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雙喜

賀海鋒的山水畫可以視為一種“智性的和超再現的”藝術,他在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興趣點是質疑并深化對“現實”的理解。這里所說的“現實”不僅是指自然、社會的客觀存在,也包括人們對自然進行思考后所產生的關于“現實”的概念系統。賀海鋒根據自己對自然的理解去創作新的山水畫,它與現實山水有關聯,但卻不必相同,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山水情境。這個情境不僅讓我們思考藝術家的山水技法和風格,也通過對山水畫的觀看和聯想,喚醒我們對現實自然的日常生活經驗,更重要的是獲得對日常山水觀看經驗的超越。
藝術即超越。賀海鋒藝術中出現的世界,絕非日常現實中的既定世界,但也不是一個完全幻想的世界。他的山水畫中的物像,在現實中都有范本,但由于其包含的對現實的超越,又意味著比日常現實更多的真實。賀海鋒山水藝術中保留著美和真的表現,比現實中的美和真更為精粹和強烈。
賀海鋒的山水畫以工筆賦彩為主,偶有潑墨潑彩,整體格調是挺拔硬朗的,有一些作品中的山峰如高樹穿云,似有湖南張家界群峰聳立的風景氣象。他的畫法來自對傳統的研究傳承,卻充滿了現代畫家的結構意識,其山石皴法奇特,用筆密集,局部嚴謹細致,他用綿延不斷的線條結構描繪出莊嚴寧靜的整體圖像。他所采用的金箔與青綠技法,出自傳統,但仍然保持了鮮明的筆墨線條,與古人突出重彩著色淡化線條殊為不同。
可以說,賀海鋒的山水是一種心象山水,他的作品《星云》(2022年)標志著畫家對自然從宇宙的高度來感知,即宋代歐陽修所謂“蕭條淡泊之意,閑和嚴靜趣遠之心”。我們可以從屈原的《天問》、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來感悟這種時空渺茫、天機微妙的“宇宙感”。如果說,以寫生為主體的物象山水,以其再現自然的形色之美而使人們普遍感到愉快的話,心象山水則往往表現人們面對自然時內心深處產生的微妙情緒,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東山魁夷的一段創作自白可以說明這種創作心態——“在山蔭有一個無名的小溪,深秋寂靜的世界。我默默地注視那不引人注意的自然界的一角,從中感受到深沉的聲音”。賀海鋒的山水畫推陳出新,拓展了中國當代山水畫的創作格局,既有傳統中國畫的意境和韻味,也具有現代繪畫的簡潔和張力,展現了新一代畫家對中國山水畫的個性化理解和獨特表達。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