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教學的有效整合對于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品質和學習效率具有顯著效果。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對知識概念的發散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探索過程中借助更全面的信息資料來提升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教師需要分析思維導圖的內涵和優勢,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方式來建立分支結構,引入大概念幫助學生高效理解和學習詞匯知識。基于此,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教學融合的策略展開分析與探究。
關鍵字: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
一、引言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有效融合互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策略,這符合新課程改革對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硬性標準和教學管理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思維導圖,同時在不同領域銜接不同的思維導圖概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內涵以及優勢分析
(一)內涵
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導圖,作為一種思維管理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在探索過程中實現追溯和探究學習線索,引領學生在學習期間完成歸納、整理和學習知識概念;它還可以作為一種思維發散性的工具,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思維,通過圖像文字將抽象的思維元素進行具體化展現,還能夠進一步釋放學生想象空間和思維探索空間。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記錄、整理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從而構建完善的思維結構。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深刻地認識到知識概念的本質內涵,同時還可以幫助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和掌握學生當前的思維活躍狀態,并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二)優勢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
首先,在英語單詞教學環節,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詳細講解詞匯,從而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分析單詞的結構組成部分,整理其中的詞根和詞綴,以找出單詞中的共性和邏輯結構關聯。
例如,在教授與“book”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以“book”為中心,發散地學習與書本相關的知識,如notebook、bookstore、bookshop,通過思維導圖整理與書本相關的知識元素,學生能夠有效地探索相關單詞的使用場景和規律,再引入形象生動的實物案例,結合思維導圖向學生進行高效地知識講解,幫助學生完成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其次,利用思維導圖也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單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發散和延伸思維。具體來說,由于小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必然會出現學習失利的情況,若未得到良好的外部環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無法對知識點進行有效地發散學習,導致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此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有效展現不同邏輯規律的單詞之間的共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
效率。
例如,在講解“food”相關單詞時,教師可以引入dinner、breakfast、lunch等三個分支,并在不同分支中引入不同的食物種類。比如,在dinner分支中可能會涉及pie、tea、fruit,而在相應的水果分支中可能會涉及banana、lemon、watermelon。通過一系列類似的分支,可以幫助學生發現不同單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思維,最大限度地彌補學生在單詞學習環節由于缺乏外部環境而無法掌握邏輯關聯的問題。
另外,思維導圖具備較強的思維發散能力以及邏輯展現能力,可以將某一個單詞的范疇進行無限擴展延伸,并利用思維導圖將某一個單詞的實際概念作出細致深入地講解,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同時,使用思維導圖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水平。因此,教師應當利用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效地學習探究詞匯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同時讓學生尋找單詞知識的結構共性,并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邏輯關聯,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詞匯儲備。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教學的融合策略
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思維導圖的結合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提前通過思維導圖對單詞進行預習,同時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和數字化媒體進行協同教學。此外,在課后復習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探索,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碎片化單詞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在知識概念總結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和信息技術的使用,讓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主題出發,發散思維完成學習探索。
(一)互動工具在預習環節中的導學
互動工具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應用較為常見,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短視頻、電子白板等工具來有效延伸詞匯教學。此外,在課前、課中、課后也可進行多樣化的詞匯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思維和提高其語言探索能力。
在課前,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提前探索英語單詞,還可以制作電子導學案或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來傳遞導學案內容,指導學生在學習陌生詞匯時能夠理解其中的知識概念。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使用PPT、仿真視頻、虛擬動畫以及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工具,在講解新詞匯之前先通過思維導圖到展示學生單詞中的邏輯結構和知識概念,這有助于學生初步理解單詞的整體結構。教師可以將目標單詞的發音、書寫結構、中文意思、文化含義、實際用途等六個部分進行整合,并設立六大分支,幫助學生對相關單詞進行學習探究。這樣的預習環節有助于學生對單詞核心概念的綜合認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
例如,在講解 “ice”相關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工具并結合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將ice的音標和發音作為一個分支展示在思維導圖上,然后繼續講解與ice相似的詞匯,如juice、rice、ice cream,并將其中帶有情感含義單詞如nice羅列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涉及的職位,例如police進行分類,通過一系列的分支,提前向學生講解相關單詞所具備的各種結構,并在課前導讀學習過程中借助導學案、思維導圖,讓學生放開思維的同時,對相關單詞的實際用法和含義有更為充分全面的理解和認知。接下來,教師需要在每個分支中插入對應的圖片、動畫或短視頻,以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了解單詞的實際含義。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可以自由點擊白板上的思維導圖分支結構,探索其中所蘊含的核心概念,并通過連接主題單詞完成體系化學習。
因此,在課前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提前對單詞的基礎概念進行有效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信息工具在課堂上的協同教學
1.方式
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需要充分考量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和需求。在講解單詞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在導學案中所學習到的知識理論、知識概念以及所產生的知識心得,嘗試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并鼓勵學生嘗試從不同的思維發散方向整理思維導圖的邏輯結構。然后,教師再將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張完整、全面的單詞知識網絡,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如平板電腦和交互式軟件系統,創建一個公共的電子白板,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再借助信息技術上傳到電子白板上進行分享和傳遞。為減少匯總期間的工作量,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并完成思維導圖的初始繪制,再整理各個小組的思維導圖,以進一步減少信息匯總和整理的工作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為每一個小組設立思維發散的目標和方向,找到對應的分支節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實踐
例如,在講解單詞“calendar”時,教師可將全班同學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不同方面的思維導圖設計,如單詞的結構、用途、規則等,學生們可以借助平板電腦,在小組中按照各自的理解認知來完成知識整理和總結。
具體來說,教師可讓學生將12個月份拆分為winter、autumn、summer和spring,比如承接spring探索任務的學習小組可以負責整理March、April、May等相關單詞,梳理這些月份所蘊含的單詞發音、節假日傳統等,如5月份包含May Day、Mother's Day,4月份包含Qingming Festival。學生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索,再借助百度百科、智學網或ChatGPT等資源,將各項要素進行有效羅列和整理,構建起完整的思維導圖結構。通過使用信息工具和小組合作,學生可以相互分享、交流和互動,共同完成單詞思維導圖的繪制,這種合作學習過程可以引領學生收集到更加完整全面的知識元素,提高其理解和認知層次。
(三)信息技術在課后的復習引導
利用思維導圖等相關工具對于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具有顯著功效,而結合信息工具也能夠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單詞概念。學生在學習單詞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認知偏差,對單詞中的不同屬性和規律也會存在認知差異。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在單詞積累學習方面的不足,并通過課堂交互測評及時評價學生的水平,將學生的能力缺陷記錄在大數據庫中。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資料庫,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課后練習任務和探索任務,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思維導圖來完成差異化學習。
以單詞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語言思維、單詞語言文化和實踐應用等多個方面幫助學生學習。然而,部分學生對單詞的文化理解還有欠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將相關單詞背后所蘊含的英語語言文化和思維作為單獨的講解內容,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對其中的文化元素進行學習。
例如,在講解與“dog”相關的單詞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分享英語語言國家關于這些單詞的使用規律、情感以及思維,引入lucky dog、clever dog等表達方式,將特定用于形容人的方法向學生展示,并將相關語言文化作為重點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將不同的思維導圖分享給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讓學生在課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結合相應的思維導圖來彌補自身的學習缺陷,從而提高綜合學習水平。
(四)信息技術開展碎片化教學
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有效積累單詞知識,拓寬其單詞知識面,以提高綜合學習水平。為了做到全方位、全過程的單詞教學覆蓋,教師可以采用碎片化教學的思想,引入定向化的教學項目,延伸教學空間。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短視頻將不同單詞設置為不同的小視頻,讓學生在課后觀看,并結合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智學網、希沃白板軟件等工具,讓學生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自主發散和練習,豐富語言知識儲備。在課后練習資料中,教師可以結合單詞的發音、結構、文化、含義和用途等核心要素,將其作為思維導圖的發展分支,全面、完整地介紹單詞屬性,通過1~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系統性學習相關單詞的基礎結構,讓學生在空閑之余能夠觀看短視頻對單詞進行高效率的理解記憶學習。
通過碎片化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閑暇時間觀看微課短視頻,高效理解和記憶單詞,并通過思維導圖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五)信息技術在總結過程中的應用
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點,英語教師需要開展高效的復習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更加全面、高效地歸納和整理已學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和信息化工具,將不同單詞的用法和概念進行分類,引導學生將相關單詞整理成一個較為龐大的概念,并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總結。
例如,可以以景物和節日為大主題,讓學生將各種相關的單詞進行分類整理。比如,在景物中包括rain、cloud、sky、rainbow、wind、moon、sun、lake;在節日中包括Spring Festival、National Day、Mid-autumn Festival、May Day、New Year's Day、Children's Day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復習和探索學習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活動適用于小學六年級或完成某一學習概念后進行。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歸納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并鞏固學習成果。因此,在鞏固單詞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以大概念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復習。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和信息技術工具,可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體驗。
作者單位:龍婷婷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靜寧路小學
參? 考? 文? 獻
[1]馮麗嬋.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教學相融合[J].校園英語,2020(5):100.
[2]何艷平. 信息技術視角下思維導圖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 女報:家庭素質教育,2019(10):63.
項目:思維導圖輔助小學高年級英語詞匯教學的實踐研究 LZ[2022]GH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