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丹,茆玉超,張立偉,王 瑤
(中冀建勘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某城中村3#地項目主要包括高層住宅、商業樓、地下車庫等建筑物,通過工程勘察報告可知,勘察波速測試孔7 個,在88#鉆孔處測試深度50.0m,其余測試深度20.0m。根據測試成果,計算地表以下20.0m 深度范圍內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Vse為187.1~196.6m/s。根據88#鉆孔單孔彈性波測試成果,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50.0m,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第4.1.3 條及第4.1.6 條判定,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建筑場地類別Ⅲ類,特征周期0.55s。項目所在位置地下水為淺層孔隙潛水,地下水承壓性較弱,地基土具有液化條件,設計時必須考慮地基土液化問題。商業樓為地上2 層建筑。設計基底壓力為150kPa,設計基礎埋深為±0.00下1.5m,地基基礎持力層為新近沉積黃土狀粉質粘土②層(110kPa),地基土層較均勻。綜上所述,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不能采用天然地基。因此,消除施工區域內地基土液化和提高復合地基的承載能力是關鍵所在。
由于項目所在施工場地地基土的液化深度在16m,如果采用換填墊層法來進行地基液化處理,不但在理論技術方面不妥,在工程成本上更不合理;如果采用素混凝土樁復合地基進行基地處理,雖然可以處理地基土液化和提高承載能力,但是造價相對較高,性價比不高。振沖擠密碎石樁復合地基既可以消除地基土液化問題,又可以較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載能力,滿足3#地項目商業樓的地基處理要求。
振沖擠密碎石樁樁徑為1.1m,樁間距為1.5m,基樁布置形式為等邊三角形,3#地項目A區1~6號商業樓有效樁頂設計標高為-8.1m,樁底設計標高為-18.1m,有效樁長為10m;3#地項目B區7~11號商業樓有效樁頂設計標高為-8.6m,樁底設計標高為-18.1m,有效樁長為9.5m?!? 相當于黃海85 絕對高程75.6m,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0.15MPa。碎石樁施工選用的振沖器功率為75kW。
振沖碎石樁施工采用振動成樁法,碎石樁的施工順序采用帷幕法施工,先施打外側樁,再施打內側樁,沿著外側樁群的中心線向內側推進。碎石樁施工順序如下:①施工場地整平。對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場地進行二次整平,將A區1~6號商業樓施工場地清理至樁頂設計標高為-8.1m,將B區7~11號商業樓施工場地清理至樁頂設計標高-8.6m,并在清理好的場地鋪筑50cm 墊層作為碎石樁樁頭的保護層,并在鋪筑好的墊層上測放樁位。②碎石樁施工機械就位。碎石樁施工機械安裝的垂直度偏差要控制在1.5%以內。③施工參數確定。對將A區1~6號商業樓和B區7~11號商業樓分別進行試樁施工,通過試樁獲取工程樁施工參數。④工程樁施工。振沖機械成孔至設計孔底標高,停止振動并向樁管內第一次灌滿碎石,然后一邊振動一邊拔管。拔管過程中要做到三點控制,第一點控制拔管高度在1m 左右;第二點控制拔管速度在1m/min 左右,第三點控制壓管高度在0.5m 左右。之后開始勻速振動,并以1m樁長所需碎石料0.95m3為控制參數。一次振動結束后,將樁尖位置拔出,為下次填料做準備。之后一直循環之前的拔管、壓管和振密以及每次加入0.95m3碎石,直到碎石料填樁頂設計標高上部大約50cm 左右,一根樁施工完畢。按照此方法步驟繼續施工其他樁位[1]。
①樁位位置測放準確,對已經測放的樁位進行保護,在樁位施工前要進行樁位復測。②碎石材料要采用干凈的礫石,碎石中的含泥量不能超過10%,且礫石直徑應控制在2~10cm 范圍內。③施工范圍內應合理布置排水明溝,地下滲出的水要及時排出。④按照試樁時確定的工藝參數來控制拔管速度、拔管高度、拔管高度振動法施工應根據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嚴格控制拔管的高度、拔管的速度、壓管的次數以及每次的碎石填量,確保碎石樁樁體成樁的密實度和連續性。⑤根據施工場地地層特點,選擇合適的樁尖結構,根據施工場地特點選擇尖錘活瓣樁靴。⑥碎石樁成樁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次填料都不能太多,要嚴格按照每次不過超過0.95m3的標準進行。振沖擠密碎石樁的施工允許變差如表1所示。

表1 碎石樁施工參數允許誤差范圍
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主要有單樁承載力和樁間土承載力兩部分承載力疊加得來,其計算公式主要有面積比公式和應力比公式兩種表達形式。用面積比方法確定的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pf——碎石樁單樁極限承載力;
psf——天然地基土極限承載力;
k1——通過碎石樁單樁極限承載力計算項目所有碎石樁承載力的修正系數;
λ1——碎石樁極限強度發揮程度;
k2——天然基地承載力和樁間土承載力不同的修正系數;
m——面積置換率。
用應力比方法確定的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cf——碎石樁單樁極限承載力;
Psf——天然地基土極限承載力;
k1——通過碎石樁單樁極限承載力計算項目所有碎石樁承載力的修正系數;
k2——天然基地承載力和樁間土承載力不同的修正系數;
m——面積置換率。
碎石樁單樁承載力檢測利用壓重反利設備提供檢測反作用力,并采用逐級持續加壓方法維持荷載,承壓板選擇直徑為1.26m的圓形鋼板,該圓形鋼板的處理面積為1.24m2。為了安全的保守性,單樁承載力檢測試驗所施加的最大荷載需是復合地基設計值的2倍,則單樁承載力的檢測荷載值為:150MPa×1.24m2×2=372kN。荷載采用分級加持方法,總共分8級加持完所有預定荷載,最開始2級加持到120kN,之后6級每級加持42kN,現場檢測實物圖如圖1所示。

圖1 碎石樁單樁承載力現場檢測實物圖
分級加持荷載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每次加持荷載都需要進行承壓板沉降量的測量,測量間隔時間要控制在30min 以內,1h 內沉降量不超過0.1mm 即可加持下一級荷載。如果出現沉降量突然增加或者累計沉降量超過承壓板直徑的6%,即累計沉降量超過75.6mm 時,應立即停止檢測,查詢原因。當檢測完畢后的卸載環節,同樣需要分級卸載并讀取每一級荷載下的回彈量,測量回彈量的間隔時間同樣是不超過30min。
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方法。通過荷載—沉降曲線來判斷承載力特征值。以極限荷載和對應比例界限值的2倍為參照標準,如果極限荷載大于對應比例界限值的2倍,那么復合地基承載力數值可以取對應比例界限值;如果極限荷載值小于對應比例界限值的2倍,那么復合地基承載力數值取極限荷載數值的二分之一。當荷載—沉降曲線平緩光滑時,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除了以上確定方法外,還可以通過相對變形值來確定[2]。即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承壓板沉降量數值與承壓板直徑的比值為0.01時所對應的荷載壓力。
當碎石樁施工完畢后的40d,碎石樁周圍土體固結效果較好,已經滿足承載力檢測基本條件。按照上述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對3#地商業樓碎石樁承載力進行了檢測,得到了碎石樁承載力—沉降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碎石樁單樁荷載—沉降曲線
從圖2 可知,當加載到第8 級總荷載為360kN 時,碎石樁復合地基的沉降量累計值為49.26mm。而試驗選擇的承壓板為直徑1.26m的圓形鋼板,該承壓板直徑的6%為75.6mm,顯然49.26mm<75.6mm。從圖2 曲線走勢可以確定荷載—沉降曲線平緩光滑,表明每一個施加荷載的試驗點地基均沒有達到極限狀態,根據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確定標準,在該種情況下以末級荷載作為該處極限承載力。即以末級荷載372kN作為此處的極限承載力,即372kN/1.24m2/2=0.15MPa。對施工區域的8個碎石樁復合地基試驗點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力檢測表
通過以上分析論述,該項目碎石樁復合地基荷載試驗所規定的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以取末級荷載372kN 作為此處的極限承載力,即復合地基承載力為0.15MPa,表明檢測結果達到了復合地基設計承載力要求。
軟土地基具有沉降量大、固結周期長等顯著特點,嚴重限制了軟土地基的工程建設。通過碎石樁復合地基處理后的軟土地基單樁承載能力和復合地基承載能力均得到顯著提升。本文從碎石樁復合地基處理及其檢測過程中獲得了碎石樁樁體、樁間土以及復合地基等方面的指標參數,對同類型工程的地基處理和處理效果檢測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