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現代漢語虛擬位移判定研究

2023-10-31 15:41:01周文芳鄧佩穎
現代語文 2023年9期

周文芳 鄧佩穎

摘 ?要:虛擬位移現象在國內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學界對漢語虛擬位移表達描寫的精準性不夠,判定漢語虛擬位移的標準也存在分歧。從這些分歧出發,以虛擬位移各類型的典型特征和構成要素為界定準繩,嘗試制定現代漢語虛擬位移的判定原則。在此基礎上,對漢語虛擬位移類型、漢語修辭手段進行辨析,試圖解決現代漢語虛擬位移判定這一基本問題。

關鍵詞:漢語虛擬位移;判定原則;類型辨析

一、引言

虛擬位移概念首先由Talmy于1983年提出,它是“交疊系統”認知背景下的產物,即語言和視覺感知兩個認知系統,在構建感知、概念或其他認知表征時,存在“普遍虛擬”的相似性特征。Talmy將虛擬位移歸納為六種類型:散射型(emanation)、相對框架型(frame-relative motion)、共展路徑型(coextension paths)、模式路徑型(pattern paths)、接近路徑型(access paths)和顯現路徑型(advent paths)[1](P103)。虛擬位移現象在國內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從英語虛擬位移現象的理論介紹、跨語言對比研究,再到近些年漢語本體的虛擬位移表達研究。有研究者嘗試以Talmy的虛擬位移類型為基準,對漢語虛擬位移進行分類,并描寫其詞匯、句法形式特點[2]-[5],但學界對現代漢語虛擬位移表達進行類型描寫時意見和標準并不統一,主觀性較強。例如:

(1)去年的此時,中國政府動用外匯儲備向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完成注資450億美元。(新華社,2004-12-31)

(2)說罷,從眼鏡片后頭,迅速地向鄭子云射來兩道警告意味的光。(張潔《沉重的翅膀》)

(3)汽車經過廣東省開平市郊,不經意地朝窗外一瞥,前方不遠處,一座由靛青和灰白色組成、中西合璧風格的牌坊闖入眼簾,繼而一座擎天柱似的“周文雍、陳鐵軍烈士紀念碑”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文匯報》,2001-07-06)

(4)人們不由得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不遠的草海里,似飛濺起來的浪花,突然閃現了一匹銀色的駿馬。(馮苓植《雪駒》)

(5)2007年,白發悄悄爬上了老華的鬢角,華華反而越長越年輕了。(網易新聞,2021-06-21)

(6)這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峻青《山海關》)

例(1)涉及虛擬位移類型的范圍劃分,即該類型是限制在物質空間還是可以擴展到抽象空間。例(2)~例(4)涉及虛擬位移類型的歸類分歧,這三例都和視覺器官眼睛有關。有學者認為,只要和視覺器官發出的視線位移有關,都屬于視覺感知路徑;也有學者認為,這三例側重點各有不同,分屬于三類不同的虛擬位移類型。例(5)、例(6)則涉及虛擬位移和漢語修辭手段的分歧。有學者認為,這兩例只是擬人修辭手段的運用;也有學者將它們都歸為漢語虛擬位移表達。從以上各例可以看出,漢語虛擬位移仍然存在判定不清的基本性問題。陶竹、王金銓基于語義動態性和特定句式,對漢語虛擬位移的判定進行了研究[6],但涉及面較小,不能囊括目前漢語虛擬位移判定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鑒于此,本文首先歸納漢語虛擬位移判定中經常出現的分歧;其次,依據Talmy虛擬位移類型的典型特征和構成要素,對判斷誤區進行分析;再次,基于漢語特殊詞匯和句式的特點,嘗試制定判定漢語虛擬位移的原則,并對漢語虛擬位移類型進行辨析。

二、漢語虛擬位移的判定分歧

就國內的虛擬位移表達研究來看,對于Talmy虛擬位移各種類型特征的認識、選擇的判定路徑、依據的判斷標準都存在一定分歧。這里主要聚焦于國內學者判定漢語虛擬位移表達過程中的分歧并予以分類,指出常見的判斷誤區,同時,和修辭手段進行區分。

(一)虛擬位移類型概念要素特征理解分歧

在虛擬位移的六種類型中,Talmy對散射型路徑進行了重點論述。散射型虛擬位移包含方向路徑(orientation paths)、輻射路徑(radiation paths)、影子路徑(shadow paths)、感知路徑(sensory paths)和交際路徑(communication paths)。Talmy還在方向路徑中下設了視線(line of sight)、前景路徑(prospect path)、直線排列路徑(alignment path)、指向路徑(demonstrative path)和目標路徑(target path)。Talmy闡述了散射型路徑的總體特征,它是某些不可觸知的實體從一個始源沿著某一特定路徑到達特定目標物的虛構運動[1](P106)?;赥almy散射型路徑的總體特征和分支類型,國內學者針對漢語展開了本體研究,但學者們關于散射型路徑類型的構成要素特征的理解并不一致。例如:

(7)工地上,一根鋼筋朝向路燈散落著。[5](P54)

(8)電視機上的天線一直朝著窗臺上君子蘭花的方向放著。[5](P54)

(9)在國航停機位,一架架排列齊整的鳳凰飛機即將迎著朝陽啟航。(新浪財經,2020-04-11)

(10)綠松林被壓癟一般低低地橫亙著,蒼翠的山巒在它身后清晰地列成一排,指向天空。(村上春樹《1973年的彈子球》)

以上這些語例被有些學者判定為直線排列型路徑。陳碧泓認為,始源物的特征只要是線性、帶端點,就能作為直線排列型路徑的構成要素,對始源物的能動性特征則不作要求[5],如例(7)中的“一根鋼筋”和例(8)中的“天線”。鄭國鋒等在判定直線排列型路徑語料時,則強調始源物的能動性特征[3],如例(9)中的“鳳凰飛機”。而馬賽在判定時,更多的是依靠指向義的語言形式[2],如例(10)中的“指向”一詞;在馬賽選取的17例直線排列型路徑的語料中,有16例都以“指向”為主要動詞。可以說,對虛擬位移類型概念要素特征認識上的分歧,直接導致了漢語虛擬位移類型的描寫偏差。

(二)虛擬位移類型界定分歧

最突出的界定分歧表現在散射型路徑中的視覺感知路徑和視線路徑的區分上。2007年,Talmy來華講學時,曾表明“視線路徑”是分類中的一個“瑕疵”。國內學者在界定這兩種類型時,也有著各自的標準。鄭國鋒等把所有包含視線移動的表達都納入視覺感知路徑,認為視覺虛擬位移應至少涉及一次視線移動,包括發出、中間移動過程與投射[7](P37)。楊京鵬、陳琛則認為,Talmy的視線路徑和視覺感知路徑存在邏輯上的重疊關系,因此,他們將視線去掉而改為“側向路徑(lateral path)”,以突出方向性,并包含了虛擬位移中的橫向和縱向位移以及兩者的組合[4](P48)。例如:

(11)郁麗文才抬起因為焦急而顯得迷亂的眼睛。(張潔《沉重的翅膀》)

(12)大家的眼跟著祥子。(老舍《駱駝祥子》)

以上兩例中,鄭國鋒等把隱含視線位移的語料都包含在視覺感知路徑中,例(11)中的“抬起”表明視線的向上位移,而例(12)直接把“眼”作為主語,“跟著”表現出“眼”發出視線后的位移路徑[7](P40)。在楊京鵬、陳琛所統計的側向路徑語料中,漢語只占2例,可見,作者把只包含視線位移的漢語虛擬位移表達單獨歸為一類,而沒有和視覺感知路徑相區分。

除此之外,學界對漢語零路徑的界定標準也不統一。由于零路徑屬于漢語特有的虛擬位移類型,最近幾年才受到學者關注,限于篇幅,本文不展開討論。

(三)虛擬位移與修辭手段的分歧

不同學者對虛擬位移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Langacker把虛擬位移總稱為“抽象位移(Abstract Motion)”,它主要取決于概念化主體不同的識解方式[8](P30)。Matlock則通過心理實驗得出結論:當人們在試圖理解動詞用于描寫靜態場景時,通常會在大腦中進行“模擬位移(Simulated Motion)”[9](P1396)。Matsumoto把虛擬位移現象總稱為“主觀位移(Subject Motion)”[10]。鈴木裕文則把它稱為“視點位移”,即概念主體進行的心理掃描[11]。通過這些界定,可以看出,虛擬位移的關鍵詞是“以動述靜”和“主觀位移”,它們和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段有著交叉重疊的部分。陶竹、毛澄怡指出,擬人修辭是構成顯現路徑虛擬位移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12];也有學者認為,虛擬位移反映的是依據格式塔心理學建構的從無到有的呈現過程,或者是物體從基礎形態向現在狀態的變化過程,與修辭屬于兩種表征方式[5](P76)。例如:

(13)大太太接著就想起自己的青春早已消逝得了無蹤跡,眼角上聚集著扁形的皺紋,白發悄悄爬上了鬢角,皮膚開始發松了。(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14)立刻,張素素的嫩臉上飛起一片紅云。(茅盾《子夜》)

(15)杜竹齋丟了手里的雪茄煙頭,慌忙搶著說;細的汗珠從他額角上鉆出來了。(茅盾《子夜》)

有些學者將以上語例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的地點顯現型路徑,通過顯現路徑呈現出“白發”“紅云”“汗珠”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有些學者認為這些語例只是修辭手段,漢語顯現路徑展現的是本來就處于其位置上的事物在語言形式上的動態顯現過程,而以上例句中的這些事物本來就不在其位置上。

三、判定漢語虛擬位移的原則

虛擬位移可以從現象學、心理學、認知等多角度進行探析。當虛擬位移與語言相結合時,通過語言形式來判斷虛擬位移表達和非虛擬位移表達,是一種可操作的方法。根據Talmy所描述的虛擬位移類型特征,結合漢語特殊句式、路徑動詞、方向介詞的特點,本文嘗試提出漢語虛擬位移的判定原則,并對易混淆的虛擬位移類型進行辨析。

原則一:根據Talmy的每類虛擬位移的概念要素和該虛擬位移類型的總體特征,篩選出相應的漢語虛擬位移表達。比如,顯現路徑的特征是:通過描述物體到達或者顯現物體所處位置的動態過程,來表達事實上靜止物體的位置。位移路徑由位移動詞表征,位移主體的語義特征是非生命體。例如:

(16)岸邊遠遠的山頂散落著石頭砌成的羌人碉樓,在高高的山與山之間,寂寂地,帶著不被了解的憂傷沉靜地存在了上百年,甚至在大自然重塑河山的巨大力量面前,依舊保持著站立的姿態。(知乎,2017-12-13)

在例(16)中,羌人碉樓沉靜地存在了上百年,它在山頂的位置分布使用了“散落”一詞,這就把碉樓所處的位置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符合顯現路徑的特征,因此,可以把此句列為顯現路徑型的候選。

原則二:通過特定的句法測試手段來篩選真正的漢語虛擬位移表達。雖然例(16)經過初步語料篩選,成為顯現路徑型的候選,但通過添加施動者羌人,便能把位移主體羌人碉樓的隱性施事語義角色顯現出來,表明正是羌人的施事行為,才使碉樓呈現這樣的分布狀態。因此,根據原則二,例(16)被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顯現型路徑是不適合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虛擬位移類型的句法測試的側重點并不相同,如共展型路徑可以采用添加時間、地點、方式等狀語來篩選,此外,任何實時性、敘實性狀語都不能和共展路徑型相兼容。例如:

(17)乳黃色鱗狀鈣華體堆積千百年,沿著地勢呈梯田狀蔓延上升,遠觀猶如一條由時光精雕細琢的巨龍。(網易旅游,2018-09-08)

在例(17)中,“堆積千百年”表明乳黃色鱗狀鈣華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添加任何實時性的狀語都與原句相違背;同時,“猶如一條巨龍”的比喻修辭手段的使用,也間接表明鈣華體的非敘實性屬性。因此,此句可以被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共展路徑型。

原則三:通過分析漢語的路徑動詞和方向介詞的動態性,來辨別真正的漢語虛擬位移表達。Matsumoto、鈴木裕文、Hockett等學者,都把位移路徑的動詞作為判斷漢語虛擬位移表達的首要標準。Hockett指出,在“這條路到/去北京”中,因為“到”和“去”只能被分析為介詞的關系,所以不是合格的漢語共展路徑型虛擬位移表達[13](P110)。Matsumoto認為,因為日語缺乏英語中表征接近路徑型的常用介詞,如across、through等,所以日語沒有接近路徑型的虛擬位移表達[10]。我們認為,判定虛擬位移還是需要從意義出發,同時也需要甄別不具有動態性或者有特殊句式義的偽虛擬位移表達。陶竹、王金銓指出,漢語的“通、橫貫”類動詞并不都具備動態語義屬性,并采用句法測試手段對此進行甄別[6](P141)。例如:

(18)這條路通北京。

(19)*這車通北京。

(20)這條路通到北京。

(21)黃河橫貫本省。

(22)*這輛汽車橫貫本省。

通過句法測試,首先甄別出不具有動態語義屬性的“通”和“橫貫”兩詞,因此,只有例(20)才是真正的漢語共展路徑型虛擬位移表達,其原因是在于,“通”之后添加了趨向動詞“到”,從而具備了動態語義屬性。

除了以上判定原則外,漢語虛擬位移與漢語修辭手段的區別也需要引起注意。魏在江指出,擬人不僅僅是修辭手段,有時還是概念形成的理據[14]。在語言形式涉及到修辭手段的情況下,如果語言表層形式激發了虛擬表征,認知主體的注意焦點隨之移動,或者是在地理空間中勾勒出特定的輪廓、方向和位置,該句也可以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表達。例如:

(23)正對面,尕舍羅魯姆冰川的冰舌從雪山逶迤而下,向你奔來。(《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第7期)

例(23)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段來描寫冰舌的氣勢,同時也勾勒出冰舌的方向、輪廓和位置,屬于漢語共展路徑型虛擬位移表達。如果修辭手段更多的是描繪觀察者的一種心理感受,僅僅起到增強語言美感的作用,而沒有勾勒出物體的方向、輪廓,則不能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表達。例如:

(24)美國66號公路堪稱流動在北美大陸上的最壯偉的自然風景線。(知乎,2019-01-02)

(25)烈日灼烤下,連綿的沙丘如巨浪拍向遠方。(《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第9期)

有些學者把例(24)歸為漢語共展路徑型虛擬位移表達。實際上,“流動”一詞雖然把公路比喻成河流,但只激發了認知主體對公路的“流水”線狀構想,并沒有通過比喻修辭手段勾勒出美國66號公路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不應將它判定為共展路徑型虛擬位移表達。而例(25)采用了同樣的修辭手段——把沙丘比作巨浪,不僅激發了認知主體對沙丘的形狀構想,同時,方向介詞“向”也表明了沙丘位移的方向,因此,可以將例(25)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表達。

總之,對于漢語虛擬位移的判定必須從語義出發,根據Talmy六大虛擬位移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概念構成要素,分析漢語個別詞語、特殊句式的特點,并通過特定句法測試以及與修辭手段的辨析,篩選出真正的漢語虛擬位移表達。

四、漢語虛擬位移類型辨析

鑒于虛擬位移類型既有大類區分也有小類細分,有些虛擬位移類型的部分構成要素相同,如散射型路徑中的視線路徑和視覺感知路徑,位移主體大部分為視覺器官發出的視線,在判定時容易產生混淆。我們將通過具體語料,聚焦漢語虛擬位移類型之間的辨析,以期加深對漢語虛擬位移類型特征的認識。

(一)視覺感知路徑和視線

散射型路徑中,在視覺感知路徑和方向路徑下,視線的虛擬位移主體都可以是由人體的視覺器官發出的,同時,兩者也有所不同,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視覺感知路徑中的視力,既可以看作是由觀察者發出的探測系統,用來探測遠處物體,也可以視為是從遠端物體發出的某視覺物質到達某個體并產生視覺經驗。也就是說,視覺感知路徑有兩個實體——體驗者(experiencer)和體驗對象(experienced);而方向路徑中,視線只涉及體驗者視線的方向變化。其次,在視覺感知路徑中,位移動詞以視覺動詞為主,如“看”“瞅”“眺望”等;在方向路徑中,視線則可以由帶動視覺器官做出視線方向變化的動作動詞作為位移動詞,如“轉動(頭)”。再次,視線路徑只涉及方向的變化,不同的路徑介詞可以表征不同的虛擬位移類型;同時,視線路徑的虛擬位移主體還可以是機械體前端的視覺裝置下發出的無形視線。例如:

(26)I looked down into the well.[1](P111)

(我低頭看井。)

(27)I slowly turned my camera toward the door.[1](P111)

(我慢慢把照相機轉向門。)

(28)登上城堡山頭向下望去,依次是金黃的油菜花田、碧綠的草地、青藍的湖面。(鳳凰網,2013-01-11)

根據Talmy的原文,例(26)中,只有look down這部分屬于視線路徑,表示視線從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的變化;而視線沿垂直方向位移到井的這一端,則屬于視覺感知路徑。例(27)也屬于視線路徑,由照相機發出視線并做水平位移[1](P111)。例(28)中,“向下望去”涉及視線方向的改變,為視線路徑;而“向下望去”后接的內容“金黃的油菜花田、碧綠的草地、青藍的湖面”,強調的則是視線方向改變之后視覺器官探測到的事物,屬于視覺感知路徑。

(二)輻射路徑型和影子路徑型

輻射路徑和影子路徑都屬于散射型路徑。輻射路徑的構成要素包括輻射源、被輻射體、輻射本身,它是指從輻射源中發出的輻射體沿著一定的路徑輻射到被輻射體。輻射體主要指從能量源頭發出的物質,通常以“光”的形式表征。影子路徑指的是某個表面上可見的某物體的影子從該物體虛構地移動到該表面,它預設了某物體受到輻射源的輻射才會有影子的投射,但影子路徑的語言表層形式往往不出現輻射源。馬賽在論述影子路徑和輻射路徑的區別時指出,輻射路徑中作為位移主體的光線更具有主動性,而影子路徑中作為位移主體的影子則相對被動[2],這也成為判定輻射路徑和影子路徑的主要依據。例如:

(29)古雅的虹橋,把影兒幽默地倒繪在柔碧的水面。(《姑蘇晚報》,2014-12-08)

在例(29)中,虹橋的影子是“把”字句的處置賓語,不具有主動性,因此,可以將此句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影子路徑而不是輻射路徑。

(三)接近路徑型和顯現路徑型

接近路徑型的總體特征是:位移主體被想象成一個人或一個人的身體部位,或是注意焦點沿著所描述的路徑接近靜止物體,位移動詞多為存在動詞,如“有”“在”等。顯現路徑型可以分為地點到達型和地點出現型,其位移主體更多受到認知主體的心理因素影響,把靜止的對象看作是運動后形成或突然出現的,位移動詞以過程義和結果義動詞為主,如“聚集”“散落”“出現”等。接近路徑和顯現路徑都需要認知主體的想象力來構建虛擬位移路徑,但兩者的位移路徑表征并不相同。接近路徑型的虛擬位移路徑會受到方向限制,人們的注意力焦點只能是在兩個物體之間根據方向介詞的指向位移;顯現路徑型則沒有方向的限制,更多依靠位移動詞的動態性來激發認知主體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接近型的虛擬位移路徑,既可以是認知主體想象中的不可實踐的路徑,也可以是認知主體現實生活中能夠實踐的路徑;顯現型的位移路徑則不在可實踐性層面上予以區分,它主要跟隨認知主體的想象力而定。例如:

(30)山腰上有一方巨大的巖石,石中有一道齊齊整整的縫隙,幾竿頑強的楠竹,執著地從裂縫中沖天而出,可謂“石破天驚”。(網易新聞,2018-01-15)

(31)星系很多,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銀河系的幾個近鄰,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仙女座大星系了。它距離地球大約200萬光年。(《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32)我家對過兒就是超市。(自擬)

在例(30)中,楠竹的“沖天而出”與隨后作者的評論“石破天驚”相得益彰,表現出顯現路徑中認知主體的想象力。而例(31)和例(32)中的位移路徑,分別是不可實踐和可實踐的典型。值得一提的是,例(32)中的“對過兒”,如果用“在……對面”替代的話,則表現出靜態語義,這時就不能被判定為漢語虛擬位移接近路徑型。

五、結語

自虛擬位移現象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以來,關于漢語虛擬位移判定的基礎性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判定研究存在標準不一、主觀性較強的特點。研究者在判定漢語虛擬位移時,往往缺乏必要的分析論證,現象描寫存在失準現象,對后續分析的信效度和對漢語虛擬位移的精準認識不利。有鑒于此,本文從漢語虛擬位移判定存在的分歧出發,初步提出了漢語虛擬位移判定的原則,辨析部分漢語虛擬位移類型以及與修辭手段的區分,希望能夠加深對漢語虛擬位移各類型特征的認識。

參考文獻:

[1]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Ⅱ:To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

[2]Ma Sai.Fictive Motion in Chinese[D].Doctoral dissertation, Auckland: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2016.

[3]鄭國鋒,陳璐,陳妍,等.漢語發射路徑現象探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

[4]楊京鵬,陳琛.英漢散射型虛構運動類型實證研究——以toward(s)為例[J].外語教學,2020,(3).

[5]陳碧泓.現代漢語虛擬位移表達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20.

[6]陶竹,王金銓.漢語虛擬位移判定研究——基于特殊句式中的語義關系及詞匯語義的動態性[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

[7]鄭國鋒,舒麗敏,吳叔尉.基于語料庫的英漢語視覺虛擬位移路徑表達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21,(1).

[8]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9]Matlock,T.Fictive motion as cognitive simulation[J].Memory & Cognition,2004,(8).

[10]Matsumoto,Yo.Subjective motion and English and Japanese verb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6,(2).

[11]鈴木裕文.主觀位移表達的日漢對比研究[J].現代外語,2005,(1).

[12]陶竹,毛澄怡.漢語虛擬位移現象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

[13]Hockett,C.F.Chinese VS. English:An exploration of the Whorfian theses[A].In Hoijer,H.(ed.).Language in Culture[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4.

[14]魏在江.轉喻思維與虛擬位移構式的建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4).

Research on Judgment of Fictive Motion in Modern Chinese

Zhou Wenfang,Deng Peiy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fictive motion in China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description of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in modern Chinese is not accurate enough, leading to different opinions in judging Chinese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t opinions in the judgm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general features and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various types of fictive motion as the defining criteria, and starts with specific language examples to develop principles for judging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in modern Chinese.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ictive motion types in Modern Chinese, and also makes a difference between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rhetoric skills, focusing on solving the basic issue of phenomenon descrip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Key words:Chinese fictive motion;principles of judging;type discrimina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黄| 广东一级毛片| 99国产在线视频|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不卡网|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日韩AV无码一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欧美精品另类|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三级在线|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综合亚洲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在线欧美国产|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亚洲天堂高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网|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欧美激情成人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亚洲永久视频|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欧美无专区| 91亚洲影院|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激情|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久草性视频| av色爱 天堂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天天射|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激情|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第一页亚洲|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AV色爱天堂网|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 第一页|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免费| 亚洲欧洲综合|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