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國防部宣布,為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戰略環境,澳大利亞陸軍將進行改革,使主要作戰力量集中在北部地區,以便于進行訓練、部署,及支持盟友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在此次改革中,澳大利亞陸軍計劃對3支作戰部隊作出調整。
其一,將駐達爾文的第1機械旅打造為輕型戰斗旅,重點強化快速部署和遠程火力打擊能力,使其可在北部沿岸地區靈活敏捷地遂行軍事任務。其二,將駐湯斯維爾的第3步兵旅打造為裝甲戰斗旅。該旅將作為澳大利亞陸軍唯一的重型戰斗編隊,裝備“艾布拉姆斯”M1A1主戰坦克、“拳師犬”裝甲偵察車、“紅背蜘蛛”步兵戰車、AS9“獵人”155毫米自行榴彈炮、CH-47“支奴干”重型運輸直升機和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以“在任何沖突中產生最大殺傷力”。該旅將與澳大利亞海軍聯合遂行兩棲作戰任務。其三,將駐布里斯班的第7機甲旅打造為機動化戰斗旅,重點提升人員調動能力,主要用于應對空中和海上方向的突發事件。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奉行以自力更生為基礎的“前沿防御”國防政策,將維護國家安全作為首要目的。近年來,澳大利亞防務政策逐漸向對外干涉型轉變,澳大利亞積極配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和行動,不斷強化和擴張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作戰能力,并多次提出國防改革,以建立一支更強大與靈活的軍隊。可見,澳大利亞已不滿足于維護本土安全,實質性突破既有的防御戰略,主動介入大國競爭,意圖通過提升自身能力來影響并塑造地區安全形勢。此舉將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摘自《中國國防報》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