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儒麗,吳文嬋,周水明
(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中醫香療作為一種基于中醫藥理論的療法,源于夏商時期、成于秦漢時期、盛于明清時期,其核心原理在于將芳香物質制成適宜劑型,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中醫香療“治未病”的獨特優勢日益凸顯。當代香療已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并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清潔芬芳、環境美化等領域[2]。其中,植物香薰空氣殺菌作為中醫香療的一種,具備環保和健康的殺菌特性。研究表明,艾葉、蒼術、桂枝、菖蒲、檀香等植物所散發的香氣中含有揮發性成分,能夠有效抑制多種致病菌和病毒的生長[3]。因此,空氣消毒作為一項重要預防措施,不受物體遮擋,不存在消毒死角,對于預防疾病、防止交叉感染以及提升醫院質控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4]。
本文探討了植物香薰的起源,詳細闡述了植物香薰空氣殺菌在國內外的研究進展,包括相關實驗和觀察結果。此外,深入探討了植物香薰的取材方法和產品開發,并對植物香薰空氣殺菌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熏香法是自古以來持續存在著的一種習俗[5]。距今5000 多年以前,四大文明古國已經使用香料。在英文中,perfume(香料)來自拉丁語perfumum,意思是“通過煙霧”。這表明古代西方使用香料也是通過熏香的方法[6]。中國文人認為熏香、點茶、掛畫、插花四種活動堪稱雅事。植物香熏文化流傳久遠,廣泛應用于香湯浴、燃香、隔火熏、香墜或涂抹等方面[7]。很多古籍都有提到,例如《周禮春官》載“掌歲時祓除釁浴(香熏草藥沐浴)”,《周禮》記載“以莽草熏之,凡庶蟲之事”,《詩經·豳風·七月》載“穹窒熏鼠,塞向墐戶”,《神農本草經》里有記載“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中描述“尚書郎……女侍史二人潔衣服,執香爐燒熏”[8]。植物香薰除了用于改善室內外環境,也用于防治疾病等。焚燒香熏可以遠離傳染病以及遏制疫病的傳播。在中國古代,用于祛病的植物香熏最常見的是蒼術、艾葉、丁香、桂枝、草果、菖蒲、檀香等預防和治療傳染性疾病的香料[9-11]。
總結古人焚燒香熏的習俗,其目的和作用歸納如下:一是祈祝神明;二是逐蟲驅穢;三是凈化空氣;四是怡人心肺;五是彰顯身份。其中,《說文解字》記載:“疫,民皆疾也。”薰香法(焚燒辛香之品)與現代預防醫學中的空氣殺菌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均能夠達到淨化環境空氣、殺滅有害微生物、促進身心健康之良效[12]。自新冠肺炎全面爆發以來,中藥材煙熏進行空氣消毒,不僅能提高病室的空氣清潔度,而且能降低感染的風險,對控制空氣傳播疾病具有重要作用[13]。
植物香薰的空氣殺菌作用早期已被研究。法國芳香工業化學家Rene-Maurice Gatefosse 在《芳香療法》一書中提出“芳香療法”[14]。KOO 等研究發現,嗅吸石菖蒲精油可延緩ICR 小鼠的驚厥。LINCK 等研究發現,芳樟醇能夠在小鼠身上產生鎮靜和抗焦慮的效果。KRITSIDIMA 等研究顯示,嗅吸薰衣草精油能夠減輕牙科病人的焦慮情緒。
關于應用中藥進行空氣消毒,據《肘后備急方》記載,早在東晉時期,葛洪就提出了使用艾草燃燒灸病床四角的方法來預防和控制瘟疫傳播。姜釗等研究發現,意樂藏香(柱香和陀香)具有明顯的空氣殺菌作用,能夠有效地抑制空氣中微生物的生長。梁玉玲等研究表明,薰衣草、蒼術、桂枝等藥材香薰中藥消毒液對病房常見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秦春梅等探討中藥辟瘟線香對空氣中自然菌的抑制作用,艾草本辟瘟線香和蒼降辟瘟香殺菌作用強,可作為家庭、學校、辦公室等地方的空氣抑菌劑。艾葉揮發油具備多種功效,其中包括抗炎、消毒、抗菌、鎮咳、驅蟲等作用。非口服中藥是中國傳統防控空氣傳播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佩帶香囊和煙熏消毒等方法被廣泛應用。此外,防疫方也分為蒼術類、雄黃類及其他類方,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治療傳染病的目的。宋奕鋆等采用蒼術、艾葉、桂枝為主要原料的混合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良好的抑菌性能。桂枝揮發油以及其中的有效成分桂皮醛,對于流感病毒具有明顯的直接殺滅效應。芳香植物精油成分之一檸檬烯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等有抑制作用。韋賽君證實了自然條件下金錢松枝葉釋放地揮發性有機物具有凈化空氣和抑菌作用。
植物香薰歷史悠久,當前植物香薰產品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適宜性,但是也可能存在刺激性、光敏性、毒性等不良反應,目前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度不高,在日后有關產品的開發時應予以注意,并根據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的種類以及提高產品的便利性。
植物香薰空氣殺菌是指利用芳香成分、植物燃煙成分和其他殺菌成分,通過物理和化學方式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殺滅細菌和病毒,從而達到凈化空氣,保障人類健康的目的。常用植物見表1。

表1 制作香薰的植物及其功效
燃香類產品按形狀可分為線香、盤香、塔形香、印篆香等。線香的制作是以芳香類植物的粉末為主要原料,以榆樹皮粉為黏合劑,通過加入適量的冷熱水揉制成膏狀香組合物,然后用擠出機將其擠出成型,再進行切割和干燥,盤香、塔形香制作方法與線香類似。印篆香是把芳香類植物制成粉狀香末放置在木刻的香印框范上,壓出各種圖案。
植物香薰提取物多為液態,借助用香工具發揮功效。現代的熏香方式常常使用植物香薰油來達到效果。植物香薰油是從植物不同部位提取的揮發性物質,多數為油狀液體,常用于香薰燈、香薰棒等載體中,可改善空氣質量、舒緩情緒等效果。植物香薰油可來源于植物的種子、樹皮、樹葉、枝葉、樹根、花朵、果實等部位的植物揮發性成分。提取植物香薰油的方法有蒸餾、萃取、冷榨、冷吸等。如柚皮精油提取可通過水蒸氣蒸餾,然后用乙醚對餾出液進行萃取液,最后干燥、旋轉蒸發濃縮得揮發油。又如采用冷壓的方式將橄欖、酪梨等果實的油脂擠出,即可得到植物香薰油。
傳統熏香方式包括佩戴或涂抹熏香、焚燒熏香、隔火熏香等,現代熏香方式主要為隔火熏香和無火熏香。無論是傳統熏香還是現代熏香,目前均受人們喜愛。經改良后的市場上的香氛產品大多采用霧化釋放、加熱釋放、焚燒釋放、自然揮發釋放等方式,起到殺菌、去除異味等效果。植物香薰空氣殺菌作為新型的空氣凈化技術,已在家庭、醫療機構、辦公室等場合得到了應用。常使用植物香薰爐、電香爐、香薰燈、香薰噴霧器等產品輔助有效成分釋放,可以有效消毒殺菌,達到凈化空氣、降低患者和醫護人員感染疾病的風險。植物香薰產品形態及使用工具如表2 所示。

表2 植物香薰產品形態及使用工具
雖然植物香薰空氣殺菌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目前植物香薰原料復雜性、相關化合物的毒理和藥理、殺菌效果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驗證。此外,在使用植物香薰進行空氣殺菌時,需要考慮到植物香薰的濃度、使用時間、使用方式等因素,否則可能會影響其殺菌效果。
隨著人們對健康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植物香薰在空氣凈化、殺菌等方面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當前,植物香薰的主要發展趨勢包括實現精細化管理、多元化組合以及產業化應用。通過對植物香薰的成分、濃度、使用方式等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提高其空氣殺菌效果。同時,通過將不同種類的植物香薰進行組合,逐步實現其產業化應用,并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食品加工、家庭生活等領域,為人類的健康提供更加安心的保障。植物香薰與當前中醫藥健康理念相結合,逐步建立“用在康養”“融在生活”新模式。今后尚需在結合芳香療法的不良反應、適宜人群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有關產品的開發,引領大眾辟穢防疫、預防外感和日常保健,傳承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文化創新發展,進一步助推“健康中國行動”戰略落地見效,增進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