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梓言

“回本后,心里就踏實了。電影上映一周,我就投入了新項目。”回憶起2021年的導演處女作,邢文雄笑著說,“看來我的導演生涯還能繼續。”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是邢文雄執導的首部電影,最終斬獲26.27億元票房,大大超出了他原本15億元的預期。2023年9月28日,由邢文雄監制、編劇的喜劇電影《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上映。國慶檔期,邢文雄集結“殺手”原班制作人馬,再續“笑”緣。截至發稿,影片累計票房1.24億元。
鐘愛帶給人們歡樂的作品
邢文雄自帶東北幽默屬性,對喜劇的癡迷更提升了他的幽默“加成”。
“我從小就喜歡喜劇,會守著春晚看小品,看周星馳電影,不管是東北喜劇,還是港式喜劇,各種類型我都愛看,就喜歡這種能給人帶來歡樂的作品。”兒時興趣在邢文雄心里種下一顆“喜劇”種子。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決定深耕喜劇。
“剛畢業那會兒,我一直在碰機會,思索可以做些什么積累經驗。”邢文雄回到家鄉哈爾濱,開設戲劇工坊,從事話劇相關工作。那段時間,編劇、導演、場務、票務……邢文雄身兼數職,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養分”,在一次次實踐中鍛煉自己。
“學習”是邢文雄成長路上的關鍵詞,一直到現在,他仍保持每天學習的習慣。“觀眾要求越來越高,要想為大眾制造笑料,引人發笑,就得不斷精進,多學多看。只要能幫我們提高境界,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作品,都可以看,不斷學習優秀創作經驗。”
邢文雄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學習和觀察生活。影視作品、脫口秀、小品、書,所有能帶來靈感的東西,都在他的學習范疇。“你得做好準備,機會來時才能接住。”
在劇場工作時,邢文雄邊學邊寫,根據觀眾反饋,反復修改打磨劇本,從中找到一些“喜劇”解法,在他后來的小品劇本創作中,實現了順滑的遷移。
那段時間,他還積極參加各種比賽,積累創作經驗,《全民電影》編劇、《笑傲江湖》《喜劇總動員》小品編劇……慢慢的,邢文雄取得了一些成績——最佳編劇、總冠軍小品編劇等,他被更多業內人士看到,也為進軍大銀幕打下基礎。
2020年,隨著編劇作品《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馬亮》單元、《沐浴之王》接連上映,邢文雄正式步入電影界。
喜劇也有類型之分
當下,短視頻蓬勃發展,搞笑博主和搞笑作品層出不窮,觀眾對于“好笑”的閾值不斷提高,喜劇越來越難做,成為業內共識。
邢文雄對此倒是很看得開。他表示,喜劇難做并非因為觀眾要求高,而是因為觀眾要求不同。“喜劇分開看,一個是‘喜,一個是‘劇,由于觀眾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地域不同,對‘喜會有不同理解,同一個笑話,北方人覺得好笑,南方人覺得不好笑,這很正常。眾口難調,要想做到讓全國人民都喜歡,太難了,十個人里頭能顧及六七個,作品就合格了。至于‘劇,觀眾在觀影前還未建立類型片概念,因此往往會對喜劇片有更多要求,如故事要有反轉、主題要深刻等。如果達不到預期,就會給出不太好的評價。”
邢文雄介紹,輕喜劇重故事、重橋段,創作者會在劇情、人物、情感上多下功夫;如果故事簡單,人物簡單,但沖突反復出現,這種類型多是純喜劇,重點是好笑。如果觀影前能夠明確影片類型,觀眾在觀影時就更容易滿足。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就是典型的純喜劇片。邢文雄坦言,在劇本創作和拍攝時,主創團隊把故事情節和線索挖得很密、很實,但是拍攝完成后順著看下來,很多“包袱”并沒有預期好笑。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把不好笑的地方刪掉,盡量保證節奏明快、流暢好笑。”
《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馬亮》單元、《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則更重情感、人物和故事。邢文雄笑稱,“觀眾如果抱著看故事、看人物的心態來,更易獲得滿足;如果抱著爆笑的目的來,可能會失望啦!”
監制新片傳遞溫暖力量
《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的創作契機緣起于疫情前。“在家刷片兒的時候,看到了這么一個片子(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覺得很有趣,很溫暖,很有力量,腦子里也萌發了一些改編方向和思路,就嘗試著跟投資人溝通,大家覺得挺好,就決定把它拍出來了。”邢文雄說。
影片講述一位對勝利渴望到有些偏執的籃球教練,帶領一支由智力障礙人士組成的籃球隊,在雞同鴨講的日常相處和不斷中斷的籃球訓練中,一起完成奪冠這個“不可能任務”的故事。
“它不是純粹的爆笑喜劇,包含了很多其他元素,如溫情、勵志、運動。”邢文雄說,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傳達平視與尊重的理念。他進一步解釋,影片以 “心青年”(心智障礙青少年)這一群體,觀照現實生活中那些所謂“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出生在小地方,原生家庭不太理想,沒有那么高的學歷……希望告訴他們,只要積極努力,拼搏奮斗,一樣可以獲得平視與尊重。
創作過程中,有一件事令邢文雄印象深刻。那是一場在麥當勞拍攝的戲,因為拍攝時間非常緊,表演又比較復雜(大段落的臺詞加歌舞),所以他考慮換人拍攝亮亮(演員岳亮)的戲份。開拍前一晚,制片人收到亮亮媽媽發來的亮亮表演的視頻,那時,邢文雄才知道,早在兩個多月前,亮亮媽媽就開始帶著他練習。“看到視頻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愧疚,立刻調整方案,重新讓亮亮來拍攝。最后,團隊按時拍完了那場復雜的戲。”雖是戲外小插曲,卻又那么“恰好”地呼應了影片的主題。這也讓邢文雄對影片有了更深的思考。
《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集結了“殺手”原班人馬,再次合作,邢文雄表示過程“非常愉悅”。“大家很熟悉,也了解彼此的優勢和長項。”在此基礎上,邢文雄和團隊也在不斷摸索角色表演的定位、尺度,希望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他表示,很多時候,大家對喜劇演員表演的關注點都放在抖包袱、搞笑上,其實,喜劇演員在細微情感的處理上,也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們這些精心的設計。”
“你就上吧,別怕!”
談及對新人導演的建議,他笑稱,自己也是個新人,建議談不上,算是一些感悟吧。“我今年36歲,從事喜劇創作15年,也曾經歷過吃不飽飯,兜里掏不出1000塊錢,甚至欠了很多錢的時候——能挺過來就挺,挺不過來就干別的。但如果一邊干別的,一邊寫劇本,那八成沒戲。你得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全部投入的魄力。”邢文雄感慨,好在如今機會越來越多,創投、電影節、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等,為年輕人提供了很多機會。“你就上吧,別怕!”
在邢文雄看來,眼下有那么多可以展示個人特色的平臺,不存在“是金子無法發光”的情況,最重要的是先讓自己成為“金子”。
邢文雄稱,得知自己將要執導《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他起初也有些“怯”。“這是缺乏現場經驗而引發的恐懼。我對電影有敬畏感,開拍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現場依然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如果這時有人愿意教,我就會用最快的速度消化吸收,把未知的領域變成自己的知識,最終在現場游刃有余。”邢文雄說,那段時間,監制閆飛、彭大魔為初次擔任導演的他提供了很多幫助。
回憶《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為期1個月的拍攝,邢文雄深有感觸,“你得先達到一定水平,才能接得住這1個月的‘魔鬼訓練。”他解釋道:“這1個月是給你轉化思維的時間,從話劇導演到電影導演,從編劇到導演。如果你的能力還達不到話劇導演及編劇的水平,這1個月對你來說就是浪費時間。所以,必須先打好地基。”
對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導演邢文雄:做好準備,機會來時才能接得住
《綜藝報》:在你以往的作品中,喜劇占據非常大比例,原因是什么?未來是否專注于喜劇賽道?
邢文雄:我從小就喜歡喜劇,這可能和東北的喜劇環境有關,感覺自己骨子里就喜歡這種能給人帶來歡樂的事。短時間內,我還是會在喜劇這條路上深耕。
《綜藝報》:電影導演與話劇導演有何不同?監制身份帶來哪些新體驗?
邢文雄:敘事方式不同,電影靠鏡頭敘事,話劇靠演員在臺上的表演及調度敘事。因此,執導電影,首先要懂鏡頭語言。對我來說,這也是最大的難點。監制要負責的工種更多一些,除了拍攝,還要兼顧劇組運營、周期、成本、宣發等。
《綜藝報》:最近在創作什么新作品?你的喜劇靈感來源是什么?
邢文雄:最近在以編劇和導演的身份參與一部原創喜劇電影,爭取今年開機。
好的喜劇作品可遇不可求,尤其當創作者在事業上獲得一些成就后,隨著各種影響因素的增加,很難真正意義上去投入生活,甚至沒有時間去感受生活、觀察生活。所以,一定要重新回到生活中尋找靈感。
《綜藝報》:喜劇如何應對短視頻沖擊?
邢文雄:短視頻對喜劇的沖擊比較大,現在大家獲得歡樂的途徑很多,搞笑段子手、搞笑博主為獲得用戶關注絞盡腦汁,我們也要提高標準。喜劇創作沒有捷徑,天賦只是一方面,學習非常重要。
《綜藝報》:最近在看什么書?
邢文雄:我最近不再局限于喜劇和電影方面的內容,目前在看一些商品包裝方面的書,如《游戲設計的100個原理》。其實,這與電影有相通之處,觀眾花錢觀影,是希望獲得愉悅的感受;創作者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豐富和包裝影片,收獲觀眾喜歡。
至于喜劇的相關書籍,已經有“高手”總結了很多創作方法。對喜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如《喜劇這回事》《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等,都是教大家怎么寫笑話、寫包袱。
《綜藝報》:除了學習,新人導演還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邢文雄:嘗試創作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如果看了800本書,1個字也不會寫,那便沒有意義。看了很多編劇書,學了很多戲劇理論,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寫”這件事上,得把文本寫出來。
編劇是個技術工種,光有想法、沒有技術不行。實踐和理論要相輔相成,齊頭并進。然后將自己投入生活,從各個方面尋找靈感。
《綜藝報》:現在的環境給新人導演帶來了哪些機會,又有哪些挑戰?
邢文雄:整個社會為年輕人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如果你對喜劇感興趣,愿意嘗試,可以在不同平臺發表自己的作品,只要作品好,不存在“是金子不會發光”的事。當然,機會多的同時,挑戰也多。因為從業者越來越多,門檻也越來越高,想要成為精英就更難了。你得做好準備,機會來時才能接得住,這個準備就是不斷學習及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