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李 永 朱亞麗 王 鼎
8月10日,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首山化工廠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一塊塊平平常常的原煤神奇般地從低端原材料轉變為應用于服裝、汽車、高鐵、飛機配件、艦船纜繩等高端產品。尼龍產業作為平頂山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正在“浴火重生”中實現蓬勃發展,已在全國新材料產業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
今年以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緊抓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以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全面增強供電保障能力,不斷優化服務舉措,持續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奮力在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方面展現更大作為,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一塊煤”被賦予全新的意義。平頂山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建設中國尼龍城的發展戰略后,總面積123平方千米的中國尼龍城總體規劃出爐,實現煤化、鹽化、尼龍化工“三化一體”協同發展。
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緊密圍繞全市重大戰略部署,主動對接政府發展規劃,建立重大項目“網格首席服務官”機制,成立“政企電”三方協同專班。通過定期溝通、遇事會商和優化服務流程,開通“綠色通道”,縮短業擴報裝時限,從辦電、用電、供電方面制定電力服務保障措施,確保項目建設到哪里,供電服務就到哪里,為轄區重點項目建設提供堅強電力保障及優質電力服務。今年以來,該公司已主動跟進全市327個“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其中新簽約項目37個,開工項目201個,投產項目89個,接網工程累計投入300萬元,幫助各類項目快用電、用好電。
電力能源的充足供應,電力規劃的前行延伸,為尼龍特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大的發展動力。據悉,到“十四五”末,中國尼龍城入駐企業將達到400家,產值規模突破2000億元,成為中國首位、世界領先的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35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競爭力最強的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
鐵鍋鑄造在郟縣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如今,平均每天有近20萬口鐵鍋從這里走向世界。
2006年,郟縣建成了3平方千米的現代廚具產業園,鐵鍋鑄造一舉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鐵鍋產業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河南華邦電器炊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雷乾對企業曾經的發展困境深有感觸。“當時,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將煤改為電,隨著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有供電容量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如果停電超過30分鐘,企業損失就達2萬多元。”
為助力鐵鍋產業高質量發展,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持續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先后完成110千伏盧寨變電站增容改造建設項目,為鐵鍋企業新架設7條公用及專板線路,全力滿足鐵鍋產業基地生產用電。充足的電力能源推動了鐵鍋園區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也為園區能源轉型夯實了基礎。目前,園區用電量超過1.3億千瓦時,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約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萬噸。
目前,園區已入駐鑄鐵鍋企業24家,配套企業39家,產值近30億元,帶動就業1萬余人,年產鑄鐵鍋7000多萬口,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鑄鐵鍋生產基地和集散地。
“感謝供電公司送來的‘能效賬單’,給我們企業提升用能效率幫了大忙。”7月3日,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營銷服務人員到天瑞姚電水泥公司進行走訪,針對企業實際用能需求,送上“能效賬單”,為企業提供專業的能效服務。
該公司深入落實客戶大走訪工作要求,組織300余名供電服務專員走進企業,面對面征詢客戶在電網建設、故障維修、業擴報裝和供電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詳細了解企業用電需求,解決企業用電難題。
走訪過程中,該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對重點客戶開展智能化用電分析監測和異常分析預警,持續跟蹤企業用電情況,根據企業用能場景提出合理化用能建議,精準施策為客戶量身定制用電方案,著力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今年以來,該公司走訪重要客戶、重點項目等4320戶,征集用電意見1.6萬條,收集解決客戶訴求637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以更可靠的供電、更精細的管理、更優質的服務,為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