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海帆 | 文
2023年7月13—14日,第15屆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年會在青島舉行。本屆會議共形成了113場行業領袖、企業高層及專家演講、106家企業新產品新技術展示,吸引了來自國內外500多家機構近2 000位專業代表參加。
會議期間,記者對殼牌(上海)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冉立新進行了采訪,話題涉及助力整車企業排放達標、電動化趨勢下殼牌的產品布局、本土研發與未來規劃。專注技術、致力于低碳轉型的殼牌,對當前市場有怎樣的認知?又將如何為行業貢獻力量?
自2023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國Ⅵ6b排放標準,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Ⅵ6b排放標準的汽車。隨著國內排放標準愈加嚴格,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已是必行之事。在整車企業提前布局,積極響應的同時,殼牌同樣在不斷發力。據冉立新介紹,殼牌在國Ⅵ產品研發上已經緊跟國家相關政策多年。“談到減排,在潤滑油領域,我們主要關注發動機油和變速器油,特別是關注傳動系統的變速器油。”長期的關注和研發,讓殼牌對市場需求了如指掌:根據近期的技術報告表明,降低油品的黏度是OEM的需求,也是整個行業的趨勢。殼牌已通過改進配方,降低產品的黏度,顯著提高變速器效率,從而實現節能的目標。除傳統發動機、變速器油外,殼牌也在針對AMT(手自一體變速器)進行產品研發。“對于現在的駕駛員,特別是年輕駕駛員來說,AMT可以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在安全、舒適、節能等方面都有所裨益。因此,殼牌將這一發展方向與減排的理念相結合,旨在為客戶提供良好的體驗同時實現節能目標。”此外,殼牌與多家卡車制造商緊密合作:2022年9月14日,斯堪尼亞中國與殼牌中國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在全球戰略合作架構下,將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多領域開展進一步協作,推動向可持續交通運輸系統的轉型;2023年5月10日,殼牌中國與一汽解放在長春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一體化能源方案、新能源商用車、多維技術創新、超級概念卡車項目和海外市場合作等5個方面開展重點合作。
殼牌中國集團主席黃志昌(左)與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右)簽署協議
一汽解放與殼牌中國在長春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世界領先的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在全球減碳目標下,殼牌發布“賦能進步”戰略,向著追求凈零未來的目標積極實踐,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提供實現能效提升、綠色減碳目標的整合能源解決方案。
近年來,無論是輕型重型商用車市場,新能源產品滲透率都不斷提高。2023上半年,新能源專用車累計銷售10.6萬輛,同比增長5%,新能源產品市場具有巨大潛力,而這也是殼牌的目標市場。
談到整車產品的電動化趨勢,冉立新表示:“在中國,重卡和輕卡領域都在朝電動化方向發展,我們注意到各個OEM都開始使用油冷電機。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電動卡車,無論是城市中的清潔車、物流車,還是礦山、短途車或碼頭車,它們已經開始使用電力驅動系統。”殼牌注意到,從前電動化設備的冷卻主要采用水冷技術,而OEM現在的設計趨向于采用油冷技術。相較于水冷,油冷的優勢在于絕緣性能良好、沸點高、凝點低,這無疑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因此,從整個驅動系統上講,油冷電機相對水冷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
看到市場的這一變化,殼牌敏銳地洞察了行業需求,研發與電機匹配的專用油冷潤滑油。目前殼牌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在OEM的產品投入使用。殼牌的油冷電機潤滑油經過反復試驗,具有極佳的絕緣材料相容性及優良的抗高溫腐蝕性能。冉立新介紹道:“油冷電機的推廣應用是電動化趨勢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據了解,殼牌油冷潤滑油投入市場的時間,將與OEM的使用油冷電機的步調相一致。“殼牌的產品是為客戶服務的,只要OEM將新技術新設備投入市場,殼牌就可以立即配套相關產品。”冉立新介紹道。
殼牌是全球最大的潤滑油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其在中國的發展軌跡亦超過一個世紀之久。扎根中國多年,殼牌對中國市場和國內用戶已是再熟悉不過,“本土研發、本土服務”的模式也在實踐中得到了認可。殼牌為中國的OEM制造商和客戶提供端到端服務,在各個區域如乍浦、珠海、香港、天津等地都有工廠,“可以說殼牌的服務覆蓋了全國。” 殼牌與國內政策、市場同步發展多年,在助力OEM產品進步的同時,也通過創新實現自我進步;新時代的浪潮中,殼牌又以超前的布局做好產品,做好服務。
談到未來,冉立新表示:殼牌對其在華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中國市場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潛力無窮,而數字經濟浪潮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加上中國本土人才優勢、產業規模優勢,讓殼牌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也愿意深耕中國市場。至于殼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方向,冉立新用3個詞來概括:“節能、創新、價值”。作為一家能源公司,節能是殼牌未來愿景中最關鍵的元素;此外,殼牌致力于在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實現創新,從而為客戶、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