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農業農村局 王勇
近年來,衡陽縣渣江鎮文昌村大力發展農業產業,2021年被評為衡陽市鄉村振興示范村。2022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萬元,走出了一條產業振興的好路子。
一是搞好調查研究。2021年,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外出考察學習和深入的調查研究,決定從文昌村實際出發,結合土壤、氣候等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初步決定發展羊肚菌、無花果和花椒三大產業。二是聽好各方意見。文昌村先后征求衡陽縣農業農村局,渣江鎮黨委、政府的意見,并邀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該縣農業企業負責人等到文昌村開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方意見。另外,以“四議兩公開”的形式,召開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會議、組長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全體村民大會,在認真聽取村民意見后,正式形成文昌村產業發展決議。三是建好產業基地。成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合作社2021年在全村建成1.3公頃羊肚菌、6.67公頃無花果、20公頃花椒三大產業基地,配套建設了大棚、滴灌系統、保鮮房、烘干房等產業基礎設施。
一是強管理。在防治病蟲草害方面,為防止破壞生態,用驅鳥劑、打銅鑼等多種方法防鳥啄食無花果和花椒,采用人工除草,施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在施肥方面,正確選擇肥料和科學施肥,在羊肚菌、無花果生產基地施用有機硒肥,增加產品硒含量。二是強支撐。文昌村與湖南農業大學及省市農科院開展深度合作,聘請專家、教授擔任合作社技術顧問,對三大產業的品種選擇、栽培、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采收到深加工全產業鏈各環節給予技術指導。此外,合作社還長期聘請多名大學生從事經營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三是強經營。文昌村三大產業都注冊了“文昌俏”“文昌紅”品牌,并在產品包裝上體現文昌祠堂、文昌廟的文化內涵。暢通銷售渠道,三大產業的部分產品與本地農業企業簽訂銷售合同,由企業負責銷售;部分產品由合作社自行銷售;部分產品與企業合作聯營銷售。
一是經濟效益上凸顯增收和“造血”。2023年,羊肚菌、無花果、花椒的產量預計分別為10噸、5噸、10噸,銷售收入(含加工、深加工)預計在200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將在40萬元以上,村民年人均增收將超過1200元。二是社會效益上凸顯聯農和帶農。全面夯實與脫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對脫貧戶實行產業幫扶全覆蓋,真正消除返貧風險。2023年村三大產業解決脫貧戶和其他村民長期就業50人以上。發動本村在外鄉賢參與到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中來,積極引進民間和社會資本到文昌村投資興業。三是生態效益上凸顯綠色和循環。村三大產業通過科學施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實現了化肥農藥減量,不僅提升了產品品質,還改良了土壤,實現了綠色生態發展。同時,羊肚菌生產淡季在羊肚菌大棚種香瓜、西瓜,在無花果樹下套種紅薯等,又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促進了土地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