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輝
“山河”從來都不單純是自然山水的別稱,更多指代的是“社稷”與“國土”。在革命戰爭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的詩句,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革命,為國捐軀。這個展覽以“山河回聲”為主題,也表明了樂震文、張弛的山水畫并不是傳統意義上臥游逍遙的文人山水,而是以山水建構現代人文精神內涵的國家史詩敘事。
且看樂震文的《直上浮云》《云卷云舒》和《黃土馳風 日月星辰》,那逶迤茫茫的群山峻嶺,那縱橫畫面的云蒸霞蔚,那連綿不絕的箭樓城堞,哪里還是傳統文人山水畫的淡煙輕嵐、縹緲冷逸?濃縮于畫內的精神意蘊,分明凸顯了現代山水畫對家國情懷的抒發。且讀張弛的《云起疊嶂》《惟余莽莽》和《紫氣氤氳》,那天光紫氣的浩渺煙云,那渾然一體的山水氣象,那千回百轉的流水飛泉,其實早已脫離了對自然山水的寫照,而是她感悟的時代精神在偌大畫面上的縱橫揮寫、主觀創造。
從這個意義上,樂震文、張弛的山水畫所體現的家國情懷、所闡發的時代精神,都呈現了山水畫的現代精神,而他們伉儷山水畫的藝術語言既體現了對文人筆墨的傳承借鑒,更體現了現代性視覺的嶄新創造。他們對山水畫現代性視覺特征的追求,不只停留于那種線面結合的抽象構成,而是將鏡頭調度、光色調性和流動延展隱藏在傳統筆墨之中,讓人們感受到這些山水就是我們所喜愛、所欣賞的現代中國畫,尤其是仔細觀賞他們作品時,筆墨的理法與精巧似乎始終和傳統文人筆墨自然連通。就此而言,他們這種現代視覺的自覺融入,也更深刻地體現了當代中國畫對傳統山水畫本體藝術精神的理解。
來自上海并深受海派畫學影響的樂震文、張弛,在宋元及明清山水畫學上打下了深厚的功底,也因此,他們的傳統山水畫深受日本民眾的歡迎。他們曾游居東瀛多年,轉道再度研習了中國傳統文人畫。但真正改變他們畫風的,卻是他們對中國北方大山大水的寫生攬勝。他們鐘情于英雄的太行山,縱情于革命勝地陜北高原,力求通過壯闊雄渾的山巒、連綿逶迤的群峰來表達他們的時代感悟,營構儲存于他們胸中的山川氣象。所謂“山河回聲”,正是這些作品抒發的中華民族歷經歲月風華在大好河山之中回響的奮斗激情。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