄰匹配、核匹配和半徑匹配三種方法對樣本進行匹配,將匹配得到的樣本分別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8 列(2)至列(4)所示,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正,且通過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H1得到驗證。

4.反事實檢驗

為檢驗是數字化轉型而非其他可能因素提升了企業環境績效,構建變量虛假的企業數字化(DT_cross),即將企業數字化和環境績效數據進行隨機匹配,產生非真實企業數字化變量。如果不是數字化轉型而是其他與數字化相關但無法觀測的變量影響企業環境績效,則DT_cross的系數顯著。若DT_cross系數不顯著,說明模型不存在重要變量的缺失。表8列(5)顯示,DT_cross的系數為0.048,不顯著,說明沒有遺漏重要變量。

(六)異質性分析

數字化轉型有助于提升企業環境績效,但在不同的情境下,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影響是否有差異?基于企業性質、企業規模以及社會責任三個層面,引入數字化轉型與企業環境績效的研究框架,以探究差異的存在性。

1.基于產權性質的異質性檢驗

鑒于我國企業的特殊產權性質,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可能會有所不同。將樣本劃分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對其進行回歸,結果如表9 所示。列(1)代表國有企業樣本,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373,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數字化轉型顯著提升了國有企業環境績效。列(2)代表民營企業樣本,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344,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數字化轉型對民營企業的環??冃в忻黠@的提升??梢钥闯?,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中,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促進要比民營企業更有效。原因可能在于,民營企業由于經營規模等限制,通常面臨著較嚴的融資約束,很難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數字化轉型建設中。

表9 異質性檢驗回歸結果

2.企業規模

本文按照企業總資產中位數將樣本劃分為大規模企業和中小規模企業,其中總資產大于中位數的企業為大規模企業,否則,為中小規模企業。表9列(3)、列(4)顯示了不同企業規模下的回歸分析結果。從列(3)可以看出,大規模企業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344,在1%的水平上顯著;從列(4)可以看出,中小規模企業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275,在5%的水平上顯著??梢?,數字化轉型對大規模企業的環境績效促進作用更顯著。原因在于,數字化轉型打破了大規模企業資源配置的時空約束,衍生了共享經濟,大規模企業更容易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促進企業環境績效的提升。

3.社會責任

參照吳文洋等[53]對社會責任的測量方法,使用和訊網的上市企業數據中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分,按照企業社會責任評分的中位數對樣本進行劃分。如果企業社會責任評分大于中位數,就被劃分為高社會責任企業,否則為低社會責任企業。從表9可以看出,列(5)對應高社會責任企業,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534,在1%水平上顯著;列(6)對應低社會責任企業,數字化轉型(DT)的回歸系數為0.234,在5%水平上顯著。可以看出,良好的社會責任可以形成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作用,增強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提升作用。原因在于,社會責任履行程度高的企業會更完整地披露環保信息,吸引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注,提升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促進作用。

四、研究結論、管理啟示與理論貢獻

(一)研究結論

在綠色發展戰略背景下,企業面臨著環境績效和經濟績效的雙重挑戰,不僅要制定滿足環境規制的企業戰略,還要實施構建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管理模式。本研究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供應鏈和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同時以媒體關注為調節變量,探究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作用機理。通過對企業二手數據的收集、整理和配對,最終得到136 家樣本企業的733 組非平衡面板數據,驗證了理論假設,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數字化轉型作為一種能力,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包括企業環境績效計劃制定、實施、評估、修訂的循環控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轉型拉動企業不斷提升環境績效。

第二,媒體關注強化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提升作用。媒體關注作為外部因素,能夠有效增強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積極影響,即媒體關注水平越高,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拉動作用越強。

第三,媒體關注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關系的正向調節通過綠色供應鏈發揮作用。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環境績效之間,媒體關注可以顯著增強綠色供應鏈的中介作用,使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環境績效的促進作用更加有效。

(二)管理啟示

第一,企業應積極面對數字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及其挑戰,把握數字技術和綠色供應鏈、環境績效的新機遇,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聯合內外部利益相關方搭建數字平臺,對企業的生產環節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和控制,構建互聯互通的產品生態系統,建立開放的環境監管聯盟,形成綠色集聚效應。另外,企業應積極響應政府的激勵政策,結合數字化和綠色供應鏈應對外部壓力,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綠色期望,實現綠色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環境績效。

第二,企業應正視媒體關注帶來的壓力,主動提高自身環境治理能力和誠信水平,避免為短期收益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同時,注重環境信息的披露,自主披露高質量的環境信息,改善企業聲譽,提高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投資信心,進而提升企業價值。媒體應該保持自身在市場中的獨立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對企業環境治理問題的監督。

第三,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企業數字化的支持,完善支持企業數字化發展的政策,解決我國企業數字化程度低、轉型成本高等問題;根據企業異質性特征,因地制宜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由于中小型民營企業規模和資源有限,應適當加大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力度;積極推動數字技術應用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企業數字基礎設施的可獲得性。

(三)理論貢獻

一方面,在研究企業環境績效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時,大多文獻從動態能力理論和資源基礎觀等出發,局限于探索企業內部要素和外部影響因素,本文從控制論的角度,深化了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影響的研究,從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層面解釋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對環境績效的拉動作用,拓展了控制理論應用情境。

另一方面,基于制度理論,將媒體關注作為一種外部制度,拓展了現有研究關于企業環境績效影響機制的認識體系。

在制度理論方面,大多文獻關注的是政府政策壓力對環境績效的影響,認為企業的環境管理行為是對環境法規的被動反應,忽略了媒體關注這一情景要素在企業綠色發展戰略行為中的能動性。從外部情景視角看,媒體關注推動了企業環境績效改善;從企業內部能力視角看,數字化轉型作為一種能力,拉動企業環保行為,促進環境績效的提升。這種內外部拉力與推力的交互效應強化了企業綠色供應鏈行為,改善了企業環境績效。本研究結合控制理論與制度理論,兼顧企業內外部因素,闡述了數字化轉型與媒體關注之間的交互聯動效應,豐富了中國情境下的綠色發展戰略和環境績效的研究。

猜你喜歡
轉型綠色環境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環境
轉型
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灃芝轉型記
再造綠色
百科知識(2008年8期)2008-05-15 09:53: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九色免费视频| 国产资源站| 欧美色综合久久|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日韩黄色精品| 夜夜操天天摸|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麻豆另类AV|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日本免费精品|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高h视频在线|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www亚洲精品|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网| 亚洲综合片|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欧美成人区|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5页| 亚洲第一视频区|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亚洲天天更新|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伊人91视频| 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无码免费试看|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久久婷婷六月|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色噜噜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 性视频久久|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99资源在线| 91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一级片一区| 色综合日本|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久久国产热| av在线无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