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鄭陽 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
陳偉民 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


目前,醫學領域對自閉癥的病理和病因的了解較淺,雖然有大量的行為治療被證明是科學、有效的,但有效的藥物卻很少。另有研究發現,很多自閉癥患者同時還存在嚴重的胃腸道疾病,所以自閉癥與腸道菌群之間可能存在一定關聯。下文針對自閉癥與腸道菌群的關系進行介紹。
腸道菌群是非常復雜的群落,在人體腸道系統中,有超過1 000 種不同類型的細菌,其中最主要的細菌門是擬桿菌門、厚壁菌門兩種,這兩種細菌可占據腸道菌群的93.8%左右。而像變形菌門、放線菌門、疣微菌門等的數量則較少。
對于自閉癥患者來說,除了會表現出一些神經系統異?,F象以外,還會存在大量的腸道疾病癥狀,如腹痛、腹瀉、便秘、腸胃脹氣、胃食管反流等。因此,在自閉癥患者中表現出的這些腸道問題,可以佐證腸道菌群會在自閉癥患者的發病機制中產生一定影響。
腸道菌群之所以可以對自閉癥造成影響,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自閉癥患者的腸道通透性較強,所以患者胃腸道屏障會存在缺陷,最終造成毒素和細菌產物等進入到血液中,從而影響到大腦的正常功能。比如,腸道酵母菌不僅能夠黏附并定植于腸道黏膜上,還具有穿透腸黏膜屏障的轉運能力,能夠破壞腸道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酵母菌過度增殖會使腸道通透性增大。還有一些微生物群會產生神經活性化合物,它們會通過腸—腦軸進入大腦,并影響神經回路,從而對大腦功能造成影響并誘發一些異常行為。而某些腸道菌群的代謝物及神經活性化合物會促使腸神經元活躍,然后通過迷走神經對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益生元主要是纖維,屬于不容易消化食物中存在的必要成分,這種物質可以選擇性刺激結腸中某些微生物的生長或者是活性,從而對宿主產生有益的影響。而益生元組的低聚半乳糖,也會促進雙歧桿菌的增值。而在體外腸道模型中,有研究特意采集了有無服用益生元的自閉癥兒童的糞便,將腸道有益菌群數量進行對比,發現低聚半乳糖對胃腸道中有益菌群的增多有著很大程度的貢獻,同時還在多種研究層面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比如,排除掉飲食規律等干擾因素后,亦可發現患者服用益生元后抵抗社交的情況有所改善,證明益生元組中低聚半乳糖確實可以改善自閉現象。
益生菌會對機體免疫力產生刺激作用、增加黏蛋白的表達、減少病原體的過度生長、產生一定量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等,從而有益患者健康。有研究證實,使用益生菌介入治療后,動物模型或是人類的多種疾病都得到有效預防與治療,如常見的肥胖、抑郁癥、結直腸癌等。還有研究針對自閉癥嚙齒動物模型,使用脆弱擬桿菌來降低腸道通透性,以此來改變腸道微生物群,最終發現使用益生菌后自閉癥的核心行為減少。
是因為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引發自閉癥,還是自閉癥導致腸道微生物發生改變,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結論。但從多種研究中不難看出,自閉癥與微生物群改變之間確實存在相互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