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 高源



自2016年黃委水文局開展測報能力提升工作以來,山東水文水資源局(以下簡稱山東水文局)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錨定“三個水文”(智慧水文、富強水文、美好水文)建設目標,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水文發展戰略,結合測區實際,加強水文測報管理規范化建設,加快新技術、新儀器、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加深多方合作交流,持續推動黃河山東水文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堅持研引并重
測報技術突飛猛進
山東水文局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堅持創新驅動,變革水沙測驗模式,實現水文測驗現代化新突破。引入雷達水位計實現了水位自動監測,引進基于GPS羅經定位的走航式ADCP進行流量測驗,開展垂直ADCP流量在線監測試驗;自主研發了可視化遠程操作的無人測驗平臺和多倉采樣器,可搭載走航式ADCP和重鉛魚,實現了非異常水沙條件下的一鍵測流、自動取沙。
基于一站式平臺,借助AI功能,推進管理信息化、規范化。自主研發了基于GIS的山東黃河水文信息綜合平臺,構建了一站式平臺,實現了基本水文、河道監測、水環境監測、黃河三角洲地形監測四大業務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同步,真正做到了一張圖管理,測區勘測局、水文站全部初步具備了“一線防汛指揮部”功能。開發了山東黃河水文全要素在線管理系統和遠程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山東測區18處水文(位)站水文要素在線監測和基于人工干預的自動報汛,在2021年防御秋汛大洪水和近年來調水調沙期間發揮了重大作用。
聚焦“四預”(預防、預控、預警、預報)前沿,提升地理信息水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初具規模。組建了大數據處理中心,構建了具有“四預”功能的山東黃河水文數字孿生示范平臺,被央視科教頻道《時尚科技秀》專題報道,進入全國水利數字孿生峰會視野,得到了流域內相關機構部門、地方水文部門的廣泛好評。該平臺通過采集水陸空立體化數據,搭建了多時空、多維度、多圖層的數據底座,以三維水動力模型和MIKE二維數學模型為核心,對預報洪水、設計洪水、歷史洪水進行水動力學模擬推演,實現了洪水淹沒過程的動態三維仿真模擬。
發揮人才優勢,潛精研思,黃河水文基礎規律研究走入正軌。引進高水平專業人才,組建技術創新團隊,在汛期流量及含沙量測驗垂線測點代表性分析研究、小浪底水庫運用后黃河下游河道主槽不均衡調整分析研究、黃河口攔門沙區三維模型建立、刁口河流路附近海區蝕退研究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水質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通過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擴項評審,具備水、土壤及沉積物、大氣、噪聲、固體廢棄物5大類共130個不重復項資質認定,是目前黃河水文系統具備參數最多、涵蓋項目最廣的檢驗檢測機構。
加快新設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河口河道測驗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山東測區實現了網絡單基站信號全覆蓋,為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判讀解譯繪制河勢圖。應用無人機、遙控船、多波束測深系統、機載激光雷達等先進儀器設備探索河道水上水下一體化新測驗模式。海區測驗有機結合了GNSS動態后處理技術和EGM2008地區重力模型,實現了數據采集、處理、管理及展示的現代化,投產應用后開啟了黃河口附近海區測驗新篇章。
狠抓制度建設
規范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山東水文局在規范管理上下功夫,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保障單位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綜合管理三體系認證為業務工作保駕護航。自2015年開始,先后通過ISO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及年度監督審核,范圍覆蓋水文測驗、粒度分析、水文情報、工程測量、海洋測繪、測繪航空攝影6項業務工作,為規范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水文測報質量管理體系逐步走向正軌。建立了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每月的基本水文資料完成基本站自查、上下游站對照互審、技術管理部門質量檢查三個階段,每月發布一期質量檢查月報,創造了基本水文資料整編成果連續30多年零差錯的佳績。
水位站無人值守工作穩步推進。在視頻監控系統和黃河山東水文要素數據管理系統基礎上,山東測區13處干流水位站已經全部實現了全年無人值守和自動報汛。
借勢而為
服務新格局加速構建
山東水文局主動思變、積極求變,努力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有效發揮水文、測繪、水生態監測等專業技術優勢,為黃河下游防洪減災、水資源管理、水量調度、生態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打造窗口示范站。山東水文局利用濼口水文站的區位優勢,新建科技宣傳大屏幕、山東黃河水文文化展廳、黨員教育廊道和黃河知識科普廊道,著力打造窗口示范站;與山東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聯合成立教學實踐基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以黃河水文公眾開放日活動為依托,弘揚黃河水文文化,讓公眾走進水文、了解水文、支持水文,進一步提升黃河山東水文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
擴大服務“朋友圈”,共畫高質量發展同心圓。山東水文局積極與山東黃河防汛部門融合發展,提供及時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撐,為防汛抗旱提供服務。研發了水量調度預警系統和水量分配決策系統,建立了枯水調度模型,為水量調度分配和提高預警精度貢獻了力量。開展水樣監測、水生態后評估、水庫自動測報、水文水資源調查分析等工作,融入山東水利、生態環境建設。
聚力前行
水文現代化加快建設
山東水文局著眼于健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文測報體系,立足于水文影響評價、防洪影響評價、測繪服務方面的黃河山東水文品牌技術優勢,致力于攻關黃河主槽過流能力分析研究、流路容沙潛力及行河年限等分析研究,聚焦于開拓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理信息服務、數字孿生建設、水生態水環境監測評估等市場,加快水文現代化建設,奮力開創山東黃河水文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山東水文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特別是黃河保護治理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實施新階段黃河水文發展戰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黃河山東水文現代化建設賦能增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