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炮臺街道一村民通知群里,多次發布“禁扔垃圾進垃圾桶”通知。通知顯示,從即日起,百姓所產生的垃圾一律不準往垃圾箱里扔,用塑料袋裝好放在自家門口,統一有人收。此事引發網友熱議。
“垃圾箱不準扔垃圾”讓人看不懂——街道辦事人員表示“這是在做垃圾不落地試檢工作”。要求居民把垃圾全部扔進垃圾桶,不要亂丟,相比要求居民用垃圾袋把垃圾裝好放自家門口,一律不準扔垃圾桶,前者其實是一個相對更低的標準。當一個低標準都不能達到,以更高標準進行治理會有效嗎?
確實是一種環保思路——當地說的“垃圾不落地”,雖然聽著有些奇怪,但這確實是一種環保思路。比如被認為垃圾分類處理較為嚴格的日本,街頭就少有垃圾箱。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鼓勵人們盡可能地減少垃圾制造,并通過家庭回收的方式提升垃圾處理的效率,也更利于垃圾分類。
做試檢別忘順民意——很多大城市和這個村落其實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這種政策拉鋸恰恰也是提了個醒,對于生活方式改變巨大的政策,必然會遇到習慣的阻力。因此也就更需要相關部門在設計時不妨考慮到這點,做好政策解釋和科普,爭取民意的理解。(綜合光明網、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