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佳

《特工任務》通過VR技術模擬現實空間,構建沉浸式諜戰的平行時空。
“誰能想到,玩個游戲,玩著玩著犯法了。”這是電視劇《特工任務》的一則豆瓣高贊評論。驚險刺激的網絡游戲背后,是國安與間諜組織無聲而殘酷的正邪較量。《特工任務》講述國安人員發現境外情報組織利用游戲竊取消息,逐步粉碎陰謀,捍衛國家安全的故事。該劇由趙寶剛執導,李松、雍欣、婁可心擔任編劇,韓庚、魏大勛、李一桐、周放主演,于9月20日起在愛奇藝、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
致敬守護隱秘戰線的國安人員
《特工任務》以國安題材立意,展現了國安人員日常工作狀態。編劇李松表示,提到“特工”二字,人們往往會想到國外商業大片的相關場面,“特工”被貼上了標簽,是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國安群體在影視劇中罕有表現,現實生活中,這個職業也非常神秘。
國安干警是戰斗在隱秘戰線的無名英雄,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也守護著國家的榮耀與秘密。《特工任務》聚焦國安反諜行動,“不但題材新穎,主創團隊也希望通過這部劇,讓觀眾了解國安人員為國家所付出的艱辛和熱血。”李松認為,“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守住國家秘密、提高反諜意識很有必要,這個項目具有現實價值。”
對于行業劇而言,如何保證專業性是一大考驗。李松透露,創作團隊除了查閱公開信息,還通過與國安人員接觸,了解他們的行事風格和辦案原則,力求準確把握國安人員的人物狀態。在他看來,“國安和公安的特質是不一樣的,前者更多的是斗智,需要更冷靜地判斷和行動,把控整個局勢。”
構建游戲世界 差異化“網絡反諜”
巧妙地結合諜戰和游戲兩個元素,《特工任務》描繪了虛擬游戲與現實生活兩個世界。劇中,境外間諜組織“夜霧”利用玩家的心理盲區借機發展間諜,意圖通過游戲“特工任務”竊取國家機密。津海市國安局偵察科科長高天陽(韓庚 飾)在調查中發現,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弟黃子誠(魏大勛 飾)深陷其中,其游戲搭檔姚瑤(李一桐 飾)身份可疑,三人由此展開一場從游戲世界延伸至現實世界的生死較量。
李松介紹,信息科技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網絡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隱患。“團隊通過調研真實案例發現,近幾年間諜斗爭已轉移到線上,利用網絡開展更為隱蔽的間諜活動。比如,搜集竊取個人信息數據,針對目標精準偽造釣魚網站進行網勾誘騙等。”在網絡安全領域,勝負往往在瞬間。《特工任務》通過VR技術模擬現實空間,構建沉浸式諜戰的平行時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游戲角色,游戲里的斗爭可以表現得很夸張。以科技感帶來新奇觀感,對觀眾是一種視覺刺激,同時具有代入感。”
游戲世界的娛樂性與國安題材的嚴肅性,在協調這兩種屬性時,李松強調,“娛樂只是表象”,編劇團隊希望通過游戲構建,展現兩代人、兩個不同空間的間諜斗爭。“90后、00后逐漸長大,扛起社會重任,間諜狩獵的目標早已轉移到了他們身上。很有可能坐在電腦前偶爾點入的一個鏈接,一名志趣相投的網友,都是間諜設下的圈套。”劇中,間諜組織通過網絡游戲挑選“涉敏”“涉密”或即將進入國家相關機密部門的年輕人,他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一步步墮入陷阱,成為棋子。劇中塑造的多個游戲玩家,“玩著玩著就把自己玩進去了。”在李松看來,“娛樂與嚴肅不沖突,可以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刺激的冒險背后是殘酷的真相。”
觀照年輕人 取材真實案例
《特工任務》不僅塑造了國安人員群像,還展現了卷入間諜活動的受害者內心的糾結和掙扎。比如,第一個案件“于瀟玥竊密案”,李松介紹,劇中于瀟玥與石磊的故事根據真實案例改編:一名重點高校研究生,為了赴國外高校深造,被間諜利用,指使同為高校研究生的女友偷鑰匙,竊取內部資料,二人最終被國安抓獲。“就讀名校的學生是間諜拉攏的重要目標,這些學生涉世未深、保密意識不強,很容易被‘出國深造‘大企就職之類的誘餌所誘惑。”
李松表示,于瀟玥網紅科普博主身份的設計,為故事增加了更多現實議題。他曾看過相關統計,在當代年輕人的理想職業中,網紅是眾多年輕人追求的夢想。乘著互聯網東風,展現“自我”的網紅在短時間內就有爆紅、暴富的可能。對此,李松呼吁年輕觀眾加強反間諜安全防范意識,“展現‘自我的同時,也需要堅守‘初心,守住底線,才能克制欲望的膨脹。”
《特工任務》播出后,網友紛紛表示,用游戲設定講述國安故事的設計新穎。“當代諜戰套上游戲外殼,令劇集題材相對新穎,更重要的是,國安工作既神秘,又令人肅然起敬,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看到評論中觀眾對于劇情激烈的討論、對于劇中間諜竊密行為義憤填膺,讓我意識到這部劇是個契機,它將國安工作日常展現在觀眾面前。”李松告訴記者,他欣慰地發現很多彈幕寫著“國安厲害”“國安真不容易”等內容,劇集讓觀眾更加了解國安人員的專業和不易,“這才是團隊的創作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