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一名乒乓球愛好者,打敗過不少對手。但在一次聚會上,一位教練帶來了一位叫邢延華的9歲華裔小女孩,并稱她是乒乓球神童。巴菲特挺不服氣,決定和小女孩過招,盡管他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很狼狽地一敗涂地。巴菲特無奈而不失風趣地承認:“我能打敗她的唯一方式,就是有人按住她?!焙髞?,這位小女孩就成了巴菲特的座上賓。
除了喜歡乒乓球,巴菲特還非常迷戀橋牌,曾經擔任公司橋牌隊的隊長,并且三次打敗美國國會的橋牌代表隊。莎倫·奧斯伯格成為他最倚重的牌友,因為前者是曾經兩次入圍世界女子冠軍隊的隊員,在1996年希臘舉行的橋牌比賽中,獲得過銀質獎章。
每周巴菲特都會親自打電話,邀請對方到家里來做客,盡心盡力款待,然后經常通宵玩牌。雖然巴菲特輸多贏少,但他對這樣的游戲樂此不疲,對莎倫的友情絲毫不減。
除了乒乓球和橋牌,巴菲特還有許多愛好,網球、高爾夫、手球都是他的強項。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無論玩哪種游戲,巴菲特都只找比自己厲害的人,對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根本提不起興趣,是不折不扣的“勢利眼”。
巴菲特卻給了人們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認為,一個人一旦在某個領域有點成績,就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一流水平,只有一次又一次被別人打敗,才能從白日夢中醒過來。原來,巴菲特“勢利”交友,只是一種自省的手段,時刻告訴自己不是第一,從而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
(摘自《站在后臺看人生》 湯園林/文)