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杭州亞運會恰逢國慶假期,“賽事+旅游”讓眾多游客、市民、商家商戶與運動員們碰撞出在生活中親密連接的更多節點。日前,支付寶平臺發布的“亞運經濟”報告顯示,國慶期間亞運熱度持續高漲,超2億人次在支付寶生活號圍觀亞運賽事與相關資訊;同時,賽事也大大拉動了城市消費,亞運六城景區單日消費最高漲270%,外國游客日均支付筆數較8月增長近7成。
“Pin”(徽章)成了杭州亞運村里最常聽到的高頻英文單詞。集徽章和開盲盒一樣成“癮”,不少運動員、志愿者、媒體已經把交換徽章作為比賽、觀賽之余的一大樂趣。而這些徽章,基本都來自于浙江溫州蒼南的金鄉徽章廠,此次杭州亞運會80%的徽章“誕生”于此。陳加樞是這座工廠創辦人,在當地有“徽章大王”之稱。此前,他還參與過奧運會、世界杯、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賽事的徽章制造。如今,徽章廠日產量仍保持在3萬至5萬枚左右,預計杭州亞運會徽章產品總產值可達上億元。
類似成功的亞運產品供給案例還有許多。亞運會期間汪順同款“顯眼包”也是今年杭州最火的“時尚單品”之一——這些由溫州龍港企業生產的40萬個“亞運加油袋”迅速火出圈子,被各國運動員和亞運游客背著走進超市、商場,新的“杭州市包”轉眼便成為工廠最直觀的移動廣告牌。
女子單打決賽中奪冠后,中國選手鄭欽文很快就跑去位于杭州中山南路上的杭州知名小吃“吳阿姨蔥包燴”打卡。不光是鄭欽文,很多外國友人也慕名而來。吳阿姨說:“蔥包燴賣了近三十年,還從沒這么緊俏過。”
據統計,西湖商圈、武林商圈、河坊街是今年亞運期間外國游客在杭州觀賽之余最喜愛的三大熱門消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