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凡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


2 型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遺傳因素(先天稟賦)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后天失養)相關,最顯著的特征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的相對減少。過去兒童青少年起病多為1 型糖尿病,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改變,2 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提前,兒童青少年2 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本文將從2型糖尿病的預防入手,將青少年群體作為主要預防對象,從先天稟賦與后天調養兩方面的中西醫預防手段展開分析。
具有糖尿病家族史、母親曾患妊娠糖尿病、出生時為巨大兒、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罹患2 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對這類青少年群體應當作為重點人群關注,體檢時應關注空腹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必要時可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葡萄糖耐量試驗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等檢測。
青春期是身高、體重增長高峰,第二性征出現,同時也需要留意青少年的身體是否伴隨著一些其他變化。例如:頸部、腋窩、肘關節等處的皮膚發黑,搓洗不能清潔,這是黑棘皮征;女孩月經周期不規律甚至閉經也要引起重視,因為很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表現。黑棘皮征、多囊卵巢綜合征也是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1)規律進餐均衡飲食
青少年一日三餐的時間應相對固定,早餐時間為6:30~8:00,午餐時間為11:30~13:30,晚餐時間為17:00~19:00。三餐定時定量,進餐時間以15~30 分鐘為宜。每日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和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 種以上食物,每周25 種以上。谷類(主食)為主提供的能量應占青少年膳食總能量的一半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主食不應全部為精米白面,還需適量的粗雜糧和全谷類。
(2)選擇健康的零食
青少年可選擇營養豐富以及正餐不容易攝取的食物作為零食,如新鮮蔬菜水果、堅果、乳制品等;油炸、高鹽、高糖的加工食品不宜做零食。零食可于兩餐之間少量攝入,以不影響正餐為宜,不可代替正餐。
(3)控制在外就餐的次數
青少年要培養清淡口味,少鹽、少油、少糖,推薦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應為25~30g,控制含糖飲料的攝入。飯店餐館放的油鹽會比家里多很多,因此平時應多在家或在有營養配餐的食堂吃飯,每星期最多外出就餐1 次。
(4)無需額外“進補”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長得高、發育好、更聰明,為達到目的會給青少年服用各種“營養品”。許多有滋補作用的藥品和食品中可能含有激素成分,如生長激素或性激素,可能會引起內分泌代謝紊亂、肥胖等問題,成分不明的“補品”還可能加劇肝腎負擔。

(5)依據體質選擇適當食材
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常見易演變成2 型糖尿病的體質有陰虛質、濕熱質、痰濕質、氣郁質等,可依據體質類型,在符合均衡飲食原則的基礎上,側重選擇或避免食用一些食材,如陰虛體質不適宜食用辛辣之物,肉類可側重選擇鴨肉、豬肉,水果可選擇桑葚、雪梨等;濕熱、痰濕體質不適宜食用過多肉類,尤其不適宜食用牛羊肉,蔬菜可選擇冬瓜、蘿卜,谷物豆類可選擇薏米、紅豆等。
(1)動吃平衡
動吃平衡的核心是平衡,當攝入能量大于消耗的熱量,就會過剩轉化為脂肪;若已超重或肥胖,想要使體重達標也必須制造熱量缺口使消耗大于攝入。只有食不過量、堅持運動,才能保持能量平衡。
(2)保證運動時間
除日常學習生活、通勤需要及家務勞動外,需要養成運動習慣,可以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力爭將運動融入生活中。比如,每周至少5 天中等強度運動,累計150 分鐘以上;穿插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或抗阻運動,每周2~3 天。超重或肥胖者每天應累計進行60~9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5~7 天,抗阻肌肉力量鍛煉隔天進行,每次10~20 分鐘。
(3)不宜久坐
久坐除增加罹患2 型糖尿病的風險外,也會增加死亡風險。有計劃、有意識地運動的同時,還應注意減少久坐時間。學習間歇,每半小時到1 小時起來活動;休閑時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也能有效減少久坐現象。
(4)傳統健身運動療養
中國傳統健身運動具有以醫學理論為指導,注重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特點。其種類豐富多樣,八段錦作為典型代表之一被國家體育總局普及推廣。八段錦的防疾祛病功能和目標與中醫“治未病”思想一致,其健身作用是整體性、預防性的。
睡眠參與激素調節,睡眠不好會導致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高血糖。有研究顯示,每晚睡眠不足6 小時的人身體質量指數也較高,這會增加罹患2 型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青少年需保持充足的睡眠,且需要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中醫認為情志可致病,這與現代醫學理論不謀而合。長期處于抑郁、焦慮、悲傷等情緒中會導致人體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同時,負面情緒還會降低人們的免疫功能,疾病容易乘虛而入。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唯有關注他們的健康,才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2 型糖尿病如未予重視將嚴重影響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從青少年開始,從先天稟賦與后天調養入手,預防2 型糖尿病的發生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