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寧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 廣西欽州 535000
社會發展離不開石油產品。隨著科技、文化、觀念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石油產品的依賴越發顯著,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石油產品。例如塑料制品、化纖制品、涂料、橡膠制品等,琳瑯滿目。而石油、石油產品大多呈現液態流體狀態,在儲存和轉運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而導致潛在風險實際發生,造成企業、社會和國家的重大損失,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安全生產法》于2021 年9 月1 日起施行,進一步從法律層面規范了危險行業從業過程安全法律要求。
因此,油氣儲運過程各項要素和銜接環節的安全關系到企業營運成本和社會影響。通過分析現有生產過程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探尋預防風險因素的方法,能夠迅速提升油氣儲運過程安全管理水平。結合當前先進管理模式,便更加有效的系統的優化當前的油氣儲運過程管理體系。
油氣儲運對象即物料(亦可稱為介質)普遍具有毒性、揮發性、易燃性、易受熱膨脹、腐蝕性和擴散性,這里尤其以腐蝕性最為嚴重。以原油為例,其所含硫化氫或含硫元素,在水的作用下與金屬表面發生電化學反應,在設備內表面形成坑蝕,久而久之形成穿孔,導致原油泄漏。當油品在設備內部靜止,在受熱情況下膨脹,脹壞設備;當輕組分從浮盤揮發遇明火發生火災。因此,物料本身的理化性質對儲運過程設備會產生不良影響。
設備本質安全也決定了油氣儲運過程的安全。設備本質安全是指設備在設計、選型、采購、安裝、調試和交付操作等全過程與倉儲運輸的物料性質、操作和管理高度匹配,能夠保證作業過程安全的設備本身所提提供的安全保障。而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因為上述過程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出現問題,而導致設備本身無法提供過程安全保障,導致儲運安全生產事故。
企業自身規章制度的缺陷、法律法規執行程度和有規章制度而輕視執行,這些缺陷會直接反應在操作、巡檢、設備維護三個一線方面,不利于油氣儲運過程安全管理。
以下主要以沿海油氣儲運過程為研究對象。因此,環境以沿海研究為主。沿海環境濕度大,油氣是南方沿海,濕度經常為100%,潮濕的環境遇到揮發出來的硫化氫氣體容易在金屬表面發生腐蝕。海水中的氯離子在水的作用下也會的金屬表面進行腐蝕。儲罐底部鋼板因為細菌作用也會產生腐蝕。因此,沿海環境對設備本身造成的腐蝕,極易導致穿孔漏油。
人的因素比較復雜。一線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風險識別能力、應急救援能力、責任心、工作期間的心情等因素都會導致操作、巡檢和應急準確度。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指導工人工作的能力、對待下屬的態度、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式、應急指揮能力等也會間接對一線員工的生產操作產生影響。
油氣儲運企業現行行業標準不斷完善,不斷更新,且現在對石化產品、生產過程要求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環保,導致很多老舊設備在輔助條件下才能完成當下要求。無論是繼續使用這些老舊裝備,還是進行改造、換代和報廢拆除都存在安全風險。
綜上所述,油氣儲運過程安全是一個涵蓋但不限于人、機、料、法、環要素的系統工程。要實現油氣儲運安全不僅要對每一個管理要素進行風險分析,還要有針對性地找到預防措施,并加以落實,制度化剛性執行。
從源頭采購避免高含硫原油或根據煉廠調和配方適當降低高含硫原油采購比例;在前端運輸過程中添加脫硫劑;按規定定期對儲罐、管道進行清理檢查,條件不允許時應采用RBI 等方法進行在線檢測;制定靜止狀態防壓操作卡,并剛性執行;對動靜密封進行LDAR 檢測;控制油品的輸送溫度和流速[1];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和器材。
從源頭開始把關,嚴格執行設備采購技術標準和合規程序;設備安裝調試后,嚴格執行驗收規定,手把手對操作骨干進行技術和操作較低與培訓,有條件情況下要全員培訓;設備投用后要嚴格執行設備巡檢規定和維護規定;定期檢修;嚴格執行設備變更手續。
規矩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設備操作說明書、企業標準,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制定本企業的規章制度,并且嚴格執行。設置制度執行監督機制和檢查手段。并且隨時更具法律法規、國標、航標、技術等方面的革新,修訂現有規定。
通常整體應對環境危害因素的方法普通方法為防腐涂層。但是防腐圖層的選擇和噴涂工藝決定了涂層的本質安全,提高采購與施工施工技術能夠顯著延長環境因素對設備的影響。對于局部收環境影響偏重的部位可以采用專門的仿佛措施,例如換成厚鋼板、技改替換、小發明等措施予以緩解或消除。針對海底管道和儲罐內部可以使用陰極保護裝置。
一線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和素養直接關系到油氣儲運過程生產的安全。對于提高一線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主要通過培訓和演練為主。針對一線操作員的培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科書式培訓,更重要的是技改技措、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藝變更、設備變更、人員變更和風險識別等非常規作業的培訓,重在交底,讓一線操作員能夠操作變更,注意變更流程和數據,變更以后的操作注意事項。基層單位尤其是班組員工得培訓具有無法集中、培訓課時不足、基層員工抵觸等特點,羅遠儒通過研究發現“微培訓”能夠實現邊生產邊學習,不僅有助于員工培訓工作,提高基層員工的綜合能力。“微培訓”作為直面基層的培訓工作,解決了基層員工無法集中、培訓時間不能保證而導致員工素質提升困難的問題,還能培訓公司政策、管理知識、專業知識、外語、操作技能、HSE 理念和HSE 技能等[2],從而持續地提高公司基層員工的整體綜合素質,進而降低基層一線的HSE 風險,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更大的投入產出效益。針對一線操作員的演練主要以安全消防專業模擬為主,目的是讓一線操作員懂應急救援程序,了解應急物資數量和存儲位置,會使用應急物資等。
目前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油氣儲運的管理體系五花八門,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的管理要素進行規范管理,例如安全專業的QHSE 體系、工藝專業的測量體系、質量體系等。這些體系之間沒有交互要素“各自為政”,且側重點不同,使得應用單位往往是顧此失彼,總是存在管理缺陷。因此,急需將石油行業的現行體系進行融合,查缺補漏,高質量協同發展。
基于油氣儲運過程安全視域的安全管理要素,油氣儲運過程管理要素如表1 所示。
表1 油氣儲運過程管理要素
該體系是為一線生產單位不涉及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的安全生產體系。打破了各體系之間的壁壘,18 個要素通過人機對話轉換成數學符號,共模型識別,基于模型計算出各要素見的直接關系。經研究,油氣儲運過程安全是以有感領導、自然環境管理、績效管理和投用前安全管理(PSSR)為基礎的管理體系。其中有感領導、自然環境管理和績效管理為最底層管理要素,距離頂層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要素最遠,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要素影響也最深遠。而PSSR 位于第二層,也就說這一要素同樣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基礎,具體表現在投用前檢查以保證裝置和設備的本質安全,是最后一道關口,第二層也同時意味著它需要底層要素的支持[3]。
3.2.1 落實崗位責任制
崗位責任制是油氣儲運中崗位的本崗位職責總稱。企業在營運過程中要建立各個崗位的責任內容,定期根據生產變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以及地方政府要求依次進行修訂、審批和培訓,而后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的剛性執行對于體系融合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能夠避免崗位間履職真空現象的出現,有助于團隊和諧發展,提高作業效率。
3.2.2 強化執行力
油氣儲運生產車間或者公司要營運安全平穩,就只能依靠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的剛性執行,來規避員工的不作為。除此之外,公司管理部門還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基層員工了解剛性執行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有助于提高生產力和保護自身與他人安全。同時,管理部門領導還要以身作則親身實踐對規章制度的剛性執行,讓員工感受到來自管理部門的重視,從而自發自覺的執行公司既定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從而達到企業營運目標。
隨著經濟水平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數量增多,在油氣儲運產業鏈上,不可避免由于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安全生產事故,導致較大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以及環境破壞。因此,需要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入手,基于設備本質安全、性質和諧的物料、合理合規的規章制度、關系融洽的人際關系和對生產作業環境的風險識別等管理要素,迅速從表面提升油氣儲運管理能力。在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對不同管理體系進行融合,重點關注有感領導、環境管理、績效管理和PSSR 三個要素,輔助Hazop、SIL 評估、目視化管理、5S 管理、PHA、風險因素識別等工具,加強油氣儲運過程管控,會有效提供生產運行效率,降低安保基金支出,提高企業營運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