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李洪龍,王海軍,楊金麗,陳佳欣
(齊齊哈爾醫學院:1.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2.精神衛生學院;3.公共衛生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隨著國家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實施,我國全科醫學得到較快發展,全科醫生數量持續增長,能力素質不斷提高,全科醫學教育體系不斷完善[1-2],為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3]。但全科醫學與其他臨床二級學科發展的歷史相比很短,學科建設基礎薄弱,課堂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的全科特點并不突出[4]。經查閱文獻,目前從學生角度進行的全科醫學的教學滿意度及存在問題對策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根據全科教育管理者訪談及教學評價指標,制定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析全科醫學生對全科教學滿意程度,為改進高校全科醫學教學的評價標準提供有力的工具。
1.1一般資料 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對某高等醫學院校2018級共81名全科醫學專業本科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本研究問卷根據前期研究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選取體現學生評價的指標[5],在此基礎上圍繞研究目的增加孔燕等[6]學者的“全科醫學社區實踐基地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部分相關內容,經全科教育管理者修訂,并進行預調查發現問題,修正后通過“問卷星”客戶端向全科醫學生發放問卷,參與調查的學生掃描二維碼在線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和全科教學滿意度兩部分。(1)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等。(2)全科教學滿意度量表:主要從以下5個維度開展:教師教學能力6個條目、實踐能力培養4個條目、社區教學管理能力8個條目、教學設施及安排4個條目、全科醫學基本技能培養6個條目,共 28 個條目。根據 Likert 5 級評分法,分為“非常不滿意”“比較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非常滿意”,分數越高代表滿意程度越高。學生依照實際情況,填寫滿意程度,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比較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2.2量表信效度 教學滿意度量表的 Cronbach′s α為0.962;KMO值為0.919,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經小范圍預調查后修訂,采用問卷星對所在班級的學生進行不記名填寫。滿意度量表部分主要調查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培養、社區教學管理能力、社區教學設施及安排、全科醫學基本技能培養方面的滿意度。

2.1基本情況 共發放問卷81份,回收有效問卷79份,有效率98%。其中男41人(52%),女38人(48%),年齡均在20~21歲。
2.2全科醫學生對教學評價滿意度 在全科醫學專業本科學生對教學滿意度的5個維度中,教師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培養、社區教學管理能力3個維度的滿意度相對較高。在教師教學能力的6個條目中,滿意度偏高的2項內容為“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貼近我國基層衛生服務發展”“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案例教學法,培養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能力培養的4個條目中,對“臨床基本技能訓練”滿意度最高。在教學管理能力的8個條目中,“社區實習目的性和針對性明確”滿意度偏高、“社區對教師及實習生的反饋意見積極采納”滿意度相對較低。相反,全科醫學專業本科生對教學設施及安排與全科醫學基本技能實習2個維度共計10個條目的滿意度均未達到70%。見表1。

表1 全科醫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價情況
全科理論和實踐教學是全科醫學生夯實專業知識,提高其臨床基本技能及基層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國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領域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研究者對全科醫學科學研究思維特點的重視程度和思考深入度不足[7]。本研究立足于深入了解全科醫學生教學滿意度現狀,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并提出針對性建議,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全科人才隊伍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8]。
學者靳葛[9]曾應用大數據調查分析得出影響人才滿意度的因素,主要為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和現代信息化設備設施教學都可產生影響。調查中全科醫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培養和社區教學管理能力的滿意度較高,對社區教學設施及安排、全科醫學基本技能培養的滿意度較低。可見,師資教學能力、管理水平得到學生較高程度的認可,但學生對教學中教學方法和課題氣氛的滿意度相對較低,為此,開展社區骨干教師培訓,特別是全科醫學知識、國內外示范社區教學現狀,督促教師更好地掌握實習大綱[10],探索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演示教學法、實踐性教學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和模擬教學法等[11],以提高帶教水平。同時,高??刹捎帽静繉I教師協助實踐基地聯合帶教方式,設計豐富充實且科學合理的實踐內容,以提升全科專業教學質量。全科醫學生對社區教學設施及安排滿意度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社區教學條件有限,教室短缺,設施設備不足[12],建議加強學校與社區實踐基地協調與溝通,加大社區教學經濟支持,創造良好的社區實踐環境,確保社區實踐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對全科醫學基本技能培養的滿意度較低,表明在社區教學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培養不足,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社區實踐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全科門診、健康檔案的建立與書寫、預防接種保健工作、慢性病與傳染病防治及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主要工作[13]。通過社區實踐,醫學生對全科醫生的工作內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提高學生社區保健意識和技能,能夠深入理解全科醫生存在的必要性[14],以培養全科醫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
總之,加強全科教學全過程,深化社區實踐等各環節的督導,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使學生全面掌握全科醫學的學科特點與全科診療思維,深化全科隊伍師資培養,加強與社區的溝通與交流,營造良好的實踐環境,鼓勵全科醫學生投入基層工作的行列,促進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