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掌握最新的短視頻玩法和創意機制,甚至成為片方選擇營銷合作伙伴的重要標準之一。
近日,微博與騰訊視頻達成合作,打通劇集預約新通道,在微博可同步預約待上線劇集。微博劇集待播榜中,《與鳳行》《大奉打更人》《玫瑰故事》等40余部騰訊視頻劇集同時上榜并開啟預約入口。
抖音“追劇團”線下活動戰報顯示,暑期檔共舉辦12場追劇團活動,單場活動視頻點贊量超600萬,帶動劇集抖音播放量48小時內增長13億。
近年來,劇集行業不僅在題材、內容等方面不斷探索,營銷方式亦花樣迭出。《綜藝報》記者采訪多位劇集營銷人員,多維度解碼熱劇背后的營銷邏輯。
劇集營銷三大板塊
大聲娛樂創始人姜琨燁進入影視營銷行業已有11年,他告訴《綜藝報》,目前劇集營銷工作主要集中在線上。劇集營銷渠道包括網站、紙媒、電臺、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及其線上矩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這些平臺在營銷中發揮著不同作用。首先是社交媒體傳播板塊,微博是核心平臺。“社交媒體傳播策略至關重要,旨在激發社交平臺熱度,通過話題營銷觸達更多受眾。”其次是短視頻營銷板塊,在劇集營銷方面占據重要地位,以抖音、快手為典型代表;第三大板塊側重于公關和口碑,主要通過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豆瓣等平臺維護劇集口碑。劇集營銷主要圍繞上述三大板塊展開,同時輔以其他多元化手段。包括形式多樣的線下宣傳活動,如觀劇會、追劇團等,如今已逐漸取代過去常見的發布會;藝人線下宣傳活動,如合體宣發、直播、演唱會、掃樓(藝人登門拜訪娛樂公司等)、陪伴式追劇等,也被視為重要補充手段。
姜琨燁表示,現在的劇集營銷大全案項目相對較少,平臺和片方通常根據各自不同需求,選擇一家供應商負責全案營銷,或者多家供應商負責不同板塊。例如,大聲娛樂曾主控《父輩的榮耀》《底線》《請君》大部分營銷工作,《狂飆》《人生之路》平臺側的營銷,以及《長相思》《長月燼明》的短視頻營銷。“劇集提案階段會結合市場及目標受眾,制定細化到每個關鍵節點的策略。當然,也有中途調整的情況,像之前有部劇最初瞄準女性受眾,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男性觀眾的興趣度也很高,就從內容和渠道兩個角度進行了調整,最終獲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姜琨燁以完整的全案項目為例,分析了劇集從拍攝到開播的營銷全過程。他表示,許多劇集自立項之日起便進入營銷期,營銷團隊會根據重要時間節點策劃營銷活動,并在拍攝階段儲備、發布宣傳物料,包括海報、劇照、預告片、拍攝花絮、跟拍紀錄片等;播出期是關鍵階段,需要進行官方微博、角色號運營,同時在各平臺放出視頻卡段、二創等不同形式和視角的短視頻內容,與營銷號和網紅達人合作,助力劇集破圈。公關口碑板塊相對滯后,需先取得一些數據成績和口碑積累,在中后期再發力。
話題營銷助力破圈傳播
泛話題時代,“話題營銷”是劇集營銷的標配。從事劇集宣發工作多年的小龍向記者透露,微博作為極少數聚合劇方、明星主創和活性劇粉的社交媒體平臺,能夠第一時間開啟討論、發酵話題,并在短時間內制造熱度,是話題營銷的主要陣地。今年暑期爆款劇《長相思》就是典型案例。根據微博、酷云聯合呈現《微博爆款劇集》評估標準,《長相思》是今年的爆款古裝劇(爆款定義,由微博全站討論量、微博熱搜主榜單個數及酷云全端播放量單日破億次數界定)。其中,微博全站討論量要求破3000萬,《長相思》此項數據為1.57億。
一部劇集的話題營銷應該怎么做?小龍介紹,話題設置貫穿劇集宣發全周期,營銷團隊會不斷設置關于演員演技、角色人設、劇情討論、制作質量、評分、戰報數據等話題,通過劇評人、網紅博主等意見領袖引導,掀起網友熱議。以《長相思》為例,從最先出圈的涂山璟,將#葉十七 男綠茶#話題推至閱讀量1.4億;到玱玹、相柳相繼登場,推動#小夭愛相柳嗎##玱玹你怎么不笑了#等劇情點登上熱搜主榜前列;又到后期夭柳海底吻、夭璟胭脂吻,引發CP粉狂歡;再到8月11日,“梅林虐殺”劇情引發爭議后,《長相思》官微在網盤發出小夭梅林分軌文件,號召劇集粉絲“二創”這段劇情,帶動劇集風評重回高峰。“大量衍生話題討論,經由媒體發酵、放大,形成更大的社交場域,最終影響觀眾的觀劇選擇和收視數據。”
姜琨燁表示,不同平臺話題營銷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比如,微博除了粉絲向話題,也要善于利用社會熱點營銷。此外,“角色號”運營近年來也成為劇集刷“存在感”的極佳利器。姜琨燁介紹,一部劇一般配置5—8個角色號,分享與其他角色的互動、CP營業、花絮類內容等。“演員的配合度有限,角色號能將演員和角色分開,不僅有助于引導話題討論,還可以通過玩梗和翻牌等方式,為劇迷群體提供更具參與感和滿足感的互動體驗,配合微博渠道的話題營銷。”以《長風渡》為例,該劇累計入駐微博顧九思、柳玉茹2個角色號,賬號整體跟隨劇情更新發布角色劇情向和日常向內容,每天保持互動3—4次,彌補劇外營業較少情況,助力“一見茹顧”CP出圈。如果角色為特殊職業,則會在此基礎上,呈現更加豐富的內容。例如去年開播的《冰雨火》累計建立5個微博角色賬號,其中吳振峰、陳宇兩個高熱藝人角色賬號運營,采用50%角色人設+50%藝人特性貼合度發博,參與劇集超話翻牌(即回復粉絲評論)、熱聊翻牌,基于劇情延伸角色在翻牌時玩梗,在與角色身份相關節日,如禁毒日等,進行高貼合度營業。
短視頻營銷轉化效果明顯
在劇集營銷中,“短視頻營銷”扮演著風向標和放大器的角色。根據抖音聯合云合數據發布的《2023抖音劇集暑期報告》,2023年暑期125部上新劇集,全網劇集累計有效播放772億,抖音新劇相關視頻播放量同比2022年增長217%。
結合暑期檔特性,抖音今年與各大劇方合作,沉淀了一套“蓄水期—熱播期—拔高期—破圈期”的整合營銷鏈路:蓄水期,抖音“追劇團”圍繞“主創+媒體+達人+用戶”的多重互動形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劇集周邊內容,反哺劇集傳播。《長風渡》開播之初,追劇團的引入助力該劇話題發酵。尤其是白敬亭和宋軼的同框,吸引大規模路人入場并轉化為劇粉。熱播期,通過藝人與觀眾的深度互動,打造友好追劇氛圍。例如,《蓮花樓》主創兌現寵粉福利,全員跳queencard舞,直接帶動IP曝光凈增3億,明星短視頻累計點贊1270萬。拔高期,影視IP與時事熱點、地方文旅聯動,助力內容口碑發酵,如《安樂傳》熱播期間,聯動@焦作文旅,發起打卡安樂寨的活動,掀起拍攝地打卡熱。破圈期,依托抖音龐大的路人盤,以他們作為二次傳播主體,從不同維度挖掘劇集話題點,帶動劇集全面出圈。例如,《蓮花樓》熱播期間,不同用戶從女性情感、音樂演繹、國風書法等方面自發安利劇集,助推劇集熱度提升。
姜琨燁表示,近兩年短視頻營銷變得越來越重要,掌握最新的短視頻玩法和創意機制,甚至成為片方選擇營銷合作伙伴的重要標準之一。宣發團隊會根據不同劇集題材和目標受眾特點,側重不同的短視頻平臺。除了抖音,快手在下沉市場頗具影響力,更適合小甜寵等下沉題材作品的推廣,小紅書這種“種草類”社交平臺也有不少劇集試水。“很多劇集在拍攝期就會準備好短視頻營銷的相關物料,其中花絮類是能帶來顯著流量的素材類型。此外,邀請短視頻平臺上各領域的達人聯動,也是目前廣泛應用的策略。”
某影視公司宣傳張麗(化名)表示,客戶現在更看重有實際轉化作用的平臺,如果營銷預算有限,短視頻營銷的性價比更高,“因為一個片段看了整部劇”的傳播和接受規律,正在影響劇集宣發策略,“短視頻平臺是有真實轉化效果的。比如,在抖音上配置頁面錨點,受眾可以通過鏈接直接跳轉到劇集播放平臺,數據監測工具可以檢測到來源。”值得關注的是,借助短視頻平臺,很多觀眾從被動接受宣發變成宣發參與者,用戶的再創作也是助力劇集熱度發酵的關鍵。
警惕過度營銷反噬
新的宣發主力橫空出世,新的營銷玩法層出不窮。《大宋少年志2》剛在芒果TV開播不久,衍生綜藝《團建吧!七齋》《大宋探案局》陸續上線;《長相思》暑期斷更期間,其衍生綜藝《大荒奇遇記》熱播,促成劇集在社交平臺二次傳播。張麗表示,“劇綜聯動”已經成為劇集營銷重要趨勢,將熱門劇集IP轉化為綜藝IP,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有效調動流量和話題,延長劇集“壽命”,同時,借助內容雙向反哺,進一步擴大內容影響力,拓展商業合作模式。
小龍認為,劇集營銷是影視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它通過各種方式讓劇集進入觀眾視野,從而為劇集的成功播出和商業運作奠定基礎。同時,劇方也需注意不要過度營銷。過度營銷會形成虛假人氣誤導觀眾,甚至會引起口碑反噬。例如,一些劇為奪人眼球,把虛構的劇情作為熱搜詞條,讓人誤以為是社會新聞,或者通過明星炒作為劇集引流,引發網民反感。
姜琨燁表示,營銷是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一環。劇集行業競爭激烈,一部劇集要想差異化突圍,營銷往往能起到關鍵作用。“當下劇集質量普遍提高,營銷的作用更為凸顯。尤其對于高品質劇集來說,好的營銷不僅可以推廣劇集,還可以提升口碑。但不恰當的營銷策略,也有可能會導致劇集出現負面評價。”在他看來,營銷應該與劇集品質和制作相協調,以確保產生正面效果。“劇集營銷要與時俱進,要跟隨觀眾審美變化,明確目標受眾,找準宣傳核心與不同時期的宣傳重點,傳遞主流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